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时只读不思,有的则过分挖掘文本内涵,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改变观念,用新的理念和理论去指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在阅读中用心经历、用情感悟。1.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忽略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是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其实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往往是  相似文献   

2.
吴君 《考试周刊》2013,(52):36-3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动",即在阅读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这既是建构新的模式的基本点,又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乃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4.
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语文课标根据现代对话理论把阅读教学过程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考核内容偏重知识性、概念性,缺乏情景性、实践性,教学过程固守于“照本宣科”、“满堂灌”,  相似文献   

5.
王波 《林区教学》2014,(4):22-2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体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体验式阅读教学"强调以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自身体验为主,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激发想象、发展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体验式阅读重视学习主体的直觉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与文本密切接触,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因此,在倡导全民阅读、人文教育的今天,要重视体验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辉 《考试周刊》2014,(74):39-40
<正>语文阅读过程是学生内心感悟与体验的过程。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为阅读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等较浅,对文本的理解存在主观的差异,解读文本时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实践证明,开展多元化解读文本活动是实施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多元化解读平台要实现多元化解读文本,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学修养、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增加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获得学习成就感。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8.
于瑞生 《快乐阅读》2011,(17):22-23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9.
宋红娣 《语文天地》2012,(20):29-30
体验式阅读教学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美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阅读教学的"主体性"与"互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验式阅读教学变教师枯燥的文本分析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注重学生在自主式阅读中的体验与品味。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学生和教师围绕文本展开多层次的对话,已成了一种常态。然而,在大量的语文课堂上,这种对话式阅读教学往往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文体;  相似文献   

12.
刘雨晴 《海南教育》2014,(22):37-38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让学生在长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中自悟自得。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又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讲解,特别是注重文本的思想、精神、品质等人文内容的挖掘,不注重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有效阅读的知识和方法,更不注重让学生经历有效阅读的具体过程,这不能不说有失偏颇,这也是造成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语文教学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教育面向大众,语文教学要面向每个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董夫莉 《现代语文》2014,(10):104-105
语文课改实施以来,“体验”一词好比一朵艳丽的花朵绽放在语文园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提倡体验性学习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实施体验性学习旨在注重学生亲历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产生的各种情感,实现个性化的理解和有效的知识建构,发展学习能力。为促进阅读体验的有效生成,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欣赏精彩语段,玩味传神词语,借助联想和想象,激起自己的生命意识,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思想情感的日益丰富,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14.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获得情感体现。但是现在仍有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先进理念,使用模式的程式化教学,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唐洪涛 《考试周刊》2014,(10):48-48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由传统的技能训练转向策略型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是整体发生、内核生成的,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是在整体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它注重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知、领悟和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作为新课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保证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地展开。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是阅读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围绕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自主阅读文本,感知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走进文本的内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文本,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9.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体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的体验过程,搭建生本对话的桥梁,为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可持续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语文教育理念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阅读从本质上说,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来理解作者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和阅读的自主性,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