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中的“意象”概念仅局限于文艺理论而没有成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学范畴,古代的“意象”理论虽则解释了诸多文艺问题,但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和体系上的不完备。用现代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界定“意象”概念,研讨其本质特征及生成原因是很必要的,它不仅对完善古代“意象”理论有帮助,而且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也有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形神”与“意象”——动画设计中的国画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神”与“意象”是中国画中关于“造型”和“传神”的两个美学概念,将这一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中国画造型元素运用于动画设计中,将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经过对中国画“形与神”和“意与象”的艺术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形神”论与“意象”论在现代动画设计上如何运用,将使我们的动画设计进入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学科体系的规范和建立,是在西学的影响之下产生、发展的,西方的审美现代性给予中国现代以来的美学建设和社会启蒙以巨大的理论价值.当西方的异质资源面临本土化和中国传统,当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学科体系冲击传统的“诗文评”言说方式,内在的张力性差异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从朱光潜美学而言,从美感体验到艺术化人生、从感性直观到从形象中得解脱这一美学体系正是处在中国现代美学转型期的“风口浪尖”之上,是中西差异的典型代表.探求西方审美现代性与中国启蒙美学之间的差异,进而发掘朱光潜美学理论中的审美独立与审美超越之间的胶着和张力,将给现代美学的建设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薛瑾 《教育》2024,(2):43-44+47
<正>一、文学作品与“美学”的关系朱光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十分关注文学中有关“形式”的问题,他通过对“形式”问题的阐释来彰显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朱光潜先生的文学形式观体现了他对现代性审美方面的诉求。他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泰斗级人物,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当我们将文学研究的视角向美学转移的时候,会发现他的文学思想也是特立独行的。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和他的文学理论息息相关,他在“美学实践时期”的著作也被画上了文学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学是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在新时期以来的美学研究中,汪裕雄对意象问题进行系统探寻。他借鉴朱光潜先生“补苴罅漏,张皇幽渺”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基,文采博取西方美学研究方法,特别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审美心理生成方面的有关成果,熔为一炉,推陈出新,铸就自己关于审美意象的基本思想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钧窑是北宋末年创烧的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享誉于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恢复性研烧,在原产地钧瓷工艺美学传承创新基础上,以“意境”学说为核心的钧瓷意象美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引发当代钧瓷工匠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对钧瓷意象、意境美学现代性的探索;与此同时,许多慕名到钧瓷原产地的学院派艺术家,立足传统钧瓷工艺和材质,从艺术形式、学术思想等多元视角对传统的钧瓷意象美学现代性进行探索。两类探索并行不悖,一起构成钧瓷意象美学的现代性新内涵,推动了当代中国钧瓷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现代性的双重增长,为中国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典范。  相似文献   

7.
用“人生美学”来概括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特征,有机整合了朱光潜将的美感心理研究、诗论研究、谈关与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等几个板块,是一个重要突破,也对认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起到了深化作用。但要准确理解朱光潜的“人生美学”,还必须到中国传统的人生境界与人生美学思想中进行探源性研究,才能更加全面与深入。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在中国现代性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构建起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之路。然而,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及特殊且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构建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聚焦于其对西方现代美学及文化思想观念的"去语境化"的机械移植,由此破坏了其思想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诗论一直是朱光潜的中心主题,他认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朱光潜论述诗境,对情趣与意象这两个相关的范畴作理论上的探讨,梳理出诗的境界与“情趣--意象”二元结构的关系以及朱光潜的境界创造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叶,在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中国现代美学家,在译介和传播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借鉴康德、席勒等美学家的思想,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不仅对美育的根源、性质和津梁作用作了深刻阐述,而且还对美育的独立地位、特质和实践进行了辩证探讨,实现了从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侯敏 《天中学刊》2005,20(4):97-99
朱光潜毕生倾心于西方文论与美学,在西方文论的译介和美学理论的传播方面厥功甚伟,无愧于中国现代“美学泰斗”的称号。朱光潜是20世纪翻译西方文论著作最多的中国学者,其厚重博大的翻译工作构成了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不朽的丰碑。丰富性、网合性、统筹性是朱光潜西方文论翻译的特色。朱光潜治学,走的是翻译和研究互补共进的路子,他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钟名诚近期出版的《20世纪“另类”批评话语———朱光潜研究新视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6月;以下简称《朱光潜研究新视阈》),诚如其名,确实开辟了朱光潜先生研究的新视阈。被称为“美学老人”的朱光潜先生,是与中国美学联系在一起的,“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柏拉图、莱辛、维柯、歌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这些美学大师的著作,能够在中国广泛流传,都和他的名字分不开”[1](P.137),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系统全面地把西方美学介绍到中国,创建了使之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独特的美学理论,使美学在中国以科学的形态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最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诗论》以诗歌“音律”为中心,阐发了系统的声音诗学思想,其声音美学思想联系中国传统诗论,指出了克罗齐“直觉说”“表现说”的理论缺陷,构建了“情趣、意象、声音”三位一体诗学观。《诗论》提高了声音在诗歌中的地位,对当代诗歌写作、诵读、教学及研究具有重要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多美学家都涉及或探讨过这一问题,朱光潜更是以“人生艺术化”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回应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理论再创造,并成为其人本主义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美学毫不吝啬地宣扬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并追求超越人生的崇高境界。其“人生艺术化”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和先验之维。  相似文献   

15.
“妙悟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学说。这个学说由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引入近现代美学。形成了现代美学“妙悟说”,从而标明了“妙悟”在审美中的地位和作用。“妙悟”在审美中居于本源性的基础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思想,是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留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之一,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与尼采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尼采美学的内在精神及朱光潜的文化人格、价值取向和接受定势,说明尼采美学中能打动朱光潜的主要是日神精神。朱光潜接受尼采美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其改造和将其“中国化”的过程。朱光潜对尼采美学的态度,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正、反、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的前期美学建构既要面对现代美学"启蒙"的价值诉求,又要面对西方美学由"艺术哲学"转向非理性艺术本体追问的同样复杂的理论转型,其中产生了美学原理和艺术批评之间的矛盾冲突。克罗齐认为美学是艺术家心灵的独创: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以此高扬美学和艺术的独立性。朱光潜接受了直觉、形式等在美学中的独立作用,并结合中国古典诗学和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将哲学层面的美学原理转化成为主体性特征的审美经验。这不仅是中西理论矛盾的调和,更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学科范式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在中国面临社会和文化的双重现代性转型的背景下构建其心理美学思想,因此,其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革命"因素,而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这种"革命精神"又具体落实为其对乱世中生命价值实现问题的回应。对"生命"的重视,对"革命"的强调是蕴藏在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其思想的现代性标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鲁道夫·阿恩海姆和朱光潜两位美学大师的艺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意象”的内涵及其中西方关于“意象”的流变,从而得出“意象”因为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而对其内涵的把握和理解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意象”从来都是中国人分析诗词常用的词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意象”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最初,英文的image和汉语的“意象”被画等号,这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混淆,也造成了西方学者与读者的不解与疑惑。后来有学者提出,如今的“意象”指的更多的还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文章将从唐诗中“意象”出发,探讨在中国传统译论标准下唐诗“意象”的翻译,通过分析唐诗中植物、动物、用典和女性“意象”的不同版本的英译,探究其是否符合中国传统译论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