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巧辨析     
成语题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也是学生们较头痛、不易得分的一种题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成语题的应试能力,使他们不再畏惧这种题呢?我认为掌握成语题的相关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1,(11):81-83
近年来,高考语文每年都有考查成语使用能力的试题,一般是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项。选择正确答案的前提是确以干扰项的错误。因此,归纳高考成语题的错误类型,掌握规律,加强训练,成语复习将取得事半功信之效。高考成语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语言中的珠玉,也是高考的常规考点。纵观2012年高考试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仍是重点。归纳高考成语试题设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命题规律,有利于提高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复习备考。下面就2012年高考成语试题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4.
成语语约义丰,表意准确而生动,历来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每年成语题都会准时出现,可见成语考查被看重的程度。而成语题得分率向来不高。不少学生觉得记忆成语耗时费力而又容易遗忘,花了工夫却成效不明显。确实,到了高三再死记硬背,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来不求甚解的生硬记忆也难以达到准确运用成语的最终目的。所以成语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靠平时积累。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文》2005,(6):45-46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是汉语言中的精品,在汉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在语文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随着中考试题的改革,成语题的设题形式也有所变化,考查方式变得灵活多样。以下是笔者以2004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对这一题型进行全面梳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语题的考查.侧重于让考生辨析使用的正误,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所选成语生僻者少。常见易错者多。综观2007年~2010年的所有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除上海和福建没有单独命制成语题之外。绝大多数试题均有对成语的考查。在题干表述上,多采用“下面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是”。只有少数省份的题干采用了“加点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表述,且分值毫无例外均为3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2020-2023年全国甲卷化学实验内容的统计,文章对化学实验试题的考点和题型进行了分析,针对化学实验试题的题型提出了对应的解题技巧,旨在为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答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根据语境,联系上下选择或填写合适的句子,是中考重要的考点。对于学生来讲,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操作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中考试题为例,略作解释。  相似文献   

9.
成语的准确判断和正确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点。近几年的高考,成语试题是一道始终保留的题目。即使将来高考只是以考查阅读和写作两大块为主,成语的考查在写作中也能得到体现。对成语我们还是要注意不断积累,掌握出处和用法,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使用,从而加强语言表达的化内涵。成语使用不当的主要误区有:  相似文献   

10.
判断成语使用之正误,是每年高考题的必考点,也是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少考生常常在这道题上马失前蹄,掉进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这又成为许多考生的一个丢分点、伤心点。但除了平日多注意积累、勤查工具书辨析外,尚无能迅速提升同学们判别成语正误能力的有效方法。不过,分析高考试题中成语试题设置错项的特点,据此按图索骥,或许能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语成千上万,高中生做成语误用题自然有一定难度。成语误用主要包括九种类型: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色彩颠倒、重复赘余、主客混淆、词性判断失误、与前后文相矛盾、夸大夸张、歧义。掌握了成语误用类型,同时注重平时积累和记忆成语的技巧,攻克高考语文成语误用题就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12.
彭现省 《高中生》2014,(10):52-53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近几年各地高考的考点。要做好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试题,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常用的几种时态的结构与用法,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这对提高考试得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语文的常考内容之一,笔者对全国近五年(2010年至2014年)来的高考成语试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不同方面对这些试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其命题特点,发现命题变化趋势,帮助考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 一、考查形式的变化 考查形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判断成语使用正误的题减少,辨析易混淆的同义、近义成语的选择题增多.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点之一,多涉及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下面对2011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考点典型试题作一些分类梳理,以期为各位同学的学习提供一点帮助。一、望文生义[中考试题](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面对美  相似文献   

15.
赵仲春 《考试》2004,(1):11-12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它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成语的考查是词语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第4题),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第1、2、3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仅前三题就出现成语24个,2003年前两题就出现了18个。对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一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二靠对成语语境的确切把握。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认识这一点,是对成语使用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高考成语题的考查主要从成语的“多义性”、“三栖性”、“迥异性”、“适应性”、“特殊性”等五性入手。  相似文献   

16.
成语辨析题在安徽高考中属必考题。此题对词汇的积累量要求较高,命题点又较为灵活.往往是很多同学复习迎考的难点。其实只要准确把握成语特点,结合习题,多做归纳总结,难点就可以轻松应对。下面选取了四个角度来介绍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基础知识试题,是稳中有变,题量上由去年的5个(15分),减为4个(12分),分别考查了语音、字形、成语运用和病句辨析;知识运用题4个,由去年的15分增至17分,考点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仿句、看图立意、根据要求写句子。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高成语运用题的解题能力,除平时大量积累成语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机推断题是高考考查有机化学知识的主要题型,可谓"久考不衰,常考常新",因此,我们必须熟悉有机推断题的突破策略,切实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第4小题是考查成语的题,题干是要求选出四句话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答案是D句中的“如数家珍”用错。而考试后有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C项中的成语“自惭形秽”也有问题。C句是:“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成语“自惭形秽”中已经有了“感到”的意思,句子中则又说“感到自惭形秽”,属语义重复,故是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