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受众市场、受众需求、行为及传受关系的变化,实现了受众向用户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之下,用户作为重要的驱动力量对媒介融合提出新的要求:从内容向产品的转变、产品的多媒体网络化、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化、信息与服务的一体化、大数据支撑运营。融合形态的媒介组织要能够以平台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元服务,同时形成自己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像企业需要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一样,媒体需要进行"用户关系管理"。这种管理在大数据时代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这里所说的"用户"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所说的"受众"。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地出现,信息传播手段和受众行为的变化,改变了原有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受众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受众"这个说法也逐渐地被"用户"取代。媒体的"用户关系管理"是指在从各种来源中得到用户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用户信息,并把分析结果用于与用户互动交流、进行针对性地信息发布,以及进  相似文献   

3.
当下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日趋加大,诸多的新媒体平台在带给人们即时通讯的便捷之时,也对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以微信的使用为例,从传播者与受众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新媒体带来的传播微领域思考以及用户应该怎样促进新媒体的环境建构与治理。  相似文献   

4.
汪元 《新闻实践》2014,(6):80-81
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期刊转型重中之重是将"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到底。在全面了解新传播形态下的新型受众的前提下,重构新型编读关系——理解和管理用户关系,努力提升与用户之间的联结度,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传媒商业模式。本文基于当下青少年期刊读者的特点,从"读者到刊物""读者到读者""刊物到读者"三个方向着手,试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期刊新型编读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交互方式,也成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新媒体网站与用户交互意愿之间关系开始得到学者的重视,但是多为定性研究,通过定量的方式结合结构方程对用户交互意愿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结合结构方程分析法,对新媒体网站形象与用户交互意愿的影响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新媒体网站形象对用户信息交互意愿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并且新媒体网站的形象会通过感知价值对用户交互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晶 《传媒》2017,(13)
新媒体自出现以来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并参与着受众群体的文化生活,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影响着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审美观,而其自身在迎合、引导受众群体的同时,也受到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反作用,不断衍生出新的样貌.本文着重探讨了新媒体形式与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关系,通过对新媒体形式总体特征和影响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因素的分析,探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深层辩证关系,把握新媒体形式更迭的内在流向,以期充分发挥媒体对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积极的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新媒体形式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陷入了“信息的海洋”。在海量信息的传播中,许多受众形成了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传统纸媒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如何在和新媒体的竞争中,赢得受众,服务好受众,而不被受众所淘汰,关键是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并且取新媒体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形成自己新的优势。这里结合扬子晚报的实践谈点感悟。和网络比信息量,报纸自然处于劣势,但纸媒的地缘优势却是网络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受众经历了PC时代,来到了移动互联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也遭遇了"大音频时代"的挑战。本文基于新闻传播中受众本位的观点,通过查阅相关的专著和学科论文,梳理我国音频新媒体受众在用户规模、收听时段、使用方式和在传受关系中的地位等特点,力求通过研究如今的音频新媒体用户的行为,一方面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内容生产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为音频新媒体的内容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指出符合传播规律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施亚君 《今传媒》2023,(5):28-31
新媒体强大的用户集聚力和传播速度为电影营销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电影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情人节档电影的主力受众和新媒体用户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同时,情人节档期电影亦是兼具社交和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这使得新媒体营销在此类影片的推广中更为重要。本文以2022年情人节档期电影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电影营销的得失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电影营销、如何与新媒体平台实现良性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电影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两岸关系变化,两岸传媒生态也出现新的变化。各具传播特色与风格的新媒体能够作为物质性基础给两岸新媒体生态提供新鲜血液以建立两岸“一身多形”的传媒矩阵。“看台海”建立的多形式媒介矩阵使两岸用户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发生改变。用户的情感,行动将纳入新媒体与两岸形象的建立之中。在传播方式上,两岸用户和“看台海”平台的融合逐渐形成双向的互动。新媒体矩阵中拥有多种特色的传播方式,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在多元的传播方式中举足轻重,也逐渐成为牵动两岸人民最核心的关系纽带。通过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两岸新媒体平台“看台海”的结构形成与用户互动的分析,试图理解当下两岸传播新生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受众已不再满足于文字图片等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视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技术推动下"用户自制短视频"应运而生。而一个新的媒介形式如何发现和稳定其受众,本文针对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失去了原本"内容为王"的比较优势,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重新吸引受众,就要结合平台与资源的优势,加深技术应用在节目中的影响,从而加强受众与用户之间的粘合度。《国家宝藏》自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不仅优化了传统媒体中节目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且挖掘了新媒体技术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阐述传统媒体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琳 《新闻前哨》2021,(2):25-26
新媒体是在媒体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更多受众参与提供条件的媒体形式。新媒体传播,要注重这种受众参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提高受众的参与体验效果,同时也要强化媒体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新媒体传播要想实现社会广泛关注,就要将受众文化的民主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进行探究,加强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移动新媒体在智能媒体融合时代,显示出了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便捷性,在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移动新媒体写作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传播方式,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和阅读方式上,与传统媒体的写作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本文将以移动新媒体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移动新媒体写作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以及各种方式上对受众社会生活产生的改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苟世祥  徐征 《新闻界》2007,(6):59-60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络、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给体育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变革.新媒体自身所体现的互动性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受众接收体育信息的需要.本文从互联网络、手机、数字电视出发,探讨了三者与体育产业结合的现状.新媒体与体育产业的结合能够为彼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者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二者合作的前景也将十分美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处于一个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当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些新的变化中,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也将面临新的转换与更新。本文将根据范式的三个层面: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传统受众研究范式的几种类型以及局限性,然后重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两种受众研究范式,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最后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创新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牛天 《青年记者》2016,(34):11-12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冲击着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和新闻生产模式,形成冲击与吸纳的一波波浪潮.在新的一轮媒体创新中,视频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新华社以此为契机,在新华社客户端开启“现场新闻”视频直播,把新闻现场实时、全方位、全息化地呈现给受众,链接传播者、文本、事件以及受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生产链条,构建出一种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黎斌 《传媒》2015,(8):45-47
我国互联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统媒体几乎同时就开始建网站,20多年过去了,与互联网企业的新媒体平台之间却差距却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新媒体价值观:播出渠道平台论和用户关系平台论.两种不同路线、两种新媒体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新媒体平台本质是用户关系平台而非播出渠道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更加强调用户创造和互动交流,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开始转变观念,与新媒体的关系由竞争变为合作。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媒体传播方面不断地探索,精准定位用户,拓宽传播渠道,使自身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利用视频网站、微博和官方授权游戏三种不同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的现状为基础,从受众、影响力、传播价值、营销、电视节目产业链等多方面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看,数字新媒体具有非对称的市场均衡,容易对消费者形成锁定,进行数字出版时需分清网络竞争态势和精确定位产品网络。从传播学看,数字新媒体的受众在传播中主动性增强、受众的行为能够被准确记录分析、信息传播可以更精确和直接,因而进行数字出版时应加入社交网络功能模块,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精确传播,对用户信息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