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复杂系统元胞自动机原理,研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演化机理。通过对H1N1流感的特征分析,利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复杂系统的行为演化的特点,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H1N1流感传播模型,并对甲型H1N1事件进行了模拟仿真。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加深了对甲型H1N1流感传播规律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根据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1+N"会计英语教学模式.对该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教学方式以及配套措施分别进行阐述,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个2×L×M×N×H五体纠缠态基于随机定域操作和经典通信的实用分类方案.该方案将2×L×M×N的纠缠态分类方法推广到五体系统.首先利用矩阵分解将2×L×M×N×H体系的纠缠态分类为不同的粗粒化的标准型,然后利用矩阵重排技术进一步对具有相同标准型的不等价纠缠态进行细粒化辨认.最后给出一个2×2×2×2×2五量子比特系统的分类举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表示程度浅的副词"较"和"还"放到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认知模式中加以阐述.通过程度常态及程度异态的再分类,指出"较"属于程度异态,"还"属于程度常态.这种认定又得到它们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不同的证明从而进一步讨论了未及与合意、客观程度与主观评价等不同点并在句法特征及语体选择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5.
基于Ho等人的精确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反应N(2D)+H2(v=0,j=0)→NH+H的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k-k',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仅在θr=90°附近存在极大峰值。且呈现轴对称分布;产物转动角动量矢量j’不仅沿y轴有取向效应,而且沿y轴正方向有定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N2气氛和600℃基体温度下交替溅射Ti和Al靶并通过沉积过程中Ti和Al原子间的互扩散制备了(Ti,Al)N纳米晶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Al)N膜具有细小、致密和光滑的表面结构.在交替沉积过程中Ti原子会被较小的Al原子取代,形成面心立方结构的(Ti,Al)N薄膜,并存在(200)面择优取向.与TiN薄膜相比,(Ti,Al)N薄膜的晶粒尺寸和晶格常数均有所下降;(Ti,Al)N薄膜的硬度H明显提高,而弹性模量E却稍有降低,其结果使H3/E2比值大幅提高,薄膜的抗塑性变形能力增强.(Ti,Al)N纳米晶薄膜的高性能主要归因于固溶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校园心理剧逐渐发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以H高校心理短剧大赛为例,介绍校园心理剧的形成及演出过程,并参考认知理论、精神分析学说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分析校园心理剧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改变认知、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与方式、帮助大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等.同时,研究发现校园心理剧存在表演形式大于内容、剧本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寻求专业指导、丰富创作素材、重视拓展等建议,以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的作用,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球表面所有的地球化学作用都受到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的影响,地球生命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地球环境的影响并影响着地球环境。由哈佛大学的H.D.Holland和耶鲁大学的K.K.Turekian主编的《地球化学论文集》第8卷《生物地球化学》从早期地球的演化过程和生命的诞生开始,以元素和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核心,以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为对象,以化学元素和物质在大气圈、海洋圈和陆地中以及在它们各圈层之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为主线,论述了地球生命对表生地球化学的影响,特别关注和强调了当前人类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并对C、N、S、P等一些重要生命元素在各个"库"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进行了全面阐述,介绍了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在元素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失败型"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场域中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因矛盾激化或因偶发事件而冲突,造成师生关系不同程度的恶化或断裂的状态.要有效预防"失败型"师生关系的发生,应以师生共同体价值为导向,提高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健全师生平等对话机制;运用道德有效规范师生关系;树立师生生命关怀理念;构建师生责任共担机制;建立健全师生文化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一生坚持的对自己"乡下人"身份的强调,应该是作家本人理性的自我认知."乡下人"对于沈从文,代表的不是现实的社会身份,而是对自我存在本质和精神真实的把握."乡下人"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启蒙文学的异质特色.在他的湘西世界中,着力表现的是乡下人自然强健的生命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凭借"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沈从文的都市题材作品关注的是都市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现代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反思,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使沈从文的作品具有了厚重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1.
把"认知策略"引入运动训练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策略"即利己的、有效的认知,它有利于运动员更主动、更积极地参加训练,真正提高运动训练效果.本文从个体与集体、能力与发展、有形与无形和真正的利己四个方面谈论了有关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从语用认知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凡是"进行了分析.语用上,"凡是"一般用在句首、句中大都有"都、总、就"等副词与之相呼应,"凡是"所在小句后面一般都有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与后续小句隔开,大都有突显话题焦点的意味.从认知角度来看,"凡是"所在整个句子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即表达说话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的观点、态度、情感."凡是"的这一特点在法律、通知、公文等应用语体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非常+N"中的"非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副词,一种是区别词。两种词性和语义存在密切的关系,词性随着语义的变化而改变。"非常1"和"非常2"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了更好地区分"非常1"和"非常2",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讨论,提出四个鉴别方法。最后指出"非常+N"的流行使"非常"的语义及搭配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4.
白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的生长特点,供应的N.P.K的量不同,生物生成量也不同.根据白菜的生长特点及对N.P.K的需求进行施肥,既能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又能提高白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详细全面的指导.在"指南"背景下,英汉翻译课程项目化改革克服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设计了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英汉笔译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方案.该方案以"指南"培养规格和教学目标为基础设置项目目标,根据学生翻译认知构建驱动性问题,遵循规范的项目化学习流程,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改革设计,希望能为未来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原型理论认为原型具有范畴内大多数或全部成员的多种特性,并反映了范畴的中心倾向.原型理论揭示了语义范畴既是语言问题又是认知问题.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龙"与"dragon"的异同,认为"龙"与"dragon"在两种文化中的范畴原型具有巨大差别.在心理认知中,"龙"与"dragon"分别代表了两个平行相邻的范畴.因此"dragon"已经不再适宜做"龙"的译称,给"龙"寻找一个新的译称就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育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认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可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预防和调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认知和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是随着<西厢记>和<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而渐成定格的,遂演变为一种带有形式主义特征的主导性叙事模式.这一模式是艺术场域与权力场域相协调的产物,体现的是"礼乐之和"和"治世之音";它一旦被经典化后,就内含有一种复制机制、生产机制与调控机制.中国人固有的"伦理信念",保障和支撑着"大团圆"结局的实现和完成;由此而塑造的"文化习性",是消愁补恨、复制团圆的内在机制.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乐教"之"乐",有着文化谱系上的家族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大团圆"是"乐"之文化属性--"和"所型塑的景观;"中庸理性"的行动取向和对立转化的致思方式,是指导叙事、消弭冲突的"文化文法".概而言之,曲之为"曲",是大传统文化的"乐教"观与小传统文化的民间趣味及其时代精神的高度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发现,"运动员阶段"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存在角色定位不准,表现出负面的心理状态;"打算退役阶段"存在角色认知和自我评价下降问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退役过渡阶段"易受到社会舆论影响,产生"社会焦虑综合征";"退役后阶段"因心理压力大,就业难,缺少社会和相关方面的支持,容易出现迷茫和焦虑的状态.基于以上问题,从过程理论的四个阶段对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中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运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结合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知现状,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会的关系.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教育"与"和平";奥林匹克运动基于体育又超越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深刻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准确把握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体育三者的相互关系,是进一步在我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