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软科学》2018,(5):59-62
从专利竞赛的特点、企业专利战略动机与战略选择、企业专利战略性运用与管理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理论动态并划分研究维度,提出企业专利战略性运用管理框架。研究表明,未来应关注企业专利战略性运用管理的系统性研究,设计基于专利竞赛的企业专利分析与决策方法,同时既要注重专利研发、申请、维持和实施等常规活动管理,更要加强专利许可、专利联营、专利侵权诉讼与诉讼应对等战略导向的专利活动管理,注重专利资源集成和专利活动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知网专利数据库检索三一重工的专利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区域分布、发明人合作网络、技术研发领域分布、专利类型分布、法律状态分布等方面对专利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情报挖掘与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从技术创新储备、技术创新合作、海外专利布局、专利战略管理环境建设、专利情报战略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应用专利大数据分析为企业专利战略选择提供事实性依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性定位,为企业提供专利战略选择方向。[方法/过程]首先分析专利大数据及其分析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专利"象位"概念,然后以专利技术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确定企业的专利"象位"。[结果/结论]"技术为王型象位"适合选择巩固、填补、转型和提升等战略;"产品至上型象位"适合选择坚守、扩充、转向和攻坚等战略。"审慎应用型象位"适合采用全域、选择、解构和放弃等战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设计了6种类型的专利族图谱,分析了专利族图谱的制作流程,进行了关于海洋工程锚泊装备专利族图谱制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族图谱能够清晰、有效地反映同族专利间的结构关系,体现专利的技术流向,揭示专利权人的市场竞争战略。专利族图谱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决策提供了新的专利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专利地图是企业专利情报分析利用的一种辅助工具,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制定实施专利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专利地图与企业专利战略之间关联及其在专利战略中作用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专利地图在企业专利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专利地图为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胡阿沛  张静  张晓宇 《现代情报》2013,33(10):172-176
技术演化分析是专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国家科技规划、企业研发战略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总结了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现状,根据分析对象将其大致分为3类:基于专利分类号的技术演化分析、基于专利引用关系的技术演化分析和基于专利文本内容的技术演化分析。接着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利文本与引文结合的技术演化分析的观点,并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最后就专利文本与引文结合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玲  杨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3):546-550
从专利竞争战略的视角,引入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足够重视的专利组合理念,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实践发展并完善该理论体系:从理论上探讨“专利组合-研发规则决策-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框架;从研究方法和体系上,构建“全面专利组合管理”构架;从管理上研究适合中国企业,并与产业、国家专利战略相结合的专利组合管理策略。该体系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战略分析和决策机制,帮助企业有效实施专利R&D的开发战略和经营策略,全面提高战略性专利技术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专利诉讼不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专利资源与企业竞争战略相结合的产物.在分析专利战略和企业专利诉讼行为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间专利诉讼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专利诉讼行为的交易、掠夺、投资和防御四种模式,并进一步对四种模式的内涵、专利战略的运用、诉讼资源获取、资源集中程度、议价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企业专利诉讼模式与专利战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联性,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效解决专利纠纷冲突、预防专利诉讼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企业专利战略与技术监测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志强  朱东华  靳霞 《情报杂志》2006,25(7):65-67,70
从专利战略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专利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就专利分析与技术监测思想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企业专利战略工作从决策层次和战略管理流程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专利地图分析是制定专利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立足实际,在充分利用专利地图信息整合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从专利统计、分析角度为企业专利战略制定、专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乔永忠 《科研管理》2019,40(3):171-178
明确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是优化专利维持年费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综合分析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理论及其结构要素作用与国内专利权人对其观点或倾向性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专利收益激励创新;基于收益成本理论,是否缴纳年费决定的困难主要在于专利收益的难以确定性;基于促进创新,专利维持年费结构的“混合制”优于“单一制”;基于灵活性,“每年缴纳年费一次”模式优于“每隔几年缴纳一次年费”模式;基于专利收益的不确定性,“逐年增长年费数量”模式比“间隔3年或5年增加年费数量”模式更有利于权利人规避“多交年费”的风险。专利权人对上述观点的支持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路径可操作性不高、难以突出行动重点等问题。通过引入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成熟度模型(IPM-CMM),构建等级模型、评价模型和提升模型三个子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华为、联想和徐工三家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PM-CMM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持续改进提供了一个引导性的框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判断自身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发现薄弱环节,从而明确未来持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及演进过程分析,揭示了其演进过程中基于构成要素积累的技术能力螺旋上升的演进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梯阶平台螺旋演进模型.最后,以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为例,验证了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技术能力构成要素持续积累、技术能力构成要素支撑着技术能力阶梯平台的螺旋演进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早产的“Bolar例外”——评中国首例“Bolar例外”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末,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三共株式会社、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诉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万生药业)专利侵权纠纷一案(以下简称“三共株式会社案”)作出一审判决,被业界认为是中国首例“Bolar例外”的判例,因为法院认为“虽然被告万生公司为实现进行临床试验和申请生产许可的目的使用涉案专利方法制造了涉案药品,但其制造行为是为了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对於药品注册行政审批的需要,以检验其生产的涉案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鉴於被告万生公司的制造涉案药品的行为并非直接以销售为目的,不属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所规定的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故本院认定被告万生公司的涉案行为不构成对涉案专利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15.
陈志军  马鹏程  董美彤  牛璐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28-1836
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逐渐复杂,研发活动在母子公司生存和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已有关于集团研发的研究成果,结合深入的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梳理出57项研发管理过程中的控制点。将控制点按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类,并依据决策树算法对母子公司研发管理五大模块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发现:母公司的关键和重要控制点主要集中在制度与平台的统一、重大研发项目和共性技术的开发管理等方面;集团研发管理的五个维度中,研发流程管理对绩效影响的优先级最高。以上结论为集团研发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日益复杂和动态化的环境下,企业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以实现其目标,并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钢铁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借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企业管理现状调研"资料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拥有的客户资源,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战略制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国内钢铁企业及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全面薪酬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薪酬激励不足的基础上,引出全面薪酬战略概念,提出构建全面薪酬战略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研发人员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曾鹏  蔡悦灵  吴功亮 《科研管理》2017,38(10):128-137
基于"技术领先+质量控制"双目标协同模式,以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法推导出了桂林南药施行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协同模型,揭示了双目标协同模式下企业发展的特点。对桂林南药技术升级以及核心产品突围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技术管理流程进行了再次划分,构建出了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并描绘了技术管理过程的动态特征。案例研究发现,桂林南药立足于研发创新,通过"技术领先+质量控制"双目标协同模式的构建,将技术管理手段和质量管理体系同步推进,成功实现了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核心产品突围。  相似文献   

19.
检索分析浙江与广东近31年的专利数据,发现两省技术创新各具不同模式:浙江技术创新领域分布比较广泛和均衡,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呈现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特征;而广东技术创新则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和非均衡性,主要集中于信息产业且以企业为主导。两省分别面临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压力较大、企业技术创新主导引领作用不够突出、技术创新相对优势缩小、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未来两省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实施针对性的科技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对接、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质量和知识产权运营转化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