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和逐步市场化,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已逐步成为一种常态。本文从出版集团经营的战略方向、战略思维和实现路径三大方面,分析我国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与策略。因为出版行业逐步放松管制,而目前我国出版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出版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得跨区域经营成为出版集团的现实选择。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可以采取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两种战略思维。跨区域经营的具体实现路径有内部发展、收购以及共同发展三种,出版集团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选择相应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版集团化历程的回顾和现状的总结,提出了目前出版集团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缺乏内容资源和生产过程的整合能力与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策略,分析了出版集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内部产权结构的不合理与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探讨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未来路径与趋势.  相似文献   

3.
郝捷  陈黎 《现代出版》2009,(2):22-26
前,跨媒体出版以充分利用内容资源和打造立体化传播效果的优势,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出版集团的组建,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影视等媒体形式的有效融合。更为跨媒体出版带来了便利。但圆于集团结构弊病的阻碍,跨媒体出版无法真正发挥其优势。本文即以陕西出版集团为例.分析了目前跨媒体出版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内容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跨媒体出版结构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组建跨媒体出版中心来保障战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在内容资源开发管理的研究,重点探讨地方出版集团内容资源的衍生开发.研究认为,面对出版融合发展对资源提出的更高要求,运用知识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探讨地方出版集团内容资源的管理开发,分析其内在动力,认识其内在机制,构成内容资源管理开发生态系统,以掌握内容资源衍生的一般规律.研究明确了资源内容链和价值链的衍生路径和方向,提出衍生开发策略,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立内部资源整合机制,最终实现地方出版集团内容资源的良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全球出版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企业之间的比拼反映了出版企业的品牌竞争.我国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在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智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全球出版集团国际化的传播环境,推动了大型出版集团品牌管理、内容生产、发行渠道、受众分析等生产流程的革新.我国出版企业要主动适应智能技术,在编、印、发等各个环节应用智能技术,从而实现全球出版物市场的宽覆盖,提升我国出版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多年的迅猛发展之后,随着产业环境渐趋成熟,2014年全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趋于平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国外,电子书增速放缓,出版集团的发展路径更加明晰,主线更加突出;国内,数字出版产值再创新高,突破3300亿元.在政府和企业合力推动下,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7.
费瑞波 《出版科学》2018,26(1):56-59
出版产业融合创新是我国现代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而价值创造是出版产业融合的动力源泉.文章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阐述了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对我国现代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路径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自2010年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领域在宏观政策方向上的变迁以及由此带动的产业发展升级,从技术进步、媒介融合、跨界融合三个层面综述了国内大型出版集团的成功探索,并指出现阶段我国数字出版所面临的自身问题与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数字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国内外出版集团纷纷调整运营策略,积极寻求融合发展之路.阿歇特出版集团是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和全球第三大大众图书出版商,致力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产品融合、市场和渠道融合、产业融合三大进路.在产品层面,阿歇特并不单纯强调内容的数字化,在通过新兴技术增强阅读体验的同时鼓励出版形式多样的产品.在市场和渠道层面,阿歇特全球化经营与融合式发行并存,不仅将经营风险分散到了诸多细分市场,还有效降低了发行成本.在产业层面,阿歇特主要通过资本运作,不断兼并与自身业务类似或互补的相关业务,以增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对少儿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合发展既是国家政策所提倡,也是少儿出版突破自身瓶颈,适应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抓住少儿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实现少儿出版业发展的需要.就我国专业少儿出版社目前发展的实践状况而言,产品内容融合、产销技术融合、产业业态融合、营销渠道融合是我国少儿出版社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选择.在融合过程中,做好融合规划、抓好内容创新、重视融合配套,有利于加快少儿出版资源聚合、产业融合,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中外出版集团对比研究,指出我国出版集团的东方文化管理模式可能更优于西方出版集团的资本模式,更接近图书出版的本质,更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支撑,但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行政管理可能压制市场主体的活力.东西融合、扬长避短,才能打造中国特色的出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新时代、新出版的内涵的认知和分析,结合山东出版集团近几年对出版创新的路径探索,从内容创新、发行创新、技术创新、“走出去”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对山东出版集团未来应对新时代、新出版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3.
出版集团开展数字化出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对于国家政策的认识和现实状况的需求,我国的许多出版集团已经把开展数字化出版作为一项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看待,积极推进数字化出版进程.本文就出版集团在数字化出版的出版模式、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数字化出版向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倩影 《出版参考》2007,(33):20-21
山西出版集团于去年底正式挂牌后,组建了一个集编辑、印刷、发行、供应为一体,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相融合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经过近一年的运作,集团在改制、走出去方面有哪些进展?在发展思路上、出版定位上有哪些新思考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齐峰.  相似文献   

15.
李文 《出版科学》2021,29(3):58-63
出版融合发展研究关键是要解决融合发展的前提、本质和路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融合发展的前提,解决出版融合发展的认识论问题,服务于出版市场主体对出版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知;融合发展的本质,解决出版融合发展的本体论问题,服务于对出版融合发展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融合发展的路径,解决出版融合发展的方法论问题,服务于出版融合发展策略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伊静波 《出版科学》2011,19(1):56-59
出版集团是我国目前出版产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出版集团成立的目的、实现途径和运营效果三个方面,对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出版集团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推进出版集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谢俊波 《出版广角》2021,(20):52-55
文章结合国家深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背景,基于对出版转型升级、推进融合发展、加强文化新基建等政策环境的分析,以长江传媒融合出版新基建工程"长江出版智云"的实践为例,介绍出版集团架构下融合出版新基建的整体框架和创新点,提出集团架构下的融合出版要推动统一标准和平台搭建、深化渠道融合和团队融合、加强人才培养和制度保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推进出版集团整体上市是现阶段我国出版集团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近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2012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将深入进行,在推进报刊改革的同时,还将推动出版传媒企业的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1]对于准备上市的出版单位,如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模式成为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将现有我国出版集团上市模式进行归类梳理,以期为未上市出版集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周强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30-133
【目的】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期刊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旨在探究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方法】基于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困境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国教师》为例,探索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以适应融合出版纵深发展的新变革。【结果】从内容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融合创新、人才融合创新四个方面推进转型,教育类期刊以适应时代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结论】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需要坚持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统一,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办刊方式,提升出版和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出版产业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部分中央及地方出版社、书店、印刷厂纷纷通过合并、合资、联合等形式进行产业整合,有的建立了专业性的出版集团,有的建立了编、印、发、供一体的出版集团.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次的出版产业整合是80年代初我国出版业从综合性向专业化分工调整以来的又一次大变革,虽然这次调整才刚刚开始,结果还难以预料,但必将对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