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过程中,互动参与式网络出版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本文对互动式网文平台、读者参与式网络出版平台、社群连接型网络杂志三类日本互动参与式网络出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日本出版社通过自营网络平台,收集读者阅读意见从而提升纸质书发行量与发行效果;社群连接型网络杂志由"以内容为核心"转向"以用户服务为核心",通过社交化社群运营、会员参与策划等方式为用户提供跨行业的"融合性服务",实现"内容+产品+服务+情感链接"的多元融合性产业链,赢利形式走向融合与多元.  相似文献   

2.
变革之时:中国原创动漫的新媒体出版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蓉 《出版广角》2012,(6):38-39
新兴数字媒体环境带给动漫出版行业的冲击,从根本上讲是来自媒体发展所伴生的媒体表现形式的更迭.媒体技术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读者阅读媒介与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变革,数字媒体之于传统动漫出版,好比在作者、出版方、读者的链条中加入一层全新的媒体(如网络),当这条重新构建的动漫出版链在中国方兴未艾之时,在美国、日本等动漫出版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以网络为载体的动漫出版早已相当成熟,故我们不妨先着眼于数字媒体带给动漫出版的那些变化.  相似文献   

3.
手机、平板电脑等“掌媒”的出现,使移动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不可忽视的新兴的阅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移动阅读时代数字出版结构和形态的新变革,论述了数字出版行业在出版平台、传播渠道、出版者、传播内容、出版方式等层面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以期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陈雅赛 《编辑之友》2021,(3):106-112
日本是全球的出版大国,也是我国出版物进出口的重要国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出版行业也遭受了较大影响.文章基于疫情对日本出版行业营收的影响分析、日本出版行业的应对措施,对后疫情时代出版形态与生产服务方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社会阅读文化、数字化使用障碍人群、实体书店突破既有功能、网络出版带动传统出版、构建出版业数据共享平台五个方面,提出有益于我国对后疫情时代国际出版形势研判与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珂歆 《出版参考》2023,(9):9-12+8
在移动网络日益融入日常生活、人们与纸质阅读渐趋疏离的当下,图书营销顺势而为积极入局短视频直播平台,已经成为出版行业的一种共识。而在出版业的不断摸索中,出版直播中“人、货、场”三大核心要素的内涵与外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通过网络田野调查对其进行了观察与探究,总结出当下出版直播主播IP化、商品符号化以及场域动态化的发展趋向,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出版行业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手机出版与阅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出版社和用户的关注。但是,随着我国手机出版行业不断壮大、手机阅读市场迅速发展,这一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新兴行业、市场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制约其自身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和手机阅读市场的分析研究,并与国外手机出版与阅读较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尝试探讨我国手机出版与阅读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7.
林天文 《传媒》2015,(8):74-7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发展到电子阅读.为了满足电子阅读用户的根本需求,数字出版应运而生,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为电子阅读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刊物,满足了用户的阅读需求.然而,随着我国电子阅读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用户对数字出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我国数字出版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电子阅读环境下数字出版的转变途径,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付费成为新风口,国民数字阅读需求刺激数字出版发展,知乎不断推出新产品,探索知识传播与内容变现的创新路径.作为知乎平台化发展的关键产品,知乎书店的推出不仅实现了知乎平台内部内容购买、阅读、传播和延伸讨论的闭环循环,还为深度介入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出版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文章通过对知乎书店的发展历程、产品特点进行梳理,探索其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意义,总结知乎书店在这场知识共享经济热潮下为数字出版行业所带来的新发展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阅读引领的阅读变革出发,分析了跨媒体阅读的内在动因与阅读场景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从用户画像、场景入口、云平台建设、科学引领等方面探讨了跨媒体出版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媒体融合速度日渐加快,数字出版的先进生产力日渐显现,数字出版的用户需求从单一到复杂,内容生产从静止到流动,人才教育从储能到赋能.数字出版人才的未来分工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受众分析类岗位将渐成热门,熟悉某一专业领域的内容编辑将成为核心生产力,与数字出版行业相伴成长的教育人才将成为抢手资源,自出版从业者将逐渐成为机构出版的重要补充.基于此,建议在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做到在顶层设计层面注重激励“潜在的成长者”;高校应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对数字出版领域进行合理布局;行业协会(学会)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