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启动以来,我国全民阅读的理念、政策、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立法思路不断提炼和应用的结果,也是实践工作对立法、政策思路不断拓展丰富的结果.无论从短期和长期效应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制订过程和未来出台,都将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聂震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全民阅读践行者与推广者,其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文章通过调查法和访谈法,从聂震宁先生锐意进取的出版观及推己及人的阅读观出发,对其出版工作生涯、自我阅读体验、推广阅读认知、全民阅读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想进行梳理,聚焦数字化出版与阅读的关系探究以及新时代全民阅读的发展路径,总结并提炼其关于深化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的若干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全民阅读事业健康发展,助益实现书香华夏的宏伟文化愿景.  相似文献   

3.
徐雁  孙艳 《出版广角》2021,(5):25-28
出版界人士如同文化食粮生产的工程师和营养师,而图书发行、图书馆读者服务及阅读推广工作者,则如文化食粮的仓储师和营销师,这两个群体的协力合作,关系着"书香中国"的建设前景.文章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丛书》为例,析读了如何在全民阅读的理念和方法论上做好"科普"工作,以期通过创新优良读物内容,提升国民综合阅读率,促进"十四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的深耕、拓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总结我国全民阅读的概况,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在引导社会阅读、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丽娟 《出版广角》2021,(18):75-77
"全民阅读"从国际通行概念演化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推广工作,其背后体现了阅读在提升人文素养、凝聚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重塑社会氛围、筑牢国家实力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也迈向新高度.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为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科学、全面、具体的行动指南.相较2006年全民阅读概念出现时的媒介环境,当今的阅读生态深受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数字终端的影响,突出表现为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体验、阅读效果的变迁,这种新变化给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是国家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一项新命题,亟须明确其精神要义、基本原则,以及当下的重点内容.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的精神要义,主要体现为实践维度上的全民阅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及价值维度上的公民文化权的受保障性和国家文化权的实现.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多规范类型协同原则、法律实施优位原则,以及以政府责任为核心的责任构建原则等.而夯实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国家法制规范基础、强化对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宣传和阐释,以及构建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的有效监督机制则是当前我国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徐升国  汤雪梅 《科技与出版》2021,(5):前插1,5-11
"十四五"时期,我国全民阅读将进入高质量体系化发展阶段,建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实现精品化、科学化、体系化、数字化发展.要求开展精品化、常态化阅读活动让书香弥漫生活,建立精品阅读空间打造心灵的栖息地,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定制化阅读服务.随着全民阅读的泛在化,阅读与相关行业的跨界融合,也将多元孵化阅读供给,实现阅读与产业的相互促进共生发展.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也对建立现代化全民阅读治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列举和分析各地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农家书屋促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利用"公益性起步、经营性发展"的原则,解决其资金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依托各地读书节等品牌活动,倡导农民阅读;拓展其服务范围;与各级各类图书馆对接整合,扩大其辐射范围;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的建设步伐;建立管理人员选聘培训制度等策略,旨在推动农家书屋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农家书屋促进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举和分析各地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农家书屋促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利用"公益性起步、经营性发展"的原则,解决其资金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依托各地读书节等品牌活动,倡导农民阅读;拓展其服务范围;与各级各类图书馆对接整合,扩大其辐射范围;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的建设步伐;建立管理人员选聘培训制度等策略,旨在推动农家书屋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农村人口、经济、文化有关统计数据,客观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口阅读的现状.针对农村地区推行全民阅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阅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铜陵市近年来组织开展的读书节、阅读示范点和"三位一体"城市文化引擎系列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提出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资源建设、强化阅读推广工作等途径,促进全民阅读推广转型升级,提升全民阅读推广社会效益,打造书香城市。  相似文献   

12.
全民阅读理念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入我国之后,在2006-2016这十年之间,经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进,以及阅读实践的推广,阅读科研的促进,实现了生机蓬勃的本土化发展.从全民阅读法规政策、工程项目、活动与推广组织、宣传报道、产业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可以看到,全民阅读正在成为国家战略.十年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和思考,这将成为全民阅读再出发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已经开展数年,但是多停留在实践层次,缺少理论层面的总结与分析,《全民阅读参考读本》一书的出版对全民阅读进行了很好的理论提炼与概括,文章从五个角度对该书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各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推广主体之一,应该理论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以促进全民阅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的几个要点,以期给我国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全民阅读"是一个社会建设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而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做好"家庭阅读",才能推动"全民阅读",通过国内外"家庭阅读"推广服务情况对比,找到我国"家庭阅读"推广的不足之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进步的相关对策,以作为推动我国"家庭阅读"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升全民阅读水平是公共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全民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的天然使命。本研究通过梳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的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实践中的阅读推广评估标准,在明确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推动者、引导者和服务者的基本定位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全民阅读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建设、职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从而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实践,促进阅读推广工作改革和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全民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全民阅读研究现状,以期为新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理论与实践相对照以及案例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地梳理和归纳,系统地评述我国全民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结果/结论]目前,我国全民阅读研究内容可分为全民阅读实践的理论基础、全民阅读立法、国民阅读行为及其嬗变、全民阅读评估标准、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以及全民阅读促进机制6个方面。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及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4个方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阅读立法与政策环境、调查研究与阅读评价、组织协调与多元合作。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与全民阅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及成因,提出公共图书馆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了物质保证与组织保证,并就公共图书馆如何推进全民阅读、营建书香社会等进行探讨,认为应该从强化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构建全民阅读的服务网络、开展有效的阅读指导服务、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是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全民阅读的兴起不仅受到国际阅读浪潮的影响,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战略性、社会协作性、丰富多样性、群体关怀性、技术变革性是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特征.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民间组织等都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不仅影响公民个人的素质修养,更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水平.自全民阅读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学界也开展了对全民阅读的研究,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全民阅读工程发展简史》是一部关于我国全民阅读研究的佳作,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而且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创新之处和实践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