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名栏打造名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4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科技与社会”被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名栏”。作为栏目主持人 ,略谈工作体会 ,以期抛砖引玉。   一、“名栏”和“名刊”的关系  首先 ,“名栏”是刊物特色的基础 ,没有“名栏”的“名刊”是没有特色的“名刊”。刊物没有独具特色的优势栏目 ,就如同一个人没有鲜明的个性而沦于平庸一样。作为反映学报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名栏应该体现学报自身和学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学报通过特定的栏目 ,连续发表某一重大问题的相关系列论文就可以体现一定的特色。特殊的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张业安  吴坚 《编辑学报》2018,30(6):632-635
基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外流、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为例,探讨通过民族特色栏目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专家、专题支撑,推进新媒体、多语种出版的办栏策略,为中文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特色栏目“窗口”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选栏策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鉴于国内各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办刊模式上“大而全小而全”,栏目设置高度趋同化,学术质量普遍弱化的现象,很多高校学报尝试差异化办刊策略,寻求办刊特色,开设特色栏目是其中一种主要的途径。对特色栏目性质的准确把握和谨慎全面地选栏策划,是做好特色栏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名栏工程已经进入第15个年头,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与应用,新的挑战迎面而来。文章论述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泛综合化,千刊一面;定位模糊,针对性差;重视评价,唯数据论。最后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对策: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开展专业学科研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突出展示地方特色;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抓住未来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5.
名栏建设工程是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的拓展和延续,以其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但成效尤为显著而得到学报界高度赞许。在回顾首届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基本情况之后,对此项工作,特别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学.心理学栏目取得的成绩作了总结,就名栏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进一步做好栏目建设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周志红 《编辑学报》2021,33(6):693-696
在当今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学报积极行动,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以内容为王、立足学校的优势学科为抓手,以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目的,近年来在专题(栏)策划方面积极探索,成功地出版了多个专题,提升了《学报》的办刊质量。本文总结了《学报》近年来专题(栏)策划出版的成功案例。结果表明:专题出版集中展示了某一学科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专题拓展了《学报》优质稿源,有助于解决期刊优质稿源缺乏的问题和困境,提升了办刊质量。专题的出版不仅提高了期刊学术影响力,也吸引了读者和作者的关注,提升了后续的来稿质量,是提高办刊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特色栏目的建设能够打破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现象,形成学报的个性和风格,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编辑的品牌意识,从而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学报可以依托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科优势、所在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等来设置特色栏目。在设置特色栏目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显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同时,又要精心策划,并做好栏目的后期经营与维护,使栏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师专学报是高校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师专学报就其学术实力和社会影响而言,是不能同本科学报相比的。它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继续发展,是因为它有强烈的个性,它有本科学报和其他学术刊物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师专学报当然应该参与全国性的各类学术问题的讨论,但这不是它的主要任务。师专学报瞄准的方向,应该是本科学报和其他学术刊物无暇顾及或忽略的,但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的那些学术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填补学术空白”、“扬长避短”。一、依托地域优势,设立特色栏目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遍布全国中小城市,地域分布异常广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遗迹。这就为师专学报依托地域优势,挖掘地方文化遗产,设置体现地域特色的栏目,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师专学报正是把开辟富有地域特色的栏目当做办好学报的有力措施而予以高度重视。师专学报依托地域优势而设立的特色栏目,首先表现在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上。师专学报的所在地往往同许多历史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集中力量研究某一历史人物能够充分体现师专学报的地域性特色。如《云梦学刊》(岳阳师专)的屈原研究,《绍兴师专学报》的鲁迅研究,勾践、范蠡、王充、谢安、王羲之、陆...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群落中的一部分,一方面承载着由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出来的分门别类的学问,另一方面担负着培养各个学科新型研究人才的重任.而与高校的办学层次相适应,高校学报所培养的研究人才也具有一定层次性:通过"审读意见"的提出与反馈,扶持和培养年轻作者;通过"特色栏目"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研究人才;通过"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者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但是,由于国际知名的数据库例如SCI、EI、Scoups等都是主要收录英文期刊,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中文科技期刊被重视程度逐年递减.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突破点,找准期刊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特色栏目,在新的学术环境下不断地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中文科技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称“学报”)同样面临学术成果国际化的冲击,编辑部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摸索适合中文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以特色栏目的发展带动期刊的发展.“材料与冶金”栏目作为学报的特色栏目,3次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学报连续5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5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学报于1999年开始被EI收录.现以“材料与冶金”栏目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特色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学报使命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报使命”这个根本问题,目前远未解决,究其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大学学报编辑学报“四化”(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和特色化)论虚假命题的干扰.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报专业化还是综合化取决于主办者学术平台客观情况,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学报数字化课题不是编辑的分内事, “数字化”开发是IT行业的商业行为;学报“去同质化”显然荒唐,因为学术追求的是真理,真理属于普遍的、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的东西”当然是“同质化”的,探索和发现这个“同质化”是学者梦寐以求的,是学术的终极目的,既然学术是追求“同质化”的,那么其载体——学报就没有理由“去同质化”;学报特色化与去同质化如出一辙,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科学研究不能本末倒置;学术是独立性、个性、原创性很强的个体或团队的高级思维劳动,它同样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大学学报仅是学术成果的载体之一;大学学报应当回归本位,学报“四化”论不能再鱼目混珠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历来受到诟病。为化解这一短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在“小综合、大专科”办刊理念的指导下,走上了专题化、专刊化的发展之路;“三级约稿制”的实施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稿源支持,期刊的主要学术指标稳步攀升。本文就综合性学报专题化、专刊化发展的必要性及“三级约稿制”的具体方法做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何进川 《兰台世界》2014,(5):130-131
张拭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术地位上张拭与朱熹并称“张朱”。张拭书院林立的宋代,为书院教育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岳麓书院亲力亲为的执教数年,还在长沙创办了城南书院,堪称“名于一世”的书院教育家,  相似文献   

14.
吴庆丰 《新闻爱好者》2011,(20):122-123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要求趋同,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赵红勋 《新闻爱好者》2011,(10):122-123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要求趋同,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王献唐、屈万里、路大荒为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知名学者,为山东省图书馆事业,为齐鲁文化搜集、整理与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山东省图书馆百年华诞之际,山东省图书馆于2009年6月23至27日召开“王献唐屈万里路大荒学术研讨会”,邀请在王献唐、屈万里、路大荒研究方面颇有素养的学者专家与会,并将其撰写论文结集出版。在这里,谨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不吝赐稿致以谢忱!本集分王献唐、屈万里、路大荒三个专题,每专题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另有7位作者的论文将在本刊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7.
毛红霞 《出版科学》2016,24(2):44-46
调查三批共计57家名栏在地域、核心期刊、学科、母体高校层次、大小众栏目和期刊类型方面的分布情况,发现现有名栏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提出优先发展未分布省市的栏目、适当照顾非“三核心”刊物的栏目、扶持部分学科的栏目、注重吸收地方高校刊物和综合性刊物的栏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特性与规律:学报特色栏目的辩证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在于把握特色栏目之特性──高层次的作者群和稳定的读者群、学者化的编辑、知名的栏目主持人以及高效的编辑过程。要遵循特色栏目内涵和发展路径的规律性,构建主编、栏目编辑和栏目主持人的协力合作机制;建立以约稿为主,约稿与自由投稿和专家荐稿相结合的组稿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学术研讨会;凸显特色,控制好学报的刊期和文章容量;建立以学校为主,与合作单位栏目共建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9.
钱翠翠 《出版广角》2023,(19):75-79
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采取文献计量法从刊文关键词、高被引文章、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综合性大学学报面临研究问题与国家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相关度较低、作者来源内向型特征明显、学科“大拼盘式”特征明显、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等发展困境,内在原因是综合性大学学报过于强化自身基本盘、办刊独立性较弱、办刊模式偏向学科综合。综合性大学学报可采取策划重点专题、设置“特约稿件”栏目、向开放型办刊模式转型、弱化“学科综合”、强化“问题综合”等措施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建特色栏目是彰显学报个性和特色的重要途径,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性质、学科优势、地域文化等独特条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且更要坚持以学术建设为中心,考虑特色栏目的学术影响力,还要把握好特色栏目的学术文献资源和学术人才资源两个基本点,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打造出学报的品牌栏目,办出学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