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一项农村地方教育政策的分析,指出教育政策价值选择应该以功利主义伦理原则为基础,进而得出价值选择的原则应以公正无偏原则和分配普遍原则为标准,最终以农村地方教育政策制订的适宜的方法为归宿,保障农村教育政策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是价值选择的结果.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过程体现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与博弈、政策演进过程中的价值变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中存在着城市儿童与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二元对立的价值冲突与博弈关系.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进过程体现出逐渐关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经历了以"两培训"为中心的政策探索阶段、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政策形成阶段,以均衡发展为动力的政策发展阶段,以及以深化应用为抓手的政策多样化阶段.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呈现出以信息化建设为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以工具价值转向人本价值的政策价值取向,以选择适切政策工具为支持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要有非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动力机制、多样性的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使用政策工具和规范合理引导民意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4.
价值范式及其对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政策价值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教育政策价值的分析不应忽视对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分析,教育政策从根本上体现并实现着政策主体的价值内容、价值追求与价值选择,教育政策价值与教育政策主体价值有着内在的不可分性。教育政策主体价值依次表现为元价值、隐价值和显价值三重形态。  相似文献   

5.
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有利于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栽体.广义的教科书泛指一切以书本为形式的教学媒介;狭叉的则专指学校的教学用书.从内涵上分析,教科书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精心选择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文本表达,从教科书政策中不同主体的权力分配来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各自拥有不同的权力,三种主体制定的政策存在着上级制约下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倾斜政策对于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面向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倾斜政策进行价值分析,发现在价值选择上以实施弱势补偿为出发点,选择行为特征为随偏远贫困程度越深倾斜力度越大;在合法性层面倾斜政策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发挥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有效性上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揭示和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及其教育存在是教育政策价值生成的基点,学生及其教育存在论的教育政策价值认识论是进行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视野,"学生—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标准。以特殊教育政策为例,对教育政策主体价值选择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政策价值存在偏颇,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其主要是: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缺损,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立场偏颇,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有效性失衡。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两者彼此互补又存在差异;本文以教育政策价值视角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进行审思,提出重构教育政策价值、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充斥着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自身特定的利益偏好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来看,地方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中兼具"政治人"与"经济人"的双重特质。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注重布局调整速度而忽视公共利益、关注任期内政绩而忽视长远利益、追逐部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得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农村学校、普通教师、家庭以及学生的负担,一些农村地区的辍学率回升。以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审视教育政策执行,地方政府应从正式制度建设与非正式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促进教育政策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内在耦合,确保教育政策执行效能与教育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两者彼此互补又存在差异;本文以教育政策价值视角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进行审思,提出重构教育政策价值、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错位与复归——当代中国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教育政策形成和执行中较为普遍的一个偏离是用二分式思维来看待教育政策,使教育政策价值整体被机械割裂,造成教育政策价值错位。教育政策价值的复归应是其完整性的复归,关键是达到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应然价值和实然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利益的一种活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主要由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包括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教育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并追求教育利益时,产生和形成各种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价值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12年,蔡元培以民国第一位教育总长的身份,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在此文中,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对五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作为一种结构,许多人都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论述过。仅从一个角度去论述结构的成分关联是不全面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单一的结构,毫无丰富性可言;而从元结构解读中把握蔡元培教育方针的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现代教育的理论借鉴意义才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政策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制订本身出发,对教育政策空间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政策空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多元性、不确定性和外溢性所决定的。教育政策空间要求教育政策的主体必须做到有效的政策知识学习和抓住教育政策的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decades,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ers have considered critical policy sociology, mostly known as ‘policy sociology’, as a useful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analysing educational policies. However, despite its increasing popularity, policy sociology has been a confusing concept hence it is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with other terms such as policy analysis. In the main, there is a dearth of literature outlining its key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nd how this methodology helps policy researchers to analys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related to educational policy. By reviewing current body of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this paper identifies policy sociology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traditions in the policy analysis field. The paper presents six key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policy sociology – value based study, political study, historical study,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assemblage study, and discourse study – and discusses how researchers have used policy sociology as a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analysing educational policies.  相似文献   

16.
运用后设伦理学对教育政策伦理进行分析发现,教育政策伦理在其含义理解、规范内容、与道德规范的关系、伦理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取向上在教育政策改革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上述教育政策伦理局限性几方面的分析,是按照先明确教育政策伦理是什么,再分析教育政策伦理的作用是什么,进而追问这种作用产生的原因这样的一种逻辑而展开的。研究教育政策伦理的局限性可以使人们在研究和运用教育政策伦理时,准确全面地把握教育政策伦理,全面发挥教育政策的作用,克服教育政策伦理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政策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伦理是指国家政府部门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在调节与分配有限教育利益资源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伦理价值原则.教育政策作为政府部门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必须具备相应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关怀,这不仅是政府行为合道德性的需要,更是教育活动自身的内在伦理要求.一般来说,教育政策应该坚持公平,人本化与效率等基本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两个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教育政策过程中的规则和自由裁量权的相互关系.在教育政策过程中,主导政策制定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执行设定了原则性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拥有较为宽泛的自由裁量权,有助于政策的创新和扩散.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介入具体政策的制定过程,由此模糊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界限,使教育政策过程体现为教育行政机构上下互动和相互回应的特征.如何界定下级或执行机构的行政行为和政策后果,与如何界定执行机构的地位和身份以及整个组织环境的信任程度有关.通过制定更严密的规则和程序来控制自由裁量权的传统方式是失效的.  相似文献   

19.
制度视野下,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方法论正经历着范式转换。传统制度分析中方法论整体主义和方法论个体主义对教育政策执行均有启迪,各自分别形成了教育政策执行的自上而下路径和自下而上路径。但这两种方法论范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难以为政策执行中的执行行为和执行活动做出整体性的解释。政策网络作为教育政策执行方法论的新范式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对于教育政策执行四重路径的形成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