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的土改运动有相当变化。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十一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四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六个新特点。新区土改的这些政策改进,基本保证了避免掠夺性的乱挖浮财,扩大了受益面,保护了农业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和现代技术基础,减轻了社会震动。  相似文献   

2.
对待富农政策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党对待富农的政策有所不同。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对民主革命其他时期对待富农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惟独抗战时期未提及,而《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教版试验本)下册在提及建国后土地改革对待富农政策时是这样叙述的:“这次土地改革在政策上同过去有所不  相似文献   

3.
工商业问题是苏南土改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对苏南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苏南土改所制定并执行的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既符合当地的实际,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提出了自己的土地政策。本文试图依照这个时期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末期,对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5.
著名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在我国土地改革运动中,对侨乡土改政策提出了富有预见性、建设性的意见。后又亲临粤中侨乡考察土改工作,为土改的顺利进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苏南地区公地数量多,性质复杂,包括有宗族的土地、宗教团体的土地、学田和公益机构的土地,这些公地多用于救济和公益事业。如何处理公地问题,是苏南土改的重要内容。地区党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公地政策,分两步处理公地,初始分配出现过一些问题,后经过纠正得以顺利完成。这一过程体现了地区领导对公地政策执行的慎重性和为苏南土改顺利进行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系统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24年的经验,大会通过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党的七大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毛泽东党的领袖和党中央核心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建设和攸关中国革命前途与命运的一系列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从而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更把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和核心.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在苏南土改中,中国共产党从团结的角度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知识分子政治和经济上的各种政策照顾,并把土改运动作为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手段。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苏南土改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共入城之初争取知识分子的策略。这是中共建国后改造知识分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1950-1952年,华东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华东新区土改与北方老区土改相比显示出政策水平相对高一些的特点。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华东局所采取的土改方针及处理地主阶级和与土地有关的工商业者的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划分阶级成分、土改干部必须遵循的纪律、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是华东新区土改得以顺利推进和胜利结束的中心环节。当时,饶漱石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新区土改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饶漱石在制定华东新区土改的方针政策措施和领导华东新区土改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饶漱石后来在“高饶反党联盟”事件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中共中央对饶漱石所犯错误的处理是正确的,但饶漱石在领导华东新区土改中的贡献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1.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没有在政策上提出具体的方案。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将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规定了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党的思想路线;阐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主张,解决了八七会议所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八七会议在理论上做出了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革命史,也是一部探索史,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焦点.中国共产党抓住事物的本质,依据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需要,对土地政策进行探索,领导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是城镇发展建设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通过对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征购制。  相似文献   

14.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经历了近乎两年的修正和补充的过程,其形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苏联经验为重要参照,以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为必要保证,以调查研究为基本途径,以群众利益为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两个方面分析了何孟雄在这一艰难探索中 ,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 ,在党内能较早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动保持了放权改革的一般逻辑,但创设战备型的体制模型强化了计划的控制,限制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抓革命,促生产”的制度逻辑安排限定了体制变动的方式,歪曲了体制化观念,对中国的经济体制变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解放体制观念,培育新的制度化,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 ,做好农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农民群众一方面深刻体会到党的富民政策好 ,从心底里信任党、拥护党 ;另一方面对个别党员干部的某些做法有一些意见。在新的形势下要正确认识农民问题 ,切实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 ,改进农民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度主要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并日臻完善。相对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实行的一党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多党竞争制,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广泛的政治参与、多党制约机制和政策的连续性等优势。在多党合作制运行现状中,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日本通过以农地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农业改革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章着重对日本的农地制度改革进行了考察,并根据其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改革现有的农地产权结构,建立稳定、清晰、完整的农地产权制度;同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农地的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个不同时期,都始终不断地坚持理论创新、始终不断地坚持实践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既体现在理论创新方面也体现在实践探索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