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汉模糊语言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客观现实的模糊性和思维的模糊性。文中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的三个层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进行研究。而语言的模糊性也是翻译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模糊语言,一般采取模糊译法进行处理,即将其翻译成模糊语言或者精确语言。  相似文献   

2.
郑静 《教师》2008,(12):110-11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跨文化交际中所带来的文化模糊现象普遍存在。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故而,翻译具有模糊性。本文通过比较霍克斯和杨宪益两种英译本中佛道儒思想翻译的模糊处理,来看模糊语言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试图找到文学翻译中文化模糊现象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倩 《文教资料》2009,(4):36-3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模糊语言学也应运而生.是一门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本文从翻译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模糊语言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译者拓宽语言转换的视角,佐证模糊语言的研究对翻译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金萍 《海外英语》2024,(6):177-179
语言的本质特性是模糊性,由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语言活动,要让翻译达到内容完整性、风格统一性、表达流畅性的效果,翻译活动中需要贯穿模糊性。在模糊语言学背景下,模糊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具有契合性,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一定影响,对教师翻译教学、学生翻译学习、教学语料选择都产生影响。教师在实施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一定的翻译事项,让学生基于语境翻译、体现文化差异、掌握语用原则。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英语翻译方法,包括对等译法、增词法、变异译法、省略法、灵活处理法。在模糊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基于这些方法实施教学,能够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自然语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无法避开它。合理巧妙地将模糊语言运用到记者招待会中能使言语交际更具得体性和有效性,而口译员巧妙地翻译模糊语言则能提高口译质量。笔者以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介绍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特点及模糊语言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分析记者招待会口译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总结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6.
秦小红 《英语辅导》2014,(1):181-183,190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作为自然语言一部分的翻译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文学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使得文学翻译中准确表达成为不可能。近年来,翻译研究者对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做出了诸多探讨,其研究成果证明了文学翻译自始至终都带有模糊性。本文主要就模糊理论对翻译的渗透、理解过程的模糊性、表达中的模糊性以及翻译标准的模糊性等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7.
丁小凤  徐晨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1):71-73,105
翻译是语际间相互转换行为,所以应该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模糊现象。本文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探讨了英汉互译过程中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模糊语言现象翻译策略,并通过一些典型的英、汉语翻译实例,进一步论证了文学翻译以及应用翻译中的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谚语中的词义模糊、寓义模糊、不同价值观产生的模糊等模糊语言现象,探讨谚语中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如对等译法、变异法等。  相似文献   

9.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原文与实现翻译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处理好这些模糊性言语.本文试从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的基本原则上来探讨翻译过程中对模糊语言如何进行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指的是语言所指范围的边界不确定的这一属性。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故而也具有模糊性。解构主义是继结构主义之后兴起的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思潮。解构主义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即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解构主义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之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窥见语言模糊性的影子。本文通过分析原文文本、译文和翻译标准的不确定性一这些语言模糊性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中的体现,从而说明模糊语言学理论对其是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言丰富多彩,词法关系比较复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译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就对等译法、具体译法、抽象译法、增词译法、省词译法、合词译法、转性译法、换形译法八种词法翻译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一种具有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在现代经济社会已变得日趋重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广告更是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在广告语言中,双关语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并因其独特的修辞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但在广告语中,双关的翻译却被认为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本文以尤金奈达的理论为基准,提出以下5种译法:套译法、拆译法、契合译法、侧重译法、补偿译法,希望对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直接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在所难免。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译者如能正确而能动地使用语言的模糊功能,将会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质的飞跃,读者也将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词汇也广泛地存在于法律语言中。综合分析法律英语中的法律术语、普通词汇转化为法律词汇、古语、外来语、缩略语、情态动词等词汇的模糊性及其语用意义,并探索了法律词汇的语意对等、功效对等和模糊消除等的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模糊性是商务英语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在商贸互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序的开展商务贸易,就应该正确的掌握模糊语言在商务交际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模糊语言来促使贸易双反达成统一的共识。本文通过对商务中的模糊语言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并分别指出翻译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主要有三个常用策略,即关联翻译、对等翻译法以及省略翻译法,并提醒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用应针对于实际情况或者是不同场合来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理论是运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自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其主要论点对揭示语言的本质有着深远的影响。该文拟总结模糊语言理论的主要论点并着重探讨这一理论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能折射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相似性与个性.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首先诠释习语,指出习语翻译研究现状,并比较主要翻译策略.接着,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意译法;其中,直译法和意译法又分别细分为三种翻译策略予以详悉探究.最后,作者提出以直译法为主、其他译法为辅的主张,强调直译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翻译的模糊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将札德创立的模糊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但目前对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系统化。本文主要从语言的模糊性层面探讨了模糊性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学中,自然语言是一种性质模糊的语言,人们通过这种言语模糊性,创建了自然语言中模糊现象所形成的语言理论,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将这些理论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发表相应的语言理论。本文主要对英语语言学中的语言模糊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自然语言都具有模糊性。结合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兴趣,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英汉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并在翻译中讨论对语言模糊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