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哲 《中国德育》2007,2(7):57-58
一、历史记载 在《辞海》中,“梁上君子”被解释为“窃贼”,但是,这种解释过于简单,甚至与原义相悖。实际上,历史上的“梁上君子”是一个多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金岳霖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好朋友 ,三十年代在清华大学教书时他们是邻居 ,住在北总布胡同一处前后院。金岳霖是逻辑学家 ,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创办者 ;梁、林是建筑学家 ,清华建筑系的创办者。他们都爱好文学 ,林徽因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金岳霖喜欢作对联 ,他送梁林夫妻一副对联 :梁上君子 ,林下美人。上下联首字为夫妇两人的姓 ,属于嵌字格中的镶名格一类。金岳霖给好几对朋友作过类似的对联 ,给梁、林的一副包含熟人之间调侃的意思。“梁上君子”原是指窃贼 ,梁思成听了却很高兴 :他集中精力研究中国古建筑 ,常常冒…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通用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知识短文《形声字》引用“粱”“梁”二字有一段话: 懂得形声字的构造特点,对于防止写错别字也有帮助。比如“粱”和“梁”这两个字形体相近,又都念liang,但它们的形旁不同。“粱”是属于粮食一类,所以形旁是“米”;“梁”与木头有关,所以形旁是“木”,(着重号笔者加,下同)知道了它们的形旁的区别,就不会把  相似文献   

4.
“盯人教育”谈江苏王淦生有道是:条条大道通罗马。道路,原本稀松平常,一旦真的能与“罗马”牵连上,这条“大道”顿时便会熠熠生辉,乃至成为公众的必然选择。至于此路能够“通向罗马”究竟属于必然还是巧合,成本多少效益如何,却很少有人去作一番计较。近日,有幸赴...  相似文献   

5.
一个周末,妈妈慕名带我到一家餐馆,去品尝“印度飞饼”。据介绍,这饼是印度的特色美食,以筋面、椰酱、黄油、炼乳等为主要原料做成,至于为什么叫“飞饼”,我稍后会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6.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的成员、文痞姚文元,自我标榜为“一贯正确”的“左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招摇撞骗,称王称霸,不可一世.他果真是这样的“文艺理论家”吗?革命导师马克思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79页)只要我们翻开姚文元二十多年来舞文弄墨、放毒捣鬼的历史,就不难看出他不过是一个混迹于文坛的跳梁小丑,一条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相似文献   

7.
咱们的吴舟有个毛病,就是不论什么人让他办事,他都要说“等一等”。譬如说吧,爸爸叫他:“舟舟,可以做作业了!”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回答:“等一等!”爷爷说:“舟舟,你去把垃圾倒掉!”他也立马会说:“知道了,等一等!”妈妈说:“舟舟,快来洗脸!”他总是说:“等一等!这就来!”如此这般,什么事都不会马上做,总要等一等。至于说要等多少时辰,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了。  相似文献   

8.
史新华 《语文知识》2005,(11):21-21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中有较多使用“至于”的例子,但是在解说时有矛盾或不统一的地方,似应统一起来。对于《六国论》一文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教材作了这样的解释:“表示由于上文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而对《伶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论述自己的家世时说,“昔在颛项,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因语中有“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的话,就有人将“随会”列入司马氏家族的谱系中。甚至在著文、讲话时,在“随会”之前冠上了“司马”二字,公然冠冕堂皇以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很忌讳“讲”,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原则,尤其在执教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时,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就是“越俎代庖”。至于评课,则更把“讲”的多少作为评判课的优劣和执教者教学理念是否更新的标准之一。于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总能得到老师夸奖的放羊式的随便乱说,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逗笑取乐的庸俗对话,等等。难道这就是语文教学?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其实,这是学风浮躁、教风花…  相似文献   

11.
反思我们的阅卷工作,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常常对学生的另类答案“疑罪从有”,大笔一挥。学生经过慎重考虑而写出的答案就会在一秒钟内被阅卷老师无情地“枪毙”掉,至于个中的疑点,我们根本就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言文里,“至于”连在一起运用有二十多处。我结合教材的句子,归纳出以下四种用法。第一种:至于,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可译为“到……的结局(地步、结果)”。  相似文献   

13.
梁武帝入梁前后长期奉道 ,天监十六年“舍道” ;建梁以后 ,以儒学治国 ,同时“三教”并重 ,天监十二年起倾向佛教 ,十八年正式下诏“事佛”。这些看法是从史籍记载中考察所得 ,与大多数有关论著中的意见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盯人教育”谈王淦生有道是:条条大道通罗马。道路,原本稀松平常,而一旦能够抵达“罗马”,这条“大道”顿时便会熠熠生辉,以至成为众多摸索者的必然选择。至于此路通向“罗马”属必然还是巧合,成本多少效益如何.是否适宜于各人,是否以牺牲未来为代价……却鲜有人...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前,荀子曾把人们学习的过程分为“闻见”、“知”、“行”三个步骤。他认为,“闻见”是感性认识阶段,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知”和实践阶段的“行”。此三者中,他又特别重视“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的这些见解闪耀着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光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认为学至于行达到峰极的看法显然是不完整、不确切的,他还未能认识到把实践的经验回头再来检验理论、发展理论。人们学习知识需要“知”、“行”结合(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决定了教师传授知识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结合。为了真  相似文献   

16.
有句话:“才不及还可以守成,德不行就要坏事”,意思是一个人的才能水平差一些,虽然不会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但也不会做出什么有害的事情;相反,如果思想品德不行就会坏事,就会干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来。这无非是说只要思想品德好就行,至于才能好一点、差一点关系不大。“德不行就要坏事”是对的,一个人的行动正确与否与他的思想品德有密切关系。有些人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工作能力强,水平高,但思想道德差,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四化出力的心愿,我们当然不会设想他能为祖国作出什么大贡献。相反,他还会把聪明的才智,高超的水平用在“歪心思”上,作出有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对事物以及自我心情进行描述时,常常会使用许多“形容词”,如,描述不好的心情时,称为“糟透了”;描述不好的事物时,称为“太烂了”,等等。听到好的形容词,自我会感到快乐:反之,就会产生不愉悦感,甚而至于产生抗违行为。其实那是我们太在乎形容词对自己的评鉴了。  相似文献   

18.
好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 ,甚至拍案叫绝 ,但读了有“硬伤”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扫兴。文章的“硬伤”是指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硬伤”有思想认识方面的 ,有知识方面的 ,有构思方面的 ,有遣词造句方面的。作文出现“硬伤”会让人感到作者行文不严谨 ,知识不扎实 ,写作能力欠缺。写作出现“硬伤”会严重影响别人对文章的评价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避免出现“硬伤”。一、立意的“硬伤”立意高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文章的成败 ,立意深刻高远是一个人认识能力强、思想有深度的标志。为了在立意上胜人一筹 ,有些学生总想出奇制胜 ,甚而至于不顾材料的…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隔”与“不隔”论,称道“不隔”,反对“隔”。文章从文学的民族特点、文学风格多样化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作者写作风格具有多样性,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同样存在多样性。文学只要基调健康,至于“隔”还是“不隔”,是没有定格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街边快餐店比比皆是。而另一种快餐——“文化快餐”也应运而生。如果说吃“满汉全席”是一种享受,那么吃“快餐”就只能算是为了“充饥”不得已的选择,至于“味道”如何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