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龚翠英 《广西教育》2013,(7):87-88,132
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回归生命教育本旨的必要性,提出构建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依托校园器物文化,开启生命的环境教育;开展校园行为文化活动,关怀生命的本真;传承优秀文化,回归生命的德性教育;开展政企社校文化合作,回归生活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2.
开展生命教育是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通过建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渲染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思想主张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学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关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特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媒介,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享受生命过程、体验生命意义,从而获得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存在课程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引导、缺乏社会实践环节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进行渗透式教育;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创造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价值等措施破解生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和谐社会视角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兴 《教育探索》2007,(10):21-22
对技能培养的过分强调使高职教育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内涵,导致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失误.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准确定位,长远规划;完善校园文化体系;搭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人文精神与职业特色、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等的关系,促使高职教育向教育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它具有教育、导向、陶冶、创造、辐射、激励、娱乐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审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着不少与学校教育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一是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三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四是用主旋律教育代替全部校园文化;五是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愈来愈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正确分析成人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和特点有助于发掘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借鉴萧山学院的实践经验发现: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正确定位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建设物质文化环境以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塑造传统文化活动、以制度建设促进文化建设、回归教育本质的关心情怀等是提升成人高校文化建设水平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努力建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此我们应努力弘扬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深入发掘地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还没有提上日程,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有效结合,生命教育的实践环节也有待加强.为此,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开设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营造感恩的校园文化,开展经常性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校园规划建设文化先行、移植老校区的优秀校园文化、深化校园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开展校园文化创新等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和创新;没有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参与意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人文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并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引导,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感染熏陶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约束规范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大力加强校风、教风与学风建设,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按照先避文化的前避方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对校园文化的功能及任务作了具体的阐述,并指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文化与课外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团队精神培育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创优活动与创建活动相结合;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与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陈秀英 《教书育人》2014,(11):12-13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而学校教育则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它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有调节作用,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深刻挖掘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渗透拓展并践行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打造生动活泼的阳光校园。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提升师生素质、塑造良好道德情操和营造文化氛围的功能。在具有一般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共性特征之外,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还具有职业导向性、实践导向性、活动导向性三大个性特征。在对湖北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基础之上,以企业文化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探索校企文化共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徐杰  刘慧 《文教资料》2010,(31):80-81
针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开展艺术教育,对于推进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让艺术教育在独立学院文化建设中发挥应用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教育文化发展的基础和高层次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笔者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具有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行为方式、活动形式等要素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二是努力培育校园精神;三是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环境;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网络建设为核心,传播新世纪网络文化观念是信息时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校园网络的建成使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了网络环境,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学形式、方法的变革,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实现了有机整合,为学校的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网络…  相似文献   

19.
论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再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隐性教育载体和环境教育媒介,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被动教育与主动教育、广泛性与针对性、长期稳定和与时俱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对于中学教育具有重要的规范、引导、激励与管理功能,是当前初中学校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与主体内容,基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从凸显环境设施特色、健全制度文化体系、推进校园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新形势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做出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