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服务型领导理论和公民领导模式的影响下,借鉴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推动高校与社区的互动取得的积极经验,呼应当前我国从传统居民生活圈向现代化社区发展的现状,尝试提出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新路径——校园社区服务项目,促进大学生向公民领导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社区义工服务已逐步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区义工服务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学校、社区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义工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支持力度是确保新时期大学生义工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社区化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向社区服务是其拓展社会职能、促进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通过积极发展社区读者、广泛进行书刊推介、开展个性化服务、实行网络资源共享、提供参考咨询和读者教育等途径向社区读者开展各种服务.一些已经向社区开展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提高对社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的认识.挖掘优势资源,开展特色化的服务,保证向社区读者开展服务所需要的财力和人力,加强与社区读者沟通联系.虚心听取社区读者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只有高校图书馆的社区化服务得到包括社区读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满意,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是实践教学.基于我国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和需要,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区体育服务将会是德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学院党委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区体育服务的新思路,密切联系,精心落实,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的考评机制和配套机制,真正把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社区体育服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潮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粤东地区拥有广泛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辅助与补充,其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能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样本问卷调查显示,粤东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对优秀潮汕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喜闻乐见的。但其融入的形式、范围、路径、效果等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大学生认可度高但活动参与度较低、学校对传统文化与第二课堂融合重视不足、粤东地区高校相关地域性教学合作平台缺位等。因此,持续探索优秀潮汕文化融入粤东地区高校第二课堂的合理机制,通过培育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增加潮汕文化进第二课堂相关活动、搭建系统“潮汕文化+第二课堂”合作育人平台等有效措施,对粤东地区高校开展特色育人项目、提高粤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扩大潮汕文化影响力、协同促进潮汕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等都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合理利用高校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论述了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合理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以期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涪陵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农村社区阵地建设、健全农村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服务等做法,逐步形成了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各类服务项目相配套的社区化服务体系。涪陵区还存在农村社区没有摆脱现行行政村的制约、农村社区各类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有待整合、农村社区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进农村社区的包容性和开放型、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运行长效机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探讨通过在高校中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普及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节能减排校园行、社区行、企业行等系列活动,将科技项目建设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终身学习理念拓展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与外延,也为大学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全新路径选择和发展视角.本文旨在研究在终身学习背景下,欧美大学如何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准确定位及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基于欧美一些主要国家的实践做法,研究发现,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大学社区参与更加注重包容和尊重、信任与合作、沟通与交流,为社区发展和满足社区居民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提供支撑条件和技术手段.大学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营造社区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和成果认证、创新社区学习形式等方式进行社区参与.通过研究欧美大学社区参与实践,对促进我国大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满足我国居民终身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社区”,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环境,具有重大政治和教育意义。高校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社区”应着力改善教育主客体之间、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教育客体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多重关系,通过搭建高校“微社区”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素养、加强教育主体网络安全教育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有效策略,架构相对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社区”,力争在新时代为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不仅在于要开拓视野、拓展阵地,更重要的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到社团建设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全面推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素质教育下的人文精神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为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构建也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阐释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高校图书馆具有教学和情报职能,素有学生“第二课堂”的美誉,它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系统检索和利用文献教育等多项任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探析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好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利益需求;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综合各方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透析,并从改革创新的思路出发,就其坚持专项主题教育为主,构建教育学习机制、示范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使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取得...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和谐社区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社区工作发展的推动,和谐社区的建构逐渐由基础设施建设向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转变.就现实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和谐社区的建构过程.社会工作学生是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后备力量,他们社区服务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和谐社区的建构.因此,培养他们的社区服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为主导,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支撑。通过对一、二课堂的关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着手研究如何在高校正确地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使其与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相得益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大学生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第二课堂主要指除了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科研、竞赛、开放性实验、课题研究以及社会实践等学习活动,是培养当代创新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根据目前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与年级段的特点,分析了四种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方法,着重进行了基于第二课堂的人才培养实践途径创新方法的研究,并初步给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现行思政教育存在课堂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四种教育模式,思政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缺乏实效性、问题意识、能力意识和队伍意识。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出现,对思政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生思政教育应重点做好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应对各种挑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文章从理念建设、方法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科研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