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期刊盈利模式的深化还处于不断探索的背景下,“三次售卖”理论已得到了期刊界的普遍认可.它是指期刊市场化过程中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具体盈利模式,也是衡量期刊市场化营运水平的主要标准.在学术期刊的“三次售卖”中,“第三次售卖”的发展后劲最足,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许多成功典范.近年来,国内一批先知先觉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已经注意到“第三次售卖”的重要性,率先对“第三次售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通过测绘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测绘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测绘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杂志在以品牌资源为核心的衍生产品开发方面的实践,探讨“第三次售卖”理论(第一次售卖是指“卖内容”;第二次售卖是“卖读者群”;第三次售卖则是“卖品牌”)在学术期刊发展与经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三次售卖"营销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卫屏  刘斌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0,22(6):513-516
增强科技期刊营销能力,力求实现三次售卖.要高度重视发行工作(一次售卖),组建专业的发行公司.逐步实现卖广告(二次售卖)、卖品牌(三次售卖).同时,应注意提高营销管理水平,避免各营销环节的衔接不当,引入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出版广角》2015,(4):102-104
期刊的“三次售卖”分别是指卖内容、卖广告、卖品牌,其理论实质是价值链的构建、整合;延伸过程中价值塑造、价值整合与放大及价值延伸等三个价值链模块的轮次增值及其实现问题。文章对期刊“三次售卖”的含义及其内容做了阐释,并用案例阐述了“三次售卖”理论下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的赢利模式体系构建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流行的"三次售卖理论",是指在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三种商业模式.第一次售卖是指"卖内容",以精彩的内容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使杂志有可能获得发行收入.第二次售卖是"卖读者群",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读者群成为广告收入的基础.第三次售卖则是出售期刊的品牌资源,利用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5.
后发行时代传媒的“供求关系”步入了买方市场,期刊的商业运作模式发展到了三次售卖的阶段.我国期刊需要建立品牌营销战略,通过拓展品牌效应,建立和延伸产业价值链,以创新理念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玲  余人 《出版广角》2014,(15):19-21
正西方"三次售卖理论"认为:媒体第一次售卖的产品为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在获得读者购买内容费用的同时,也获得特定读者群的注意力;第二次售卖的是读者群的注意力,获得广告收益;第三次售卖的是媒体自身的无形资产——品牌,通过品牌影响力取得收益。  相似文献   

7.
杨洪泉 《出版参考》2014,(30):11-12
正目前,在我国期刊盈利模式的深化还处于不断探索的背景下,"三次售卖"理论已得到了期刊界的普遍认可。它是指期刊市场化过程中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具体盈利模式,也是衡量期刊市场化营运水平的主要标准。在学术期刊的"三次售卖"中,"第三次售卖"的发展后劲最足,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许多成功典范。近年来,国内一批先知先觉的学术期  相似文献   

8.
范以锦在2008年第四期《今传媒》发表《传媒营销的特点及创新》一文,指出:报纸要产生利润,必须经过二次销售才能实现。因为,大多数报纸售卖后收回的报费是无法维持报纸的生产成本的,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第一次售卖是亏本的。第一次在卖产品的时候,将整张报纸卖出去,实际上是在营销“影响力”。有了影响力,广告客户产生浓厚兴趣后便投放广告。报社进行第二次销售,“卖”一些版面,也就是客户交了广告费报社就给版面刊发广告。  相似文献   

9.
熊英 《出版经济》2005,(6):76-77
期刊经营的商业模式有三种一次贩卖型期刊——或卖内容或卖广告;两次贩卖型期刊——既卖内容又卖广告三次贩卖型期刊——卖内容、卖广告、卖品牌价值和资源。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和其所属的研究所与出版社、报刊社主办的,以行业产业科技发展为主,带有鲜明技术应用性质的科技期刊。我国现有的2400多种技术类科技期刊,或者主要依靠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0.
曹子郁  方卿 《出版科学》2021,29(3):64-72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立足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出版成功经验,以期刊的运作流程为线索,从经营模式、品牌管理、服务营销三个维度出发,提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亲和力的具体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罗雨晴 《视听》2024,(4):121-124
从媒介经营视角来看,爱奇艺自制劳动纪实互动综艺节目《种地吧》的出圈策略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在明确平台所处外部竞争环境和相关题材热度欠缺的基础上,从竞争机制里挖掘种地原创题材;二是播出形式与涉及行业的“跨界”联动,为节目带来了较大的热度和社会效应;三是通过品牌IP和商业价值的延伸,对节目品牌进行“第三次售卖”,实现了高热度下的流量变现。但作为一档立足中国农耕文化、天然就被赋予高社会站位的商业综艺节目,《种地吧》面对市场化导向和过度饭圈化关注、影响力受限的情况,不得不从内容优势和节目定位重新出发,规避其后续运营中可能产生的弊端和负面影响,为今后综艺市场发展提供新的节目经营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暖通空调》杂志社为例,探讨了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一事,所开展的一系列科技期刊"三次售卖"的实践活动,并提出了"三次售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期刊在新媒体与行业结构性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通过塑造品牌优化期刊经营管理成为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城市画报》以品牌为中心的经营策略,从内容生产、广告策略和自身衍生品牌推广三个方面考量媒体的“三次售卖”,探究全媒体时代期刊品牌塑造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定位表现心智,对于《新周刊》,这个心智就是“锐”。只要保持杂志品牌“锐”的DNA不变,表现形式是可以随需而变,与时俱进的。“锐”字贯穿于杂志的整个三次售卖之中。  相似文献   

15.
县市报扎根于基层一线,反映基层、服务基层是报纸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发展所需。富阳日报从“富阳人家门口的报纸”这一区域媒体的贴近性出发。通过策划特色公益活动,打造媒体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帮农民卖大米”活动为例,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累计帮助当地种粮大户售卖大米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科技期刊需要优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文章首先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运营现状,其次分析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三次售卖理论探讨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模式,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销售”的核心是挖掘期刊品牌的市场价值,而品牌经营恰恰是当前中国期刊业的弱项。国内期刊对“第三次销售”的各种形式正在探索中。科技期刊的“第三次销售”主要包括合订本、特刊或增刊、抽印本、图书和光盘、数据库、网站、会议、培训、创办实体等几个方面。探索期刊经营中的“第三次销售”,全面实践期刊经营中多种多样的经营销售模式是期刊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条通途。  相似文献   

18.
吕小红 《今传媒》2016,(10):65-67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为传统科技期刊带来了更大的增值空间,本文针对科技期刊作为特殊商品这一自身的特殊性,分析科技期刊的价值与增值的内涵,从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三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科技期刊在增值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多样化运作,实现增值,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这已不知是第多少次与外商谈判了—— 外商:作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我们的产品要在中国市场占领先地位。我们想找几个中国名牌厂合作,南京“加佳”是其中一个。因此特再次来贵厂洽谈合作事宜。 “加佳”厂长:欢迎合作。但我们还是那几个条件:第一,合作后原作“加佳”品牌只能租借,不售卖和转让;  相似文献   

20.
线上的“二次售卖”必须与“首次售卖”的创新相结合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毕竟,读者群是“二次售卖”最大的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