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习形成了修师德与长才干并重,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基本经验。推动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习的内涵式发展要增强融合意识,开展课程思政式教学实践;树立衔接意识,探索跨学段轮岗实习模式;强化循证意识,提升实践成果的学术含量。  相似文献   

2.
认为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其专业发展特点及发展前景所倚。指出作为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实习。目前教育实习存在着时间不够充足、实习期间缺乏指导、实习鉴定考核粗略笼统、反馈沟通表达不畅等问题。认为摆脱路径依赖,改变对实习的态度;建立长效畅通的沟通反馈机制;突出反思和分享的考核评价制度等是真正发挥教育实习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中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赣南师范大学构建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进阶培养模式,即采用大学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围绕同一教学案例,依次经过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三个培养阶段,每个阶段经历备课与研课、授课、听课与评课、教学反思四个环节,采用案例筛选、环境匹配、方法运用、教师选择、考核评价五项保障措施,逐级迭代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反思型培养模式。为了解以强化实践反思为重点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培养综合改革是否有效促进了教育硕士生的反思能力发展,调查并对比研究了采用传统培养模式与实践反思培养模式的226名教育硕士生,结果发现:实践反思模式下教育硕士生在课程学习反思、教育实践反思以及反思总水平上都显著优于传统模式培养的教育硕士生,反思也有效促进了教育硕士生理解教育实践、理解学科知识和提升教学能力;但两种培养模式下教育硕士生对学生发展的反思关注都较少。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质量已成为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偏""浮""散""假"。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明确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的目标方向,构建教育实习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采用"统一安排、集中实习"模式,提高导师队伍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教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硕士生心理素质教育在其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硕士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以及硕士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为几个基本类型。在硕士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基本关系 :1 .硕士生心理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 .面向全体硕士生与做好特殊群体的“心理关照”的关系 ;3 .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与兼职队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认为实践基地不稳定、优质实践基地匮乏、优秀教师指导缺位、实践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是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量身定制”创建海内外联动实践基地大平台的做法,高标准选拔研究生分批次进入基地实践,强化中学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一对一”带教,聚焦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教育科研开展“立体式”实践,以导师工作站为平台促进基地间的联动,建立健全过程性的教育实践质量保障机制,这种“五个一”模式下的浸润式实践,提升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构筑了多方共赢的教育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的调查分析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2010级全体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问卷调查,对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管理职能部门的角度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加强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两类教育硕士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进行差异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对教育实习满意度的现状调查,探究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路径。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出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假设。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教育实习的满意度主要受客观和主观2个方面6个维度的影响,其中总体满意度受实践导师、实习条件以及自我认可与肯定的正向影响,受学生的预期期待值的负向影响,而实践导师、实习任务和学校支持与服务3个维度又会通过预期期待的中介作用影响总体满意度。为此,需要培养单位重视教育实习,做好与实习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并且保持学生对实习的适度期望,培育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教育硕士的实习满意度和实习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的一种专业学位制度,而世界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借鉴的前提依据。本文从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目前状况、发展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对其积极心理资本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发现高中生积极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低;高中生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应面向不同群体的高中生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切实且适合的教育,以提升高中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2010届、2011届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体育教育实习,学生体验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提高了对体育课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体育授课能力;多数同学所学知识与技能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育实习的需要,少数同学尚不完全具备教育实习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实习时间需要进一步加长,有些专业教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习作为高校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实习进行观察、访谈等教育现场的跟进式指导,发现实习生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方面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研究者从实习生专业能力、教师实践指导、高校实习管理等方面进行剖析,建议通过多个教育主体的联动来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进而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认为实践理性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生专业性的根本体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实践教学是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实践理性的最重要环节,但是在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现存问题,借鉴美国学者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建构了一种理论与实践交互影响的“三段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经过教学模拟与演练、教学观摩与实训、教学反思与建构三个阶段,促进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实践理性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北师范大学于2013年启动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培养综合改革。改革以“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教育规律为遵循,以提升理论素养、发展关键能力为重点,以“三个贯通与一体化”为基础,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优化教育实践方式、构建协同培养机制等举措的实施,优化了培养过程与环节,提升了培养质量,探索出了大学与优质中学协同培养教育硕士生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由自信、乐观、希望和回复力四个构念组成。心理资本理论开辟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通过树立目标、建立适当激励机制、培养乐观精神以及增强回复力等方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教育技术应用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合、评价教学资源的能力较薄弱;期望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来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策略和建议,为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及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外新任体育教师标准及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与反思,指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存在形式单调、实习基地使用效率低及实习评价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不良影响,结合福建师大体科院教育实习模式改革阶段成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最后,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和学院教学效果改善的角度,在实习阶段划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管理体系及实习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实习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