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型大学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大学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企业和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本文对建设应用型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落实"劳动周"活动、破解学校开展生产劳动教育实践的困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学机构要采取做好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绘制基地劳动实践项目的资源图谱、构建基地劳动教育实践的课程体系、编写基地劳动实践指导的课程方案等举措,参与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9,(3):101-103
通过对当前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分析发现,在传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校办企业型基地存在资金不足、设施不完善,企业设点型基地存在教学生产冲突、学用不一致等问题。基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提出共赢模式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适应学生培养方式及学校特色的发展,需要在剖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面向校企深度融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培养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新模式。通过对现有非全日制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为目标,从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基地合作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思考和探索培养方法,并以此为契机,考虑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优势互补,以项目为驱动,以实践带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以协同育人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引领,以学科专业为核心,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导向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学环节,必须依托企业办学优势,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不断稳定和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校外共建共享,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构建全方位、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经管类专业特性分析发现,经管类专业本身的特性是激发企业合作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关键也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方式,以此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学环节,必须依托企业办学优势,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不断稳定和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校外共建共享,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构建全方位、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法学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是指相关法律院校在大学校园之外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将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机构作为法律实践基地,供法学专业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进行相应法律实践,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从而强化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该文以北京联合大学"法学专业丰台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为例,讨论法学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创设背景、建设情况、运行效果以及存在问题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外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重要的实习场所,基地建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生产实习教学的质量。应根据本专业的行业特点,在充分认识到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学校、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拟定一系列有利于校外实习的管理条例,探索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打破校外实习的瓶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农业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问题,结合南京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情况,研究提出农业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中需要构建动力、过程管理和保障三大机制,认为农业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是构建高校与基地单位和学生之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必要条件是建立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机制,根本是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学习投入为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状况。免费师范生在学习投入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收益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师范生群体;免费师范生和文科非师范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收益和自我要求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非师范生;女生在学习投入程度上高于男生;学生就读年级和家庭居住地对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师院校合并后师范教育特性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合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师范院校对高等师范院校“生存”危机的一种应对策略。院校合并中高师院校的发展引人注目,但地方高师院校并入综合大学后处于边缘地位,其师范性的特性难以维继。针对院校合并后地方高师如何彰显师范教育的特性,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面向未来的四川省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的改革路向,主要是全程一体化教育实践模式的有效开展,增强和培养师范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意识,训练高师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素质,建设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科学、规范、严格的评价标准等措施,来有效地推进四川省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有序改革。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要立足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必须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通过“订单”培养、联办二级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共建产学研中心、共享校企人才智力资源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创新和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学校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师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迫切需要加强的工作。《公共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师资必修的教育类基础课程,是凸显师范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但就目前来看,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致使该门课程在师范教育中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改革现有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明确课程目标,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法,稳定教师队伍,构建具有"1+2"内涵的大心理学教学模式,适应高师学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探索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三阶段,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平台+方向"双基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践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实习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实习学校难以落实,师范生实践能力不足。师范院校需科学合理增设相应实践性的课程,改进教学形式并多渠道开发实践方式。同时,师范生自身也需增强实践性知识获取的意识,主动寻找实践机会,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师范教育体制近年来在师培的类型,师范教育的结构层次,单一设置的师范类专业模式,师范生不缴费上学的观念,师范生的毕业就业形势,师范教育的投资来源等方面的变化,认为要制定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协调一致的政策,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的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为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改革。在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实际,其非师范专业应该构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上应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要实现“三对接”;模式运行上要有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明确责任;创新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顺利;成立校企双方认可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市场为导向。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强化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校企双方人员的流动机制;因地制宜,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