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正>"起、承、转、合"是诗词创作的章法艺术."起"是开头;"承"是过程;"转"是变化;"合"是收尾.把"起承转合"的艺术借用在数学课堂慢教育设计层面,则可诠释为:起课、承课、转课、合课的艺术.这里的"起课"是指情境建设要计白当黑;"承课"是指问题构造要以一当十;"转课"是指变式思维要触类旁通;"合课"是指联结内化要通体相关.唯有遵循"起承转合"的思想艺术设计数学慢教育教学,让学生在亲历"为何体验,体验为何"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认为”和“以为”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与"以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组同义词.在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将它们换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大量的语料基础上,可以从语义范畴、结构特征和语用分析的不同角度对"认为"与"以为"进行比较,辨析二者的异同,从而能更准确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3.
2009年将有近千万名大学生竞争就业岗位,而提供的岗位数量却出现萎缩,高等教育沦为求职教育,"教"与"需"的偏离,"学"与"用"的失衡,导致高校出现了较多的"厌学"、"抄袭"、"作弊"等不正常现象.时代呼吁教师立足社会、潜心钻研、扎实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竞争力的实用人才.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当前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逍遥"接近于我们今天说的"自由"的概念,只要"放于自得之场"、"物任其性",则都可得"逍遥".所谓"有待"、"无待"只是相对而言,属于不同的逍遥境界,但无论是哪种逍遥,都要以"各安其性"为基础.<逍遥游>的"游"字,多与"心"联在一起,是具有特殊含义的专用辞,也可以说是用以表达主观精神活动的专用辞.这个游便是心游,唯有"游心"才能得以精神上的逍遥.  相似文献   

5.
王姗 《文教资料》2009,(7):41-43
"没"与"不"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的否定词,它们在时间概念和语义色彩上都有着诸多差异,二者在否定的质与量上更是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看现代汉语否定词"没"与"不"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次初赛有两个题目,与"瘾"和"记忆"有关.两个题目看似平易,但却掩藏"杀机". 先说第一个题目,这个题要求拟一个包含"瘾"字的题目作文.这个词在字典上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由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或依赖性",二是"浓厚的兴趣".从部分初赛稿件来看,选择第一个含义写"网瘾"的比较多,其次就是写父辈的"烟瘾"或"酒瘾":以第二含义来写作的有"阅读之瘾""学习之瘾""爱之瘾""兴趣之瘾"等等.这个题目拟题不难,难的是对"瘾"的理解和表达.写作时有两个误区值得我们警醒,一是只说人物有某种"瘾",却不描述其具体的状态.比如说父亲烟瘾很大,始终戒不掉,在我们的苦口婆心和威逼利诱下,他终于戒了.作文中对父亲烟瘾的描述较少,只是作为一个背景交代.二是把"瘾"当成"喜欢"之意,降低了"瘾"的情感程度.比如,写我喜欢阅读,介绍自己读了些什么书.这两种误区都暴露了我们写作思维的表面化和简单化,对生活缺乏更深入细致的关照.  相似文献   

7.
姚玉琴 《班主任》2006,(7):11-12
杀手锏,又作"撒手锏",喻指取胜的绝招. 做了数年的班主任,习得一看"家"本领,那就是"花"之三"锏",即一要心中有"花",更要让孩子心中也有"花";二要用心呵护每一朵"花",耐心等待"花"开;三要允许"花"开"花"落,期待"花"开得更艳."花"之三"锏",班主任工作成功无限.  相似文献   

8.
"一"与"法"是黄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是万物的根本,对万物具有统摄作用,这为"法"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前提.通过对黄老学"道生法"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与"法"的内在联系,"法"是"一"的显现,"一"是"法"的形上依据.在现实政治中,君主是"一"的化身,具有执一生法的功能."法"是实现"一"的途径,"一"体现了"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姚虹 《初中生辅导》2009,(16):31-31
在汉语里"看"只有一个,但英语里的"看"是要变换的。1.看电视是watch.如:We often watch TV on weekend.我们经常在周末看电视。2.看电影是see.  相似文献   

10.
“杂”与“偏要”——鲁迅的“文体”问题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文体"特征是"杂".鲁迅最具标示性意义的文体是他的杂文."偏要"是杂文的本质特征."偏要"其实是一种"价值倒转"的机制."价值倒转"则是"怨恨"的典型心理机制.鲁迅看似"怨恨"的杂文文体反而是怨恨心理的解毒剂,这是一个吊诡.  相似文献   

11.
"轻"与"重"是围棋里的术语."轻"指棋形富有弹性,可以放弃而不会招致严重的损失,"重"指棋子过于集中,成无效率形,易于成为攻击的目标.围棋里有"恶形凝重好形轻"之说.道理其实很简单,"轻"的棋可以有很多选择,既能放弃进行转换,也能通过治孤把薄弱的棋形安顿好.而棋走"重"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既不能轻易舍弃,又容易成为对手攻击的目标,而不得不全力逃生.  相似文献   

12.
"讲台"与"舞台",是高等师范舞蹈教育必须同时面对的现实问题,应结合师范舞蹈教育的特点,做出具体分析.在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中,"讲台"与"舞台"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而是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完整的教学系统之中,师范舞蹈教育的平台应由"讲台"与"舞台"共同搭建.处理好"讲台"与"舞台"的关系,有利于调整高师舞蹈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师范性"与"专业性"的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13.
"链接"是拉克劳话语理论中的核心词汇之一,也是英国文化研究在"葛兰西转向"以后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舍理地解决了"决定论"这一难题.同时,链接也是临时稳定的话语结构得以形成的基本方式.本文试图对这一概念的产生、发展与实际运用进行论述.同时,"身份"问题是拉克劳和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结合"链接"理论,提出与原采"身份"观念不同的"后身份"概念.  相似文献   

14.
罗明月 《天中学刊》2009,24(6):71-73
"性"与"情"是中国哲学及美学中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关于"性"与"情",魏晋时期的士人表现为爱老庄,崇自然;彰显个性,张扬自我;不拘礼法,任放旷达.这种倡"情"显"性"的人格美,既来源于老庄而又不同于老庄,其"性情说"是对老庄"性情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先秦至清代,"恨"、"怨"、"憾"均可表"怨恨"义,是一组常用同义词.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词又有其消长变化的个性特点.学界关于古代"恨"义轻而"怨"义重,二者不是同义词的说法可商榷.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既爱又怕的数学课堂,如果能做到"慢",笨","实",相信必将"慢"出精彩,"笨"出火花,"实"出高效.  相似文献   

17.
几部大型语文辞书中关于"时"的"时常"义,引倒的最早书证不够恰当.应选用"陆田之中时有鼠,水田之中时有鱼"一句作"时"的"时常"义书证.在选择引例时,应当把握内容的准确性,且书证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比兴”走向“感兴修辞”的“内在理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比兴"是一个富有包孕性和可阐释性的核心范畴,对其认识人们经历了由原初两种各不相同的诗体到诗歌表现手法和诗的特征等几个阶段,并进而发展为诗歌发生、创作、本体、接受和批评等各种"比兴"思想或观念.王一川提出的"感兴修辞"理论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论"比兴"理论在其"内在理路"上的发展与当今后现代语境下个体化理解的创造性出场.  相似文献   

19.
艺婉 《今日中学生》2013,(Z1):51-53
我们常用many,much,a lot of等表示"多",其实还有不少含有"多"的表达方法,请看下面的例句和词语搭配。1.请你多多帮助。Please give me all the help you can.2.他多喝了一点。He’s had a drop too much.3.这句话多了一个字。There’s one word too many in this sentence.4.我在那里多住了几天。I stayed there a few days longer.5.全书一千多页。It’s a book of 1000-odd pages.  相似文献   

20.
如何叙述史实才能如其所是的那样展示它,这一直是史学界、哲学界关注的问题.史实的"自在性"与"属人性"像一把手术刀,将中西史学界划分成两大学派.西方史学界有所谓"客观的"与"主观的"史学派,我们亦有"直书"与"曲笔"之分.回顾中西史学家对该问题针锋相对的论述,回顾史学史本身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人类未必能找到一种完全"客观的"叙述史实的方法或体裁,但在这样的思索及争论过程中无疑能提高人类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