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借鉴。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生活,写出精彩感悟;捕捉时机,尝试激情写作。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用真情表现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小学生作文内容乏味、缺乏新意的问题,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从观察生活中事物、体验生活中情境、抓住生活中契机、扮演生活中角色等方面着手,让学生习作更具体、生动、有新意。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认真阅读国内外关于生活作文的相关理论,汲取其精华,借鉴其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多年未消。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文是生活的反应,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怎会无话可说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意义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有感而发、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因此,教师在作文的教学及训练时,必须强调选材的真实性,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时注意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学生感到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甚微,逐步演变成了一个不易化解的难题,师生们谈到作文无不千般滋味在心头,学生为不会写、写不好而发愁犯难,教师为作文耗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而焦灼,甚而有人对作文教学持不负责任的放任态度。要化解作文教学这一难题,需要下"真"功夫——指导学生观察真实生活,真心感受、体悟生活。  相似文献   

7.
当下部分高中生写作缺乏自己的亲身感受,教师要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在习作中尽量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写出情真、情美、情浓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教育者的一个教学难题,而在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教育理论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把握情感、理清思路,从而使学生愿意写作、善于写作。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到作文就“榨汁”,学生作文的灵气和创造力跑得无影无踪,写出的作文黯然无色,缺少童真童趣。众所周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的空间愈大,作文的领域就愈广。据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体验和思考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甘俊  张玲  张琤 《学子》2014,(10):14
正一、感受生活,素材采集侧重趣味性如何让学生采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呢?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的途径主要是观察和感受。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观察与人的感觉、知觉等情意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作者在观察时对所获得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观察生活、阅读作品和练笔。也就是说,从观察和阅读中获得作文的有关素材、知识和具体感受,通过反复练笔,将这些知识和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爱华 《考试周刊》2013,(49):48-49
要让职业中专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感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作文教学将写作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其成为他们表达见解、抒发胸臆的直接凭借.由此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怎样引导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抒写真情实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大力提倡人人树立"与生活想沟通的写作观",并指出作文与生活相沟通的有效途径,"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使每天的文字不同"。陶行知的这些主张体现了习作教学与生活相沟通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写实是小学作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新课标也将写作与生活教育合二为一,很好地体现了陶行知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审视当今中学作文教学 ,结论必然是 :作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乃至策略必须“让作文向生活延伸”。具体实践 ,首先是要改变作文教学理念 ,再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使作文课堂向生活开放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2012,(18):15-15
为了更好地践行和弘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更好地用陶行知的思想来推进作文教学改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编辑部等决定启动2012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本次优秀生活作文评比旨在交流生活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以及面临的困难,共同探讨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写作教学的启示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即做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又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2,(17):83-83
为了更好地践行和弘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更好地用陶行知的思想来推进作文教学改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编辑部等决定启动2012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本次优秀生活作文评比旨在交流生活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以及面临的困难,共同探讨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写作教学的启示及现实价值,尝试以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真正参与和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然而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往往不能留心生活,缺乏真实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老师的语言主义和应试观,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忽视作文教学的本质是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基于此,本文提出生活作文的观点,并着力建设将富有生活力的作文新课堂。让学生擦亮眼睛、打开心扉、启迪思维,去用心体验生活,抒写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