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探讨先吴民族,我们还得从有关周族太伯奔吴的记载说起。《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日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伯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正义》:“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而云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二、红颜祸水,倾国倾城: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三、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  相似文献   

3.
陆机之冤     
陆机(261—303),字士衡,晋代吴郡华亭(今上海市)人。生于三国时吴永安四年,卒于晋太安二年。他是在“八王之乱”中被害的,《晋书》卷五十四有传。陆机出身于豪门世家,祖父陆逊是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陆抗死时,陆机才十四岁,便领父兵为牙门将。六年后(280年)吴亡,陆机退居故里,闭门读书十年,曾作《辩亡论》上、下篇,以述吴之兴亡及其祖若父之功绩。晋武帝太原末年(289年),陆机与弟陆云同赴洛阳,造太常张华。张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他曾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可见陆氏兄弟当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男人把天下弄乱甚至弄丢 之后,做君王的、做臣子的,特别是那些甘 心为君王鼓唇弄舌、摇旗呐喊的文人,总是 要找个托辞,把过错强加到女人头上,以证 明国家之亡与圣明的帝王无关。夏亡在妹 喜,商亡在妲己,周亡在褒姒……这种论调 后世称之为"女祸"论,即女人是国家灭亡 的祸水。依照这样的逻辑自然可以推知:吴 越争霸中吴国的覆灭定然和西施有关,是 西施亡了吴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钩稽了吴梅村写作《滇池铙吹》时的生态与心态,揭示出这一组《滇池铙吹》乃是他精神肉体身家性命全钳制于顺康之际五大案之中的无奈之作、违心之歌,骨子里还是明亡不甘还是仇清反清,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因对吴梅村身心遭际缺乏应有了解而滋生的妄评与谬说。  相似文献   

6.
释"触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文云:“勾践……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以诱以利,请间行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相似文献   

7.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几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似文献   

8.
《烛之武退秦师》一、虚词释义1.之:a.何厌之有b.邻之厚,君之薄c.微夫人之力d.将焉取之2.焉:a.将焉取之b.焉用亡郑以陪邻c.朝济而夕设版焉d.子亦有不利焉二、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贰于楚也邻之厚,君之薄2.越国以鄙远三、翻译加线词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敢以烦执事3.焉用亡郑以陪邻?4.邻之厚,君之薄也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0.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勾践灭吴》一、词义1.乃:a.乃号令三军b.家祭无忘告乃翁c.乃求谋臣d.…  相似文献   

9.
原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似文献   

10.
陆机、陆云兄弟是西晋之世江南士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吴亡之后 ,为了建功立业 ,维续门第 ,陆氏兄弟赴北求仕。由于当时强烈的地域观念和敌对意识 ,他们屡遭北人之轻辱 ,只得在政治的夹缝中谋求进取与生存 ,但最终仍受到北人的陷害。作为儒学世族精英人物 ,陆氏兄弟为人与从政皆以儒学为准则 ,这在西晋末年的乱局中必然遭到为非作歹的佞小的妒恨。作为南人 ,陆氏兄弟在北方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与有力的援助 ,终于遭到杀身灭族之祸。  相似文献   

11.
17、败亡之征。法家韩非论及此征时云:“亡征者,非日必亡,言其可亡也。”,‘作之折也必通蠢,墙虽合,无大雨不坏。”洞察亡征,就是及早发现囊隙,以迎头之策,化解隐患,使企业在内有压力,外有竞争前提下,顺利发展。以古鉴今,亡征有:好官室车服器玩,可亡;信卜筵,祭祖鬼神,可亡;爵不以众言参验,用一人为门户,可亡;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者,可亡;暖心完成,柔茹寡断,好恶无决,无所定立者,可亡;浅薄易见,漏泄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广;狠则不和,愎谏好胜,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恃交援而简近…  相似文献   

12.
吾爱吾师,若陶渊明之爱菊。陶渊明采菊悠然,吾拜师肃然。以为如此之师当恭然拜之,默然听之,欣然问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于师何?师之大者,济世也。何以济之?真知灼见不以一心独享,精思至论无缘一意孤行。知独享则学亡弟子亡天子亡,固执则水枯鱼  相似文献   

13.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县)人。宋恭帝时进上,宋亡后隐居竹山不仕。这是一曲流浪者的哀歌。也是作者的自叙。“兵后寓吴”,点明写词的背景和地点。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兵攻陷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作者深怀亡国之痛,离乡背井。漂泊东南一带。这首词是他羁旅栖居苏州时写的。时下作者深受离乱之苦,词情十分哀切。  相似文献   

14.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制莲蓬。  相似文献   

15.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①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追者之众"一作:追之者众)?"邻人日:"多歧路。"既反~④,问:"获羊乎?"日:"亡之矣。"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其所之~⑥,所以反也。"(选自《列子》)【注释】①亡:丢失。②党:亲族,朋辈,这里指家人。③竖:童仆。  相似文献   

16.
〔原文〕崔武子1见棠姜而美之,遂取2之。庄公通焉。崔子弑3之。晏子4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5,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明、清人对属相同对象的明词的不同反应得出“词亡于明”之亡与评判者的观念相关,进而深入到历史语境当中厘定出使明词亡掉的三观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浙西词派的“醇雅”、常州词派之“寄托”。并对当今的明词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你曾在初中阶段学习过《曹刿论战》,也曾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烛之武退秦师》,也许你还熟悉《石碚大义灭亲》《郑伯克段于鄢》《晋公子重耳之亡》《晋灵公不君》《伍员奔吴》等故事内容,它们都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目。关于《左传》你还知道什么呢?是不是知道春秋三传呢?关于它们的具体内容,看看下面的文字是不是能够引你初入门庭?  相似文献   

19.
脱脱蔑儿吉台氏是元末少有的宰相、政治家、忠君之臣。他曾为元朝建立过汗马之功,却落得被贬、遇害的下场。关于脱脱之流亡处,史料记载不同:有脱脱亡滇说、中途被害说、亡于淮安说。笔者利用正史、地方志、私人著述等史料考证脱脱最终流亡地,指出后两种说法之谬。据有关线索初步认同脱脱亡滇说。  相似文献   

20.
古公亶父为提高周族的政治地位,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煞费苦心,考虑到季历之妻、文王之母是商王畿内的氏族显贵,欲将王位传季历以及昌.太伯、仲雍知父之意后,为避免政治祸害亡入荆蛮,在今皖南、宁镇地区建立吴国.周武王克殷后实行分封,仲雍之曾孙周章得到王室正式册封,位列诸侯,其国仍称旧号,曰吴.周康王时为有效控制殷商旧族余部,又将吴国之主改封于俎,即今天江苏邳县一带,吴国的国都随之而迁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