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综合判断和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探讨,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校体育》2014,(Z2):80-81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任何体育锻炼都会产生疲劳,人体只有通过体育锻炼产生疲劳,才能出现身体机能的超量恢复。但是,疲劳的不断积累也可能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了解体育锻炼时疲劳产生的原因,掌握疲劳的诊断和消除方法,对提高锻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疲劳和激素     
所谓疲劳是一种非常含混的感觉、其内容、产生的形式、感觉的程度各启不凤因此,从来就被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即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般疲劳和蓄积疲劳,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地总结了疲劳的概念、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疲劳的机理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疲劳的关系及疲劳的判断、消除等.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有关体育锻炼的生理疲劳的研究相当系统、全面;但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的研究相当薄弱、少见;(2)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并非生理疲劳的必然结果,而受个人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3)随着心理健康的日渐重要,未来有关心理疲劳的研究将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5.
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按照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和社会疲劳。  相似文献   

6.
<正>从概念上来讲,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一)中枢疲劳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1])。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一)中枢疲劳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是指在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中,人体中枢神经发送和传递神经冲动发生紊乱,继而出现功能性的失调,导致骨骼肌随意收缩受到限制,甚至出现认知和思维障碍的现象。当中枢疲劳发生后,人体出  相似文献   

7.
说“疲劳”或“疲劳了”,通常是凭感觉而说的,其含义可以指各种情况:如长时间运动,感到有些烦了,不想再动了,长时间工作,效率低了;或长时间用脑思考,连续学习,也会使人感到疲劳。 疲劳,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向人敲起警钟,即警告人们:“不要再干了,否则会伤身体。”当然,这时身体内也可能发生了种种生理功能变化,从而引起了疲劳。 正如上述,疲劳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其内容,生发的情况有种种类别,如精神疲劳和身体(肉体)疲劳,正常疲劳和积蓄疲劳,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本文只想对以运动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当前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在定位、翻译、起源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提法不科学,并明确指出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研究宏观上包括两个方面,即"运动性疲劳的监控"和"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诸多研究在探讨"过度训练"时,不应该忽略对"疲劳"或"运动性疲劳"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练员是体育运动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以及复杂的社会角色而要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疲劳的现象.通过对有关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文献的整理,从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概念、教练员心理疲劳的表现、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测量、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前因性变量以及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后果性变量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指出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研究应该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跨文化和本土化研究,开展动态多维检测以及综合评价,并探索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运动训练中人们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运动员的疲劳出现以及疲劳的产生如何尽快恢复,已成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对运动训练的判断和恢复有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本文在训练实际中经常采用有效的判断疲劳的方法及消除疲劳的手段总结如下:1皮划艇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对运动训练有许多判断疲劳的方法,如:观察法,运动员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