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糖,是供给人体肌肉活动的重要能源。贮存于体内的糖称为糖元,体内的糖元主要贮存在肝脏和骨骼肌内。这两部分的糖元大约有350克左右。根据人体内贮存的糖元量,参加一般性体育活动没有必要在运动前补充糖。如果参加较长时间的运动需要补充糖也应注意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2.
人体是一个有生命的机器,人体运动过程也像机器运转一样需要消耗能。因此人体摄取贮存足够微量的能源物质,并在运动时有效动员这些能源物质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糖是肌肉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许多运动的成绩与肌糖元和肝糖元的贮量,以及血糖的水平有关。据此,有些人错误地  相似文献   

3.
自十九世纪后期生理生化学家对人体运动的耐力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对长时间运动对肌肉运动的燃料以及它们对运动的生物化学应激和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本文试图提供这方面的概况供大家讨论参考。一、长时间运动时的糖代谢 1、糖的动用肌糖元是肌肉内燃料的主要储存形式,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有效利用。长时间运动中肌糖元逐渐消耗,以70公斤体重的人肌糖元储备计算,全部动用可提供马拉松比赛70分钟左右的能量。糖元也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激烈的运动中腿部肌肉的肌糖元的量急剧减少。特别是用自行车测功器进行到力竭时肌糖元几乎消失。因此肌糖元已被视为肌肉持续运动的重要因素,但是也有的认为在激烈的长跑比赛后腿部肌肉的肌糖元并不是完全消失。还有,连续运动三天虽然肌糖顺次下降但并未见完全消失。因而在长跑至力竭之后,由于在肌肉中还残余有肌糖元,其与长跑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简单的,而是相当复杂的。按近年Gollnick等用自行车测功器进行运  相似文献   

5.
对耐力项目的运动员来说,糖负荷可以提高其肌肉的糖元含量,使之运动成绩提高。只有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进行糖负荷,才能在24~48小时后的再次运动时,使肌糖元完全恢复.有实验表明,运动结束后1小时内食糖者,其肌糖元恢复的速度较2小时后食糖者快50%,  相似文献   

6.
糖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供应者。人体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的活动,尤其是大脑的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首先由糖来供应。 糖在人体中主要以血糖、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形式来供给机体利用与储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水平一般保持在80—120毫克%的范围内。糖元在肌肉和肝脏中的储量分别为150—200克和100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收缩,牵拉骨骼,使人产生各式各样的动作。所以说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骨骼是杠杆,关节是枢纽,没有肌肉就没有运动。我们平常在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是肌肉紧张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而肌肉的紧张和收缩,又和肌肉内化学物质变化分不开。科学实验证明,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能增加肌肉内蛋白质的含量,使肌糖元、磷酸肌酸等含能物质增加,能量贮备增强。同时,运动还能促进化学变化过程更加灵活而完善。所以上述这些能源物质多,生物化学过程进行得迅速而完善的人,力量就大;反之,力量就小。  相似文献   

8.
马拉松属于超长距离比赛,优秀运动员跑完全程要两个多小时,在这样长时间的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的体内能源物质很多。在运动过程中,主要供给能量的物质是肌肉里贮藏的肌糖元。当肌肉中肌糖元被消耗掉一部分以后,肝脏中贮存的肝糖元立即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到肌肉,再转变为肌糖  相似文献   

9.
运动与糖     
在疲劳或运动导致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时, 补糖对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十分重要。 短距离项目,运动时间不长,没有必要考虑运动前补糖问题。但长时间剧烈运动或比赛时,就应考虑到运动前补糖的问题。在十五分钟和两个小时前补糖效果最好。因为在赛前15分钟补糖,糖刚好进入血液,使血糖处在较高水平;赛前2小时补糖,糖经过消化、吸收、运输,贮存在身体的肝脏、肌肉等组织和器官中,这时若运动,机体能源充足,延缓了运动时血糖下降的幅度。如果补糖时间太早,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肝、肌糖元合成增多,这时若运动,糖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体在运动时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另外还与氧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负荷量)不同,人体运动时的供能方式亦不同。在运动强度相当大(如快速跑)时,氧供应不足,能量大部分依赖肌糖元的无氧酵解来供给,所以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多。  相似文献   

11.
糖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是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2%。在体内的能源物质中,糖是肌肉运动时的主要能源物质。糖能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释放能量,为肌肉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提供能量。运动前有计划地合理补糖,增加糖元储备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尤其是对耐力水平的提高有明显效  相似文献   

12.
1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1.1运动时的直接能源 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来自体内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ATP在酶的催化,首先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同时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但是人体肌肉内的ATP含量甚微,只能供应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最终补充体内ATP消耗的是糖、脂肪、蛋白质等体内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13.
长跑是一种耐力性项目。长跑时,人体的代谢加快,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血液流向下肢,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长跑后体内的肌糖元及血糖大幅度下降,跑的距离越长,体内的能量消耗就越大,一般来说,要消除大运动量长跑所产生的生理性疲劳约需8小时的休息。...  相似文献   

14.
前言: 糖元作为运动时的重要能源物质已发现多年,糖元的分解过程也是颇为清楚的,糖元在磷酸化酶的催化下造成1—磷酸葡萄糖,继而生成6—磷酸葡萄糖,进一步参与酵介、有氧氯化、及维持血糖(肝)等过程,但糖元分解的调节机制,尤其是运动时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运动时肌血糖元分解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刺激因素:(一)、肌肉收缩、肌浆网释放出Ca~(++),使肌细胞内游离Ca~(++),浓度增加,Ca~(++)可激活磷酸化酶b激酶而提  相似文献   

15.
一、人体怎样才能跳得更高些:人之所以能跳起来,就是因为人体给地面一个作用力,地面也给人体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当这个力超过了人体的体重时,人体就离开了地面转入腾空。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矛盾的结果。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腾空的高度也就越高。作用力是由于人体肌肉的收缩拉动骨杠杆运动而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下列因素决定:1.肌肉本身的力量及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作用:肌肉在其收缩时,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作用又能协调的使其兴奋,并使暂时不参加收缩的肌肉放松,这样才能产生较大的力量。起跳时参加工作的主要肌群有:  相似文献   

16.
摄入碳水化合物对机体利用肌糖元和运动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长时间运动中,血糖和肌糖元是运动肌利用的两种主要糖源。现在证实,肌糖元浓度是决定耐力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摄入碳水化合物来提高超长时间运动中糖的利用率,这可能会延迟出现疲劳和提高耐力运动的成绩。但是,在超长时间运动中,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对肌糖元的利用产生什么影响?有关这方面的论文目前还没有看到。由于过去这方面的研究都采用不定时、不定量地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方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查明在4  相似文献   

17.
在长时间运动中,血糖和肌糖元是运动肌肉利用的二种主要碳水化合物,肌糖元浓度是决定耐力性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在长时间运动中,增加摄取碳水化合物使可利用的糖类增加,可以推迟疲劳的出现,增加耐力能力。但摄取糖类(CHO)食物对运动中肌糖元利用的影响尚很少研究,且以往的研究都是摄取液体饮料,本实验是研究摄取固体糖类食品对4小时自行车运动中肌糖元利用的影响。实验方法: 十名男性受试者的身体特征见表一表一:受试者身休特征(N=10)  相似文献   

18.
《体育科技信息》2000,20(3):24-37
本章(《人体运动器官的构造与功能》)目的,是使教练员了解以下内容:1.人体骨骼的主要特性;2.人体骨骼各类关节的结构及其运动;3.人体主要肌群,并理解运动是怎样受肌肉所制的;4.理解杠杆的原理及它是怎样应用于人体肌肉系统的;5.为产生一种有控制的运动时,肌肉群是怎样协同工作的;6.人体活动与肌肉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如果威尔·罗杰斯曾经是一名运动员,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或许是“我从来遇到过一种我不喜欢的糖类”,正是如此,以肌糖元的形式贮存于体内的糖类,作为运动员的耐久性“燃料”食品享有着美誉。近来,糖元充填法——一种增加肌糖元贮量的饮食方法已被运动员使用并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研究表明,糖元充填法能使运动员正常肌糖元贮量增加2—3倍,而这种能源  相似文献   

20.
<正> 糖是人体活动的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体内糖类物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的运动能力。正因为这个原因,在一些比赛当中,经常看到一些运动员赛前服糖,试图通过服糖,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