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禁用偶氮染料中代谢物苯胺类物质的检测。采用自制的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小柱可以同时吸附水体中的苯胺类物质和其他常用染料。HPD系列大孔吸附树脂对苯胺类物质的吸附量大于对染料的吸附量,解脱性良好,适宜于做本方法的固定相。利用丙酮和乙醇2种溶剂的不同极性,将染料与苯胺类物质进行洗脱分离,解脱率较高,适宜做本方法的洗脱剂。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初步建立起一套快速、简单、实用的分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酸性玫瑰红B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由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及2,4-二磺酸苯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酸性玫瑰红B染料的新工艺路线及其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应用价值等  相似文献   

3.
細菌的染色     
当細菌在显微鏡下进行活体观察时,我們可以看到細菌的大小、形态和运动的方式。但对于細菌体內部的細微构造却很难看得清楚。所以对細菌进行內部結構观察时,一般需要用染色的方法。只有进行生物染色后,細菌的细微結构才清晰可见。在进行細菌染色时所用的染料都是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学发展的早期曾使用过一些天然染料,如靛藍,茜草、藏紅花和商陆。而近来所用的染料多为化学合成的染料。由于第一个合成染料是苯胺制成的,所以合成染料往往称为苯胺染料,但有的染料并非苯胺的衍生物,正确的命名应是煤焦油染料。作为染料来說必需在其結構上具有生色团,和助色团,生色团使这种有机化合物带上颜色,顏色的产  相似文献   

4.
自行制备负载型TiO2催化剂,对苯胺水样进行了光助催化。探讨了初始底物浓度、催化剂用量、光照强度及微量H2O2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TiO2光助催化降解苯胺效果良好,当苯胺浓度低于2mmol.L-1时,降解率在98%以上,催化剂量、光源强度和微量H2O2都可提高苯胺的降解率。进一步研究可知苯胺经催化降解后,苯环被打开,有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人造染料又称合成染料,主要由煤焦油域石油加工)分馏产品(如苯、萘、葱、咔唑等)经化学加工而制成.由于最早的若干种以苯胺为原料制成,所以又称苯胺染料.它的种类很多、色调齐全,大多色彩鲜艳,耐洗耐晒,较天然染料为优,且可大量生产.现在,染料已是很普通的东西了.但是在100多年前则不然,过去的染料是天然染料,它利用植物的皮、根和叶的色素·这些植物有茜草(红)、紫草、郁金香(黄)、木兰(蓝)、苏杭、盐肤木、红花等.这些天然的染料数量少也不鲜艳,更无法按照人们的喜爱随意挑选颜色,这是它的重大缺点.到了19世纪…  相似文献   

6.
硝基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作苯胺、染料、炸药、润滑剂及农药等行业的生产原料,近年来对硝基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表明,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对硝基苯类环境激素环境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硝基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苯胺水溶液的乳化液膜处理过程,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膜增强剂用量、搅拌速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外相pH值及处理时间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当水中苯胺浓度为510.8 mg/L时,经过一级液膜处理,水中苯胺的含量可降到1.405 mg/L,苯胺去除率可达99%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近十年来应用大孔树脂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应用实例,处理结果表明,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效果好、脱附再生容易、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宽、实用性好等特点,该法可用于处理含酚、苯胺、有机酸、硝基物、染料中间体等废水,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并通过脱附回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9.
以苯胺为原料,采用碳酸二甲酯(DMC)法合成苯异氰酸酯。对第一步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合成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反应物料配比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h,催化剂用量约为苯胺物质的量的7.8%,n(DMC)∶n(苯胺)的物料配比为8∶1。苯异氰酸酯通过减压蒸馏进行提纯,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物理常数,UV,IR的测定,经分析确定为目标化合物。苯异氰酸酯的产率为85.17%。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近十年来应用大孔树脂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应用实例,处理结果表明,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效果好、脱附再生容易、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宽、实用性好等特点,该法可用于处理含酚、苯胺、有机酸、硝基物、染料中间体等废水,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并通过脱附回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可见光条件下,用实验室合成的Fe3+掺杂TiO2为催化剂催化降解酸性红染料,重点考察了Fe3+的掺杂量、Fe3+掺杂TiO2为催化剂的添加量、酸性红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光照时间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3+掺杂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1.5 g/L、pH为2.0、质量浓度为40 mg/L的酸性红100 mL,用白炽灯光照降解酸性红30 min,酸性红降解率可达98.45%.  相似文献   

12.
以对氨基苯磺酸和碘化钾为原料,碘酸钾为氧化剂,合成了3-碘对氨基苯磺酸,并对影响合成3-碘对氨基苯磺酸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磺酸用量为0.008 mol,碘酸钾用量为1.05g,以30 mL水作为溶剂,加入4 mL醋酸,温度为70~80℃,反应4h,3-碘对氨基苯磺酸的产率可达到90.05%.  相似文献   

13.
丙酮酸及其盐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产品用途广泛,本文着重介绍了丙酮酸、丙酮酸钙的重要用途及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用钨磷酸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当反应物物质的量比为钨磷酸:环己醇:过氧化氢=1:250:1125,在一定温度下回流反应4~6h,产率可达到50%;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可用于基础有机合成实验。  相似文献   

15.
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因其性能独特及环境污染小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合成的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对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乙酸用量为0.10moL,醇酸摩尔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70mg,反应时间为90分钟且以正己烷为带水剂的条件下,酯化产率可达96.8%,乙酸异戊酯的收率达84%。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酯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催化剂 ,发现P -TsOH/C具有催化活性高的特点 .以P -TsOH/C作为丙烯酸与三羟甲基丙烷的酯化催化剂 ,研究了醇酸比、酯化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并选择了最佳反应条件 ;在此条件下 ,酯化率达 95 .2 %以上 ,酯纯度在 98%以上 ,而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OAT(主要成份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等)代替三聚氰胺来改性脲醛树脂,制备环境友好脲醛树脂胶。研究了脲醛树脂胶的改性过程中,OAT的加入量和添加阶段等工艺因素对脲醛树脂胶的游离甲醛含量、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工艺,可以制备出低游离甲醛含量、耐水的OAT改性脲醛树脂胶。  相似文献   

18.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TiO2-Zr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19.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山梨酸乙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用量、带水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山梨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山梨酸):n(乙醇)=1:5,催化剂用量占山梨酸质量的25%,反应时间3h,带水剂用量为15mL,产物收率75.04%,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20.
以本地果汁生产所产生的柑橘皮渣为原料,采用重铬酸钾法和凯氏蒸馏法测定了其碳氮比,同时探索了测定中硫酸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样品量约0.3g时,重铬酸钾法中硫酸最佳用量为50mL和凯氏蒸馏法中硫酸最佳用量为6mL,在此条件下测得原料中碳氮比为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