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化转移:申奥陈述片的视觉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视觉文化传播有关的理论框架下 ,从分析申奥陈述片的制作过程和文本入手 ,试图从文化转移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化参与全球化、全球文化在中国的本地化 ,以及这一过程对弘扬中国东方文化的意义。研究认为 ,北京申奥陈述片是一次成功的展示中国文化的案例。陈述片的制作和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中西合璧 ,具有文化转移的特征。陈述片大量使用了视觉符号、视觉形象 ,充分彰显了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转移过程中的独特性 ,这使跨文化传播非常有效和容易。  相似文献   

2.
董向慧 《传媒观察》2023,(12):80-89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忆工具、权力装置和社会组织核心的功能,建构特定的时空组合。围绕着玉器这一“媒介域”,形成了中国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伦理观与传播观。史前玉器对华夏传播至少有三个方面深远影响:一是以“器以藏礼”的方式承载和传播礼乐文明;二是传播仪式观的思维取向成为理解华夏传播的重要线索;三是史前玉器“媒介域”使得传播权力高度集中,对于理解传播权力变迁与圣王崇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更以空前的速度改变着企业的竞争环境与运作方式,改变着全球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网络品牌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范式转移现象。这种范式转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传播信源从有形到无形、传播扩展从外延到内涵、传播竞争从二元到单一、传播范围从本土到国际。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新闻价值的过程,而新闻传播者的任务则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新闻进行报道,完全、真实、客观地展现事件的真实情况,给予大众表达权和知情权,传播良好的文化和道德品质。新闻传播不仅仅是向大众传达各类新闻信息,更是生成权力的过程。权力涵盖了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象征性权力等多种权力。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传播者主要从三方面获得权力,一是新闻传播者通过制作文本、知识和生产意义获得生产权力;二是新闻传播组织凭借其在传授和接受关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社会权力机构的关系产生权力;三是新闻传播者利用自身学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生产权力。在本文中首先探讨了新闻传播过程中权力的生成,随后说明了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者的主要责任,在结尾处给出了两点提高传播者权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这一新的愿景。效能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传播的研究和实践中具有迭代意义。国际传播作为民族国家主体行为,应当在原有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传播中的权力结构和内容构建。基于制度规划并以自身的构建为中心,重视全球传播秩序的各方面影响,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效能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以中国为方法的国际传播效能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学者对于城市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空间上来,开始关注城市的空间性、社会诸过程与空间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多种可能性的问题,这引发对城市传播研究的空间进路的思考。空间进路引入城市传播研究的前提是把学者普遍忽视的城市实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这三个层面传播关系和互动关系生成的城市传播影响力进行重新考量,有助于建立城市传播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
吴雷 《现代传播》2024,(2):57-65
百年变局之下“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力量交织博弈,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速重组,也将带来国际传播秩序深度调整。既往西式全球化本质上是“盎格鲁—撒克逊”霸权逻辑,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现实基础就在于对西式全球化的全面超越。随着全球权力结构“东升西降”态势演变,中国有望引领“新型全球化”进程,并成为推进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在全球变革下推动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行动框架和实践平台,有望为构建权力结构更加均衡的国际传播新秩序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最重要东西的垄断,而垄断背后则与权力有密切的关系。《帝国与传播》一书着眼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它改变帝国的能力。媒介的重要性使之依据自身特性转化为倚重时空的不同偏向,从而表现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垄断。一方面,媒介由知识垄断这一中间环节又进而影响社会权力结构以及文明兴衰。另一方面,知识垄断是一个不断形成又消解的循环过程,背后永恒不变的推手是权力。媒介偏向与知识垄断相互影响,文明不断以新的形式延续。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跨国公司的介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由于跨国公司的介入,我们正在经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变迁。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传播依然存在,但跨国公司与国家之间的全球传播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的国际传播学在解释跨国公司与国家之间发生的全球传播现象时存在着固有的理论缺陷。本文的讨论表明,全球传播实际上就是由于跨国公司的介入而产生的传播结构变化的结果。全球传播以因特网为核心媒介,要传播的信息和文化主要是跨国公司的意识形态,而不是表达国家或民族意识形态的信息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传播学科形成背景 1993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正式名称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缩写NII)计划出台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和跟进,在全球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中国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以“三金”工程(指金桥、金卡、金关工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与公民新闻对原有传播格局进行重构,社会话语和媒介权力在重构中产生转移。本文探讨了自媒体传播中公民新闻带来的媒介权力的补偿性转移。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传播舆论场中的现象级议题,但该议题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呈话语失衡之势。以“知识生产”走向“全球权力”的历程为经纬,可以一窥此种失衡的运行逻辑。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智能”本体论探讨与关于“人类智能祛魅”的讨论从正反两面构成了人工智能议题的知识基础。在人机关系问题上,作为知识生产的人工智能以未来想象的形式与全球权力相联结,大致形成了“反乌托邦”与“人机共生”两类集合。在地缘政治场景中,人工智能议题正式与现实的全球权力紧密勾连,集中表现为“发达国际俱乐部”的宰制性话语权力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失语。  相似文献   

13.
李玮 《青年记者》2009,(14):55-56
人类传播的历史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人类传播的历史便开始了。从古至今,人类传播历经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以及电子传播时代,这是传播技术不断进步、传播观念不断创新的直接结果,是人为突破人体自身的时空有限性,突破权力的强制性和信息的单向性,满足人对于久远的时间、广远的空间和强大的权力之外的信息获得,而逐步探索、逐步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呈现全球传播视角,进而探询在全球传播时代对外传播过程中媒介“传播主体”的维度认知,在分析全球传播特性及其产生的对外传播形成的可能性障碍基础上,来理解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呈现全球传播如何影响媒介“传播主体”维度,并进而分析媒介“传播主体”身份构建与角色扮演难题,以期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寻找更为稳妥有效的方式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次.从其本质看,传播结构是以社会意义构建为核心的话语生产系统.传播结构对社会整合、社会价值的重构,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传播结构的基本内涵,从传播结构的社会话语生产特征出发,围绕媒介框架、结构二重性及新闻场域等理论,探讨了传播结构的意义生产模式,分析了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媒介进化的历史看民主传播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传播的历史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人类传播的历史便开始了.从古至今,人类传播历经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以及电子传播时代,这是传播技术不断进步、传播观念不断创新的直接结果,是人为突破人体自身的时空有限性,突破权力的强制性和信息的单向性,满足人对于久远的时间、广远的空间和强大的权力之外的信息获得,而逐步探索、逐步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尽管组织文化是在组织内部各个主体之间产生的,但这一过程并非自发地完成。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与组织内的权力旨趣、深层结构密切相关。从批判学派关于组织传播中的话语、权力、等级制和统治等相关理论考察分析"传销组织"这一既典型又反常的组织类型,透过其温情脉脉、追求"成功"的面纱,揭露其强霸式的组织机制、组织架构以及运作逻辑,并重点发掘其"邪教"性质的组织文化"潜规则",希望能从反面说明建构积极健康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组织文化传播理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网络新闻传播结构框架 ,是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复杂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分析研究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网络新闻传播分为信息流与意见流两个层面 ,在这两个层面上分别构建传播结构的模型。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结构分为信息的发布结构、信息的流动结构和信息的循环结构三种类型 ;意见的传播结构分为意见形成结构、意见冲突结构和意见流动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62-66
微传播监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监视权力的非对称性,促进了社会监视权力的生成。正确地认识微传播监视的行动取向特征和监视困境,有利于共生政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杨席珍 《东南传播》2011,(12):60-61
传播是人类的象征交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偏重于不同的文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范式。东方的传播乃基于权力差序格局的传播活动,遵循人文范式;西方的传播是基于工具理性的传播活动,遵循科学范式。从东方的农耕文明到西方的工业文明,不仅是传播方式与传播模式出现变化,传播范式亦发生转移。无论是东方的农耕文明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