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忠伟  李睿  朱冰洁 《科研管理》2019,40(7):247-256
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结构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四个维度,将企业成长划分为质的优化和量的扩张两个维度,建立组织柔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引进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从技术、市场、和政府政策三个角度测量环境动态性,研究环境动态性在组织柔性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297份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验证建立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资源、能力、文化柔性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质的优化和量的扩张均有正向影响;结构柔性对于企业量的扩张无正向影响,对企业质的优化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在结构柔性、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质的优化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量的扩张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柔性的四个维度,提出提升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组织柔性水平,促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孟凡生  赵刚 《科研管理》2019,40(4):74-82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基于创新柔性理论,系统分析了创新柔性、技术创新和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创新柔性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模型,深入研究创新柔性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制。通过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及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柔性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在创新柔性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息化水平在创新柔性与技术创新之间、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政策环境在创新柔性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产系统中的柔性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庞庆华  杜栋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4):98-99,97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品种、小批量”这种生产方式,企业决策者面临的决策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本文首先分析了决策的柔性,接着对影响柔性决策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决策人员在现代生产系统环境下进行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略导向、组织柔性对创新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更申  雷巧玲  陈金贤  李垣 《预测》2006,25(5):16-22
本文整合已有的对企业战略导向及技术创新选择的研究,并引入组织柔性机制,采用多行业的大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组织柔性及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及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的影响,从而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EKMS)中最关键的是知识获取。如果一个企业的知识获取战略具有柔性,那么整个企业的EKMS就具有柔性。文章首先分析了EKMS柔性的制约因素:边界搜寻倾斜(marginal search)与路径依赖性(path-depen-dence);然后通过分析企业知识获取过程,指出EKMS的柔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主导逻辑(Domain Logic)的柔性,它是EKMS柔性的决定因素;最后分别从柔性的四个维度研究了EKMS的柔性战略。  相似文献   

6.
论文基于企业资源观,构建了由探索性创新与应用性创新、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环境不确定性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战略柔性对不同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404家中国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资源柔性对探索性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应用性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协调柔性能够同时促进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探索性创新之间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战略柔性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企业通过提高资源柔性或协调柔性的手段,实现对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的最优配置,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是影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和制度理论,探究了影响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因素。主要从组织合法性和政府支持对企业战略柔性与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出发,阐明企业动态能力在何种制度条件下对新产品开发的作用最优。采用272家企业双份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高度的战略柔性能促进企业的新产品绩效;高水平的组织合法性和政府支持均有利于提升战略柔性对新产品绩效的促进作用;基于三项交互的分析表明,战略柔性、组织合法性与政府支持的不同配置将对新产品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组织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了不同组织模式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影响差异性,针对当前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发对企业组织模式变革的挑战,构建了具有柔性、开放性、合作性、且能有效应对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发的学习型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对组织柔性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鹏  毕新华  刘治海 《情报杂志》2007,26(12):97-99
信息技术如何影响组织柔性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综述各方观点及柔性维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环境下主导柔性维度的变迁,以及该变迁所对应信息技术的差异度。进而分析信息技术与柔性潜能,以及柔性潜能与组织柔性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信息技术转化为柔性潜能,以及柔性潜能转化为现实柔性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最后综合这些要素,构造了信息技术对组织柔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周飞  邱琳  王娜 《科研管理》2006,40(12):85-93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战略柔性不再是一种亲力亲为的创新行为,而是要寻找和发现外部有价值的信息,与外部的创新主体组成动态交互的创新网络。基于建构主义资源观,从智力资本构建的视角,本研究探索战略柔性对双向开放式创新的影响过程。基于176份珠三角的IT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先动柔性和响应柔性对企业的双向开放式创新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先动柔性和响应柔性对企业智力资本的构建也均存在正向影响;(3)智力资本完全中介了响应柔性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而在先动柔性与双向开放式创新以及响应柔性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之间是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