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礼仪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具有协调功能、教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加强礼仪教育必须要重视公民道德实践,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而强调个人礼仪修养则是加强礼仪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公民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既具有个人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公民的内涵是一个关系范畴,应该包括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三重维度。大学生属于公民的范畴,并且是公民中最为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应该包括规范认知、政治品格、参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关系到个人、社会、国家的未来。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共同体意识、权利与义务失衡、政治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需要从教育理念、网络教育、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一、公民教育的涵义 《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2000年版)称"公民教育是旨在使人们成为健全公民的教育。最广义的公民教育可指个人成为一个健全公民的所有教育。次广义的为旨在形成符合社会所需的品性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性格教育等。狭义的仅指公民意识(包括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的建立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人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的生成。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了公民的主体与权利意识、法律与责任意识、公共与私人道德意识等方面。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公民教育的实施中,学校德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应该融合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把培养学生个体良好的公民意识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尊重公民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一切从“你”——一个具体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公民“清醒的思考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与仪式教育对公民的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加快了其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校加强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学员自身发展、提升能力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公民文明行为的需要。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强化师资和全员教育意识,发挥网络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学生班集体是学校集体的基础 ,是学生经常生活、共同学习的地方 ,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儿童社会” ,它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人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正是在集体中 ,学生逐渐学会讲文明 ,讲礼仪 ,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良好的班集体 ,是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更是教育的结果。笔者认为 ,班级管理中重视礼仪教育的实施 ,对培养良好的班风有重要作用。一、树意识 ,立目标 ,从小事抓起。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首先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 ,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朝会、班队会时间向学生宣传什么是礼仪。采用老师讲 ,班干部…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是浙江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之文明素质工程的亮点和核心内容。[1]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个年轻群体,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有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然而随着社会上利己主义思想的泛滥,在一些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劳动中,合作意识比以往显得更重要,合作可以密切个人、社会与集体间的关系,合作是当代社会劳动最必备的形式,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学生未来成为社会公民的劳动过程是一种合作过程,数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会知识”这一层面上,还要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着  相似文献   

13.
公民教育强调公民的道德素质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公民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一种教育观。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利用高中历史课程为提高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提供科学的教育素材,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历史课程开展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公民是一个集权利、义务与责任于一体的主体性存在,其内涵的根本指向是公民权利。公民教育是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公民意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市场主体具备公民意识,即"理性意识""平等意识""敬业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寻找经济生活中的公民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公民意识,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一个国家公民的公民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当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公民意识状况如何、怎样开展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民教育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再造”,是一种弘扬个人主体性与自我实现的人性化的社会活动,是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包含主体意识、关系理念和公正等内容的公民教育,要有人性化手段:要激发个体对公民教育的需要和认同,要有政府提供的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及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作后盾。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实现。因此,要通过隐性教育方法、渗透教育方法和人性化教育的方法,把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切实改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一个普遍民众都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现代社会。文章在对公民和公民意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众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识培养、个人道德品质、权利与义务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历史教育等;实施的主要途径有课堂教学、服务学习、课外活动等;实施的主要模式有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科、设置社会科和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等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班集体为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班主任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相互尊重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用对话协商的方式处理矛盾,把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