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广东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该校计算机学院2011级全体学生高考成绩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高考成绩和在校学习成绩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这和部分学者以本科学校为研究样本结果是相同的。以招生类别为分类变量对成绩相关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生源学生相关性依然显著,而城镇生源学生高考成绩和学生大三期间学习成绩相关性不显著。针对此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生的大学成绩和高考成绩及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的相关关系问题,收集泉州经贸学院07级会计专业的某20名学生的相关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通过SAS9.1进行了分析。结杲显示,高考成绩及自身努力程度都对大学成绩产生影响,尤其是学生的个人努力程度对大学成绩中的学习成绩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出发,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对大二、大三学业的影响,并且通过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研究了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与大二、大三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揭示出大学一年级,尤其是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是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4.
从表面上看,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方面,企业"用工荒";另一方面,高职生"就业难"。这种现象是否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关?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与入学成绩有无相关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在校学习成绩有无相关性?对此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在校成绩与入学成绩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在校学习成绩则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调查显示:单招考试学生入学成与学生适应性显著相关,入学成绩高的学生在校取得好的成绩的可能性较大,体现了单招考试的甄先功能;在校学习成绩与学生适应性显著相关。体现了单招考试的预测功能;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差异不显著,说明高校发挥调节功能时不需要考虑专业差别。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入学成绩与毕业总成绩相关性研究皖南医学院王方根,王闽医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对在校5年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医学生入学成绩与在校学习各门考试科目的综合成绩即毕业总成绩(下同)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利于有效地指导医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所授课班级的学习成绩作为样本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高考入学成绩、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考入学成绩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女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男学生的学习成绩,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转专业是否对大学生的成绩具有影响,结果表明非转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转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及各选项课中人数比例、学习成绩、达标情况对比比较中所存在的性格及成绩的不同差异,采用别列克林心理检测表进行尝试,对学生性格与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材的方式,也是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这种能力将影响大学的学习成绩,但又不能决定大学学习成绩。我们称这种关系为相关关系。那么,这种相关是否密切?如果密切,哪些高考成绩时大学成绩影响最大,如何用高考成绩预测大学学习成绩。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它对于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都将是有益的。一、氰学模型设X一(XI,X。,…Xp)为p纸随机向基,Y为随机变量,X与Y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假定它们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则X与y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一八十qlxl十乌x。+…  相似文献   

10.
<正>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管三方面着手,配套进行。需要对教学全过程逐项分析研究,从教与学本身的客观规律去探讨改进措施。本文只是通过对学生入学和在校四年学习成绩的若干统计数据的分析,来反映大学生学习规律的一个侧面。我们对我校部分本科学生的入学成绩、各学年成绩和四年学习成绩作了相关分析。统计分两组,第一组是工民建专业84级176  相似文献   

11.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高校档案的利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学生成绩翻译系统的开发应用,可以解决档案利用的当务之急,为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创造有利条件,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的数学效能感、对课程难度效应评价和学习投入度,并不显著影响学习成绩;学生的性别因素对学习成绩具有显著作用,男生成绩显著低于女生;学生对教师教学进度体系感知对学习成绩具有显著作用,那些对老师教学体系评价高的学生成绩显著低于评价低的学生。相对于性别,教学进度体系中的课程进度作用更大、更重要,那些认为老师课程进度越快的学生,成绩越低。以此为据提出了大学教学中课程进度"适度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plored relations of print exposur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reading habits among 100 deaf and 100 hearing college students. As in earlier studies, recognition tests for book titles and magazine titles were used as measures of print exposure, college entrance test scores were used as measure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tudents provided self-reports of reading habits. Deaf students recognized fewer magazine titles and fewer book titles appropriate for reading levels from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12 while reporting more weekly hours of reading. As in previous studies with hearing college students, the title recognition test proved a better predictor of deaf and hearing students' English achievement than how many hours they reported reading. The finding that the recognition tests were relatively more potent predictors of achievement for deaf students than hearing students may reflect the fact that deaf students often obtain less information through incidental learning and classroom 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随着2019年中国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父母培养出下一代大学生。未来第一代大学生数量将逐渐减少,不再是校园中的主体人群。目前在中国顶尖大学中,家庭非第一代(第二、三代)大学生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受惠于家庭教育,在大学中显现出学习优势。美国比中国提早半个世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美国第一代大学生已经呈现相当大的学业困境,种族、移民和贫困问题叠加的复杂社会背景加剧了教育弱势的代际再生产。综述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受益于高考的学力筛选和价值导向,加之普惠公办教育和传统文化信念的赋能,短期内有可能不至于陷入美国第一代大学生的绝对弱势,有机会实现学业追赶和社会地位的跃升。但长期来看,来自体制、政策与文化的有利因素很可能逐渐削弱,需要前瞻性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Academic success i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occupation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l practices, as well as career success. Consequently,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can explain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succes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ask. Previous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can predict academic success in tertiary education even when other predictors have been accounted for.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regarding student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Big Five on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ermany who were study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ata from 567 college students and 270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used. Several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he school-leaving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served as controls. As hypothesised, students with higher conscientiousness also had bette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PAs. Furthermore, higher conscientiousness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tudy satisfaction but only for college students. Unexpectedly, neuroticism was not negatively related to study satisfaction. In addition, there were exploratory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agreeableness,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and openness.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articular, the consequences with regard to the preparation of student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倾斜性招生政策是近年来我国面向贫困地区弱势学生实施的重要举措。使用国内某“双一流”大学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国家专项与高校专项两类学生的在学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两类专项学生受惠于倾斜性招生政策得以被录取,尽管高考成绩显著更低,但在各类能力自评得分方面没有劣势。不过,进入大学后,国家专项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和高校专项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发展方面的自评得分均存在显著劣势。此外,高校专项学生入学时的毅力优势也在大三消失。在学业成绩方面,受学业基础较差影响,两类专项学生大一课业成绩显著偏低,且均在人文学科方面表现不佳。国家专项学生所获得的高考降分越多,大一挂科率和挂科数均显著越高,平均成绩显著越低,且在人文学科中尤为明显。研究认为,“双一流”高校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专项招生政策时,应根据各自往年生源情况科学分配各学科专项招生名额,给予专项生更多的志愿填报指导,尝试放宽专项生转专业限制,并为专项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发展支持,在保障弱势学生入学机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在大学期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部分学生为研究样本,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大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等因素对大学数学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对大学数学成绩的影响均显著,但高考数学成绩只能解释大学数学成绩12.6%的变异.结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对大学数学成绩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视人才,重视本科教育,特别是近三年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关举措,这对大学生培养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然而,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专业思想问题.在对2021级动物科学专业新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学生对高考录取及对本科阶段的思考,发现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以纠正他们对专业存在的错误认识.然后从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关注于大学生休闲生活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学习成绩组别的大学生,在休闲活动,休闲角色突显性以及休闲效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扮演了休闲者的角色,更沉迷于某些特定的休闲活动,如上网、看碟片等,且休闲效能较低。文章据此对大学生如何合理进行休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