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机制包括创新知识个体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产生知识更新,新近学习到的显性知识与原有显性知识相融合。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策略包括显性知识的更新策略——推论、应用、融合,以及隐性知识的更新策略——记录、交流、反思、写作、观摩、研讨。  相似文献   

2.
教师个人知识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认识、体验、总结、领会等,形成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教师个人知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为合理开展有效教学提供保证,为公共教育知识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应以教师职业成长为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生成。  相似文献   

3.
金星 《辽宁教育》2012,(1):49-50
对教师个人知识的研究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师个人知识建构途径,对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途径:通过学习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育研究建构个人知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与培训者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位于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教学技能与技巧的提高上,这种认识有碍于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构建或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师形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可以使教师在专业水平上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教师个人知识实质性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根基。本文从源泉、机制和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提出了个人的"偏见"是教师个人知识的源泉;视界融合是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机制;哲学探究、叙事、个人生活史分析和经验反思等是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基本生活方式的教学反思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引领教师回归教育生活,而且奠定了教师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反思,将实践知识融入到了诸如教师理解教育、认识自我、与学生相处、教学机趣、理解理论知识以及管理反思性知识等过程中,并且以隐性知识、个人知识、践行理论知识及以教师本身作为知识主体等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数学教师通过对自己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和提炼所形成的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认识,是教师建立在对个人数学教学活动实际的评估和反思基础之上,被教师认可并在日常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使用的、与数学教学情境相适应的动态的知识体系。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8.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12,(12):79-80
城乡教师合作的意义1.实现平等对话,实现知识立体化。"教师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舒尔曼提出基础的七个范畴:内容知识、一般教育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教育背景知识以及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基础知识。只有教师真正拥有知识,才能有效获得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2.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城乡教师合作可以建构、传播个人实践知识,也有利于个人实践理论的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理论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而建构的,是一种具有隐蔽性、非系统性、缄默性的内隐性知识,存在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情境和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9.
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及教育信息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时代 ,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是与公共教育知识、一般信息能力相对的概念。文章阐述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及教育信息能力的含义和特征 ,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陈列 《教育导刊》2009,(10):39-41
叙事研究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分析、调整的过程。叙事研究促使教师发现和澄清自己的隐性教育观念.对认识事物的方式进行思考和重新解释。使教师不只是在执行现成措施的水平上而且还在解决问题的水平上工作。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良好形式。本文以优秀教师的叙事研究分析为案例。透析叙事研究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邹逸在《教师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观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人性,其知识主体与认识方式都指向教师自身。因此,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必然只能依靠教师个人,但是,"个体本位"取向的生成发展路径存在囿于个人经验而封闭固守的风险,从而陷入以己为师的泥潭。观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公共性,意味着其存在可外显化、可传递共享、可重复检  相似文献   

12.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特征和教学智慧的知识,是教师在理解和领悟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特定情境中建构的一种知识形态。这种知识对于教师个人和学校组织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发展实践性知识,将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个人及学校组织的发展。本文着重站在教师主体性的角度,提出了开展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反思教学实践经验、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注重教师培训中的实践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江 《教育导刊》2014,(12):39-42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教师个体获取、整合、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和灵魂,管理教师个人知识的最终诉求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在诠释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厘定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在因素并探究其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其中,知识获取是基础,知识整合是优化,知识共享是关键,知识应用是核心,知识创新是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获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什么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拼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还有学者认为“实践性知识是指基于理论知识与教师个人经验的,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下形成的,支配着教师具体选择与判断的综合性知识。”它不是理论性知识在实践中的直接运用,而是理论知识在与实践情境相结合中得到理解后形成的指导实践的知识系统,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个体性、默会性及综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对教师知识的获取、储存、转化、分享、运用过程的管理,以实现知识创新,促使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个人专业成长。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的知识获取途径单一、范围狭窄,知识结构零散无序,知识反思意识和能力匮乏,知识分享欠缺的问题只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形成合力,才能保障教师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近年,知识基础已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特别是由于个体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了个人知识在教师知识构成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知识源起于对传统的教师公共知识的批评与诘难。个体性、境遇性、实践性、整体性以及对话性是教师个人知识的重要特征。个人知识的提出有助于教师深刻地认识教学实践在其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个人知识”:涵义、特征及其自我更新的构想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感悟和领会从而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它实质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假定性、实践性、智慧性、境域性、综合性、缄默性、不易传递性和保守性等特征;而“反思学习”是“教师个人知识”更新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教师自我观察有四个视角:自我经历、学生眼睛、同事感觉和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部分高校教师,特别是很多年轻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混乱,加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主要有知识地图的构建及建立基于Blog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的"教师个人知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采用把"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相互对比的方式来获得与公共知识的性质和特征相对的结论。他们认为公共教育知识是指那些为所有教育者所有的具有普遍性、抽象性、明确性的教育理论知识;而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所独有的具有境域性、具体性、缄默性的教育实践知识。(1)但是这种研究视角也带来以下问题,如这种对比的标准是否统一(默会知识主要是指程序性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知识,所以个人知识的缄默性和公共教育知识的明确性所说的不是同一个对象!),仅仅个人的东西到底是个人意见还是知识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个体基于日常教育生活形成的为个体所享有的认识成果,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因其日常教育生活的批判性及默会知识形态的批判性而具有批判性。在批判基础之上,教师实践性知识通过唤醒教师的个人理论意识,培养教师的公共理论自觉而生成。在"批判—生成"的交互过程中,教师能够重视实践性知识,成为反思实践者,实现其专业发展与自主成长,从而有助于开展教师教育研究,赋予教育变革以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