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2011年11月23~25日,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工作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议由重庆医科大学承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职编辑、兼职编辑、通讯员及特邀代表共80人参加了会议。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谢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牟建林到会致辞。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渝出席会议。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编匡镜明教授作了2011年杂志社工作报告。报告从编辑和出  相似文献   

2.
对中美两国分别采用的国家学位制度和大学学位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其差异,讨论了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位条例》修订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11,(6):12-12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8号),正式公布了在2010年启动的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各学位授予单位获准通过的一级学科授权名单。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位授权审批本质上属于行政许可,学位授权审批实践中存在政策管控过严、审批工作失范等现象,涉嫌违反行政许可及行政程序相关法律制度原理或规则.大学学位制度转型难以实现及学位授权审批与高校自主办学不断走向平衡的趋势,决定了基于现有国家学位制度的优化是解决当下学位授权审批法律问题的可行性选择.优化学位授权审批制度需在《学位法》中确立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原则,并明确学位授权审批的行政许可属性,进行竞争性"限量许可"模式改造;在学位授权审批工作中确保省级学位委员会决议能够做到"行政与学术相对分离",并明晰高校在学位审批中的权利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5.
198 0年 2月 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 ,1981年 5月 2 2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 ,1998年 6月 18日通过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 ,是关于我国学位制度的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三个法律文件或开启了新中国的学位制度 ,或规范了申请、答辩、审批等学位授予程序 ,或保证了学位授予工作的健康发展 ,它们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198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行政的法律。这部法律的创制是国家公正观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由于社会条件在发生变化,《学位条例》面临立法定位、创制观念与提升可执行性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明晰《学位条例》作为学位教育行政法的定位,加强其对学位工作行政关系的调节与规范能力,是未来学位教育行政法治工作的重点,是提升社会对学位工作公正度评价水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工作日前结束,有30个单位的论文作者获奖。本次优秀论文评选的参评论文范围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1期至2011年第12期上刊发的全部文章。论文评优工作于2011年11月启动,截至2012年3月31日,共收到个人自荐、读者推荐和单位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意义的学位与研究生制度均源自西方,是在清末民初移植西方大学制度时引入中国的。中国现代学位制度之建立,始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专门学位法规的颁行。1929年,国民政府开始拟订《学位条例草案》;1931年,国民政府草拟《学位授予法》。1935年4月,正式通过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根据这些法规,各国立大学研究院陆续进行了硕士研究生考试,授予考试合格者以硕士学位,逐步建立起现代学位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位授权审核改革要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位授权审核系统的总体框架,结合学位授权审核的改革目标探寻了学位授权审核改革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改革要点,得出了学位授权审核改革应予以重点关注的六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制度困境和政策创新:我国学位授权政策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特定政策环境的影响,我国施行的是国家学位制度,学位授权政策具有高度集权的特点。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业已成为影响我国学位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我国学位授权政策有必要进行改革,施行学校学位制度。  相似文献   

11.
学位授予工作是由一系列不同工作阶段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学位授权阶段、学位授予阶段、学位授予监督检查阶段、学位授予辅助性阶段和学位争议解决阶段。学位管理体制的内在构成为:学位行政管理体制、学位管理部门与学位授予单位的关系机制、学位授予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学位管理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机制。修订《学位条例》应处理好学位管理部门间的横向关系、学位管理部门间的纵向关系、政府与学位授予单位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周玉清)记者日前获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入选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教育类的核心期刊,成为72种教育类核心期刊之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摭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现行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学位分类体系不完善、学位制度与学历制度关系模糊、培养模式不合理、管理体制僵化等。制定《学位法》、改革管理体制、开展教学改革等,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自我评估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自我评估工作东南大学李保庆,陈桂珍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研究生教育事业与建国的头32年相比,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了加强对学位授予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和美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中学位制度的嬗变和利弊分析,认为学位虽然起源于大学,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及各个国家社会历史背景的变化,逐渐形成三种学位形态:国家学位、国家学位和大学学位并存、大学学位。随着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我国的学位形态变化将由形式上的国家学位逐步转向国家学位和大学学位特征兼备,并逐步向国家宏观调控、大学自主办学的大学学位形态演化。  相似文献   

16.
2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京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刘延东充分肯定了《学位条例》实施30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巨大历史成就,深刻总结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她指出,坚持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是我国学位制度的根本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学位制度始终生机勃勃的动力之源,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稳步提升质量水平是学位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虚心学习、开放包容是学位制度应有的胸怀。  相似文献   

17.
2024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影响深远。《学位法》制定过程中涉及若干重要的法律问题:一是《学位法》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二是国家学位制度与大学学位制度的关系;三是《学位法》立法的目的、立法依据和适用范围;四是学位授予单位资格的取得和丧失的条件与程序;五是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关系;六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院系评定委员会分会与答辩委员会的关系;七是学位撤销的条件与程序;八是有关学位纠纷的法律解决;九是对国外大学学位的认证,等等。对以上法律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对理解和适用《学位法》至关重要。同时,作为教育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学位法》并没有穷尽所有细节,主要是确定了原则和框架,为学位工作的具体操作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总之,一部公正、透明、有利于学术发展的《学位法》对促进学术交流、提升教育质量、维护学位制度的权威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修订《学位条例》、制定《学位法》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立法任务,是对学位制度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本文对《学位条例》实施40年以来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中国学位制度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基于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具体问题和现实需求,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制定《学位法》的原则方向与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以期推动法律修订取得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9.
学位制度是评价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准,为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学术能力等各方面的依据。198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制度条例》,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的学位制度可能已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制度和学位授予的需求,主要存在学位层级过于单一、学位过渡缺乏灵活性和学位授予条件模糊不清等问题。文章借鉴西方学位制度的经验,提出增设副学士学位、增设专家学位、量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呈现出规范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缺陷,迫切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全国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要求,《学位条例》的修订应将完善学位管理制度作为重点内容,坚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坚持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坚持学位授予质量保障、坚持依法治教和权益保护,并在具体制度安排上重点处理好国家学位制度与大学学位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与学位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与答辩委员会、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与附加条件、行政权力主导与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秩序维护与行政争议解决、学位管理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学位条例》与关联立法等八个方面的关系,始终把握好修法的总体方向,强化学位立法在制定基本规则、维护公平竞争、化解学位争议、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