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要树立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学理念,挖掘美术作品蕴含的人文内涵,构建人文气息的美术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要树立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学理念,挖掘美术作品蕴含的人文内涵,构建人文气息的美术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3.
谢杏容 《生活教育》2014,(14):66-67
美术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要重视美术中的人文价值。做好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能够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含义和在美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探讨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该注重把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堂,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提高人文意识作为高中美术欣赏的教育取向,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素材,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情感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培养主要包括逐步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文意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人文"色彩以及在美术技能技巧教学、美术鉴赏教学、美术教学评价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体现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6.
在美术教育中挖掘人文资源,注意人文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改革的主流.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缺失.民间美术资源不仅可以补充高师美术教学内容,而且对于丰富教育教学、加强人文精神的滋养有较高价值.乡土美术的渗透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关注本土文化及热爱家乡、保护家乡文化遗产意识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中美术课堂因人文精神而生彩,人文精神会因高中美术课堂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凝聚着人文内涵所带来的神奇、感动、力量,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是一种人文课程。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心去感悟。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叶萱 《课外阅读》2011,(12):276-277
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的主流。如何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入人文意识,那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在教学内容里发掘人文内涵,在教学方法上贯穿人文关怀,在教学评价中突出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初中美术教学"重技能,轻人文"而忽视了人文内容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其实美术教育应提倡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学科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是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初中美术教学倡导人文精神教育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如何建构以帮助大家走出教育的误区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情感修养和道德修养。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主要包括逐步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文意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人文"色彩以及在美术技能技巧教学、美术鉴赏教学、美术教学评价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体现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吕华伟 《考试周刊》2013,(72):176-176
人文精神乃美术教育之灵魂。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舞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讲述与作品相关的人文知识,并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渐进式地培养其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张鑫 《天津教育》2011,(7):54-54
中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舞台,在美术教学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情感培养是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美术教育的主流,那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呢?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主要从中学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角度出发,论述了在美术教育中如何渗入人文意识,用全新的美术教育理念指导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宋兵 《考试周刊》2013,(7):184-184
<正>树立人文意识,结合学生认知体验,充分挖掘校内外人文资源,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并注重人文评价的运用,是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重构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不管是尖子生还是困难生,不管是对美术有无兴趣者,都应该提供给学生相同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的主流。人文教育与美术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文性在美术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有待于人文素质的提高;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6.
潘静 《考试周刊》2009,(25):65-65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我们该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呢?首先,要充分认识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涵;其次,要了解美术课程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方式;第三,要掌握美术教学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美术教学乐趣;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尊重多元文化,结合人类文化背景;整合学科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艺术。  相似文献   

18.
当今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本身只是一种途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教学总目标,使美术教学诸元素可见、可触、可摸、可体味,彰显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中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美术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内涵所带来的神奇、感动、力量和美,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心去感悟,用智慧去揭示。  相似文献   

20.
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思想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突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体现现代教育的崇高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