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太极拳以“养生为根本,技击为灵魂”。当今习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有些人停留在健身这一阶段,难以领悟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究其原因,不外乎没有明师指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习练太极拳亦是如此,只有明了太极拳理,并按正确的步骤练习.方可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2.
赵永清 《体育世界》2008,(12):61-63
起源于道家文化且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太极拳,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传统文化孕育的上乘武学。它同时也是体育与医疗相结合的健身运动,是一种独特的“自我锻炼”方法。它不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有意识地“意动身随”、“意到劲到”、“以意导气”的意识体操,慢慢地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病强身、保健、养生的目的;本文将从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太极拳与养生的关系以及如何练习太极拳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习练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意义,从而弘扬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锤嘉波 《武当》2006,(8):19-19
世人只知道满族人吴全佑(1834—1902)从杨露禅、杨班侯父子习练杨式太极拳,后以太极拳小架传给其子吴鉴泉(1870—1942)和得意门徒王茂斋(1862—1940),而创“吴式太极拳”,而极少人知道吴式太极拳来源于宋氏太极拳。于志钧撰写《宋氏太极拳源流述真》一文刊发于《武当》2002年第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习练太极拳人群主要以健康、健身、防病、治病为目的。60岁以上老人占7成,平均拳龄8.1年,每周习练3次以上者为100%;拳式主要以简式、杨式和吴式为多;患有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者习练太极拳后,病情有不同程度好转;大部分人已不用药或停止治疗。表明,太极拳练习能促进中老年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习练人群最多的健身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习练者大多关注其健身效果,很少关注太极拳造成的疼痛和损伤,忽略了准备活动的作用。本文从人体生理学等方面分析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形式,强调习练太极拳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提出适合太极拳运动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以期为太极拳初学者能够循序渐进、健康的掌握太极拳。  相似文献   

6.
阴阳学说给我们一把打开习练太极拳大门的钥匙。《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虚实这一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太极拳的套路里,只要动,阴阳虚实立现。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又要处处分清虚实,其奥妙需要习练太极拳者去感知,去体悟。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众多人群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如今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数,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人人都练习太极拳,他们对太极拳了解多少?很显然,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流派,有着自身深厚的理论根基,今习练太极拳者多为年老者或一些青少年,其习练的出发点为强身健体,大多数习练者都只是停留在架势上,有的青少年盲目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及其内涵从无追究,这就导致了许多拳友练习的非常空洞,同时也影响了学拳的兴趣。古有拳谚:"拳无理不明,理无拳不精",这足以说明习练拳者不仅仅是要会练,而且需要练习者明明白白的练。正如太极拳泰斗吴图南说的"要科学的练太极"。  相似文献   

8.
谢远基 《武当》2014,(2):15-17
三、在习练太极拳中如伺正确进行调身 (一)精准性原则。这是习练太极拳调身时的第一原则。如何达到渊身精准性原则呢?一是师承。“学拳容易改拳难”。要想真正学好太极拳,一定要选一位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师傅。正如拳经所说:“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如果我们最初学拳养成了身型不正、耸肩悬肘、撅臀猫腰等错误动作,将来再改拳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所谓真正懂得太极拳,  相似文献   

9.
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要素之一,保持一定水平的力量素质对青年女子的体质健康和自身防卫很重要。文章通过对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习练简化太极拳进行研究,观察习练简化太极拳对青年女子力量素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每周习练2-3次简化太极拳对青年女子的腿部和腰背部力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即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养生健身功效,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练习太极拳运动当中。文章就习练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影响,探讨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效应,以更好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对习练太极拳的老年人群的健身保健功效进行探析,通过习练太极拳对老年人运动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的投身于从事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促进太极拳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我国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与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支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虽是一武一文,有着不同的内涵与法则,但文武之道是相通的。从形象要求上,从内在功力上,从习练方法上,在境界上都有一致性。另外,太极拳与书法艺术对人的修养都有极大影响,可以修德、益智和育美。对强身健体十分有效,是养生、防病益寿的灵丹妙药。太极拳与书法具...  相似文献   

13.
高伟 《中华武术》2001,(3):45-45
技击是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但多年来并不为人熟知。“太极拳有无真功夫”一直是存于许多人头脑中的疑问。笔者自幼随祖父杨禹廷习练太极拳.至今30余载,对太极拳拳法之精妙体会颇深。以愚管见.太极拳技击之妙,在于对人体平衡原理的谙熟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王庆喜 《武当》2010,(3):22-23
习练陈式太极拳,首先要把握陈式太极拳之“意”、“气”、“身法”要点,着重掌握“缠丝劲”的练法要义,再遵循太极拳“着熟”、“懂劲”、“神明”三个习练阶段,要求循序渐进,从而练好太极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以翔实的数字资料和多个真人真事,记录了开封市汴京公园太极拳习练点40余年的演变历史,反映了基层太极拳习练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演变所呈现出的不同生存样态.文革前公园存在着以趣缘结合而成的习练太极拳群体;文革中太极拳文化虽然被扭曲,但是太极拳活动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后十多年社会转型期中,习练点每年春秋举办多次培训班普及太极拳运动,使太极拳文化在普及中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进入世纪之交,习练点返璞归真于为习练者带来愉悦和健康的体育终极目标,并逐渐成为传承陈鑫拳架知名站点.习练点能够长期保持凝聚力,在于太极拳文化本身的魅力,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情绪紧张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紧张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不同的情绪紧张度能够引起不同的机体反应,如果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降低身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本文通过对习练太极拳中老年人的情绪紧张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自身所携带的语言、习惯、习练场所等方面被人们忽视。文章以焦作陈氏太极拳为例,对太极拳传播过程中容易被人遗漏的文化空间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太极拳文化空间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力求为太极拳文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英南 《武当》2010,(8):16-17
一百多年来,无数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习练这一中华民族的武术瑰宝,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一些人由于对传统杨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受到一些非杨式太极理论的影响而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对正确、规范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太极拳练习者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妇女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拳习练组的血清MDA及LDL-C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而血清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习练太极拳一年以下的练习者的血清GSH值明显低于习练一年以上者,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中老年妇女的抗氧化能力,加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维持血脂正常水平,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继中  十三妹 《武当》2010,(2):15-16
“继中十八式通灵太极拳”,是“继中二十一式养生太极拳”的姊妹篇,由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天津市河东区体育局太极拳主教练王继中先生创编。先生出身于太极世家,在几十年太极拳的修炼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一直倾心于祖国的太极拳事业。他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的人喜爱上太极拳,从习练太极拳中受益。他感受到许多上班一族正被亚健康所困扰,被疾病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