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贾宝寿著名形意拳大师。山西介休人,现任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名誉副主席;晋中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介休市武术协会主席。贾宝寿先生是我国第一批专业武术运动  相似文献   

2.
张金涛 《武当》2023,(1):27-28
<正>形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和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在武术界并驾齐驱。近代形意拳技击高手人才辈出,如“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先生、“单刀”李存义先生、“铁脚佛”尚云祥先生等。尚云祥先生从学于李存义先生,得郭云深先生衣钵,继承了郭先生的“半步崩拳”“大杆子”“丹田气打”三绝技,在河北派形意拳基础上悟而有化,其教授的形意拳源于河北派形意拳,而又不同于河北派和山西派的练法,被武术界尊称为“尚派形意拳”。民国初年,李存义先生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曾设下百天擂台,邀请天下英雄豪杰参加打擂,  相似文献   

3.
深州市决定辟出场地,建造碑林,为形意拳先师李洛能加冕始祖之冠。山西祁县继植等三位先生据此发出“形意拳始祖是李洛能吗?”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形意拳历史渊源甚久,据记载始于明末,盛行于晚清.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峰始祖所创,始日“意拳”,后称“心意六合拳”。河北形意拳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创始人李飞羽先生。李经商至山西太谷县,从师戴龙邦先生门下研习心意六合拳,他刻苦钻研,昼夜练功,10年艺成,为武林当代魁首。  相似文献   

5.
正张育人,山西平遥人,1938年生,号石缶老人,是齐白石在平遥唯一的再传弟子。是山西省形意拳协会的老常委、老顾问。是国家武术挖掘整理"雄狮奖"和省体委先进个人一等奖及1994年"多宝杯"全国形意拳邀请赛老年男子48式第一名等奖项获得者。形意拳师承赵永昌、李三元二位先生;信拳师承永康一师祖及安治秀师父;长拳师承薛得胜先生;鞭杆师承曹体元、陈盛甫先生;太  相似文献   

6.
关于形意拳与心意拳的关系,有人说是“一字之差”所至,也有人说是郭维汉改“心”为“形”,而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李老农后始有形意拳之说。为此,山西王文清先生借助有关资料,对“形意拳”与“心意拳”的渊源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孙德兴 《精武》2008,(11):15-15
山西车氏形意拳术,传自车毅斋先生。车毅斋(1833~1914年),名永宏,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氏,师承清末武林之魁、形意拳名家、河北深县李洛能(字飞羽),并兼得戴家秘传。车毅斋先生精研拳理,精炼拳技,形成了其形意拳的独特风格和气魄,博大精深,气势恢弘。先生也因此成为形意拳的一代宗师,无人能敌,故人称“神拳”车毅斋。车先生也因此被清王朝授予武官四品官带,其拳技深奥、神妙莫测,拳势古朴文雅、  相似文献   

8.
《武当》2007,(10):2-2
潘小杰,江苏徐州人。现任徐州市武协副主席、常务秘书长,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徐州武当拳法研究中心主任(法人)。1961年,拜形意八卦大师钱树樵(字松龄)先生为师,研习形意八卦四十余年,是松龄先生的关门弟子。为全面研习形意拳之功法,又拜山西宋光华为师,研究宋式形意拳术,集河北、山西两派形意拳于一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武夫 《中华武术》2001,(4):50-51
认识潘小杰先生是在1998年秋天的古城深州。深州是形意拳的故乡,这一年的“形意拳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就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举行.会议期间.备地名家好手一展身手,山西派的古朴,河北派的雄浑;宋氏形意拳内劲充沛,车氏形意拳刚柔相济,尚氏形意拳刚烈勇猛……真可谓“形意古拳开新花,千姿百态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1,(3):2
潘小杰,江苏徐州市人,1949年10月1日出生,1961年拜形意八卦大师钱树桥(字松龄)先生为师,研习形意、八卦拳术已50年,是松龄先生的关门弟子。后又拜山西宋光华先生为师,研习宋式形意拳术。是一代宗师张占魁、宋铁麟老先生的再传弟子,是我国形意拳代表人物之一。现任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审团裁判长,世界十大武术名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1996年第9期刊登了山西农大王文清先生的《形意拳与心意拳的渊源》一文,此文的观点与程素仁先生主编的《形意拳术大全》的第一节《历史源流》的观点完全一致。对心意拳的创始者为姬际可一说我基本赞同,但对其  相似文献   

12.
形意拳是中国著名拳术之一,其动作朴实、劲力精巧、体用兼备、内容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欢。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阐述了山西形意拳的起源与发展,对影响山西形意拳发展的人文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地理环境、晋商、武术结社与山西形意拳的关系,从而为形意拳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靳爱祥 《精武》2010,(3):22-27
一、前言 形意拳创于何时、何人,众说纷纭,有多种版本。我所学的形意拳,现有史可查,大体如下:姬际可先生,字隆丰,为山西蒲东人氏,传之于陕西曹继武,后曹继武传之于姬寿,姬寿传之于山西太谷戴龙邦,戴龙邦传之于河北深州李能然,李能然传于山西太谷宋世荣,宋世荣传其长子宋虎臣,宋虎臣传之于李旭洲。李旭州传之于卢忠仁,卢忠仁传之于吾辈等人。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太谷是形意拳最早发源地之一,素有"形意拳之乡"的美誉,是形意拳创立、发展与传承的主要区域,也是如今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形意拳最早的地区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对山西太谷县中小学开展形意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更好的推广、弘扬地方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本研究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对山西形意拳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阐述其发展历史,剖析形意拳的传承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文化社会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推动山西形意拳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演练者潘小杰,生于1949年10月1日,江苏徐州市人,我国形意拳的代表人物之一。 师承形意八卦大师河北钱树樵(字松龄)、山西宋光华二位先生,是一代宗师张占魁、宋铁麟者先生的再传弟子,研习形意  相似文献   

17.
宋宝贵 《精武》2009,(10):15-17
在中华武林,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早已闻名遐迩,而作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的得意弟子宋世荣先生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盘根冲空”与车毅斋先生的“游鼍化险”、刘奇兰先生的“腾龙搜骨”、郭云深先生的“连珠快崩”并称为形意拳四大绝技,因此四人被称作形意拳四大金刚。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清代晋商环境下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动因进行缜密分析,认为:晋商商业经营中对经营安全的需求是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动因,镖局则是山西形意拳满足晋商需求的载体。山西形意拳、镖局和晋商三者互动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实现三赢。对三者互动关系进行剖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清代武术的空前繁荣,是由于社会对武术功能的需求和武术通过恰当的载体为需求提供了供给而实现的。希望能对现代社会中武术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和口述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太谷县中小学形意拳课程设置与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从教学师资、课程结构与内容、场地配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寥长对形意拳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访谈结果,结果显示: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山西省中小学形意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体现出形意拳的山西特色和传统价值;通过形意拳的课堂教学,凝炼其中的育人道理和文化精髓,积极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形意拳传播效果;倡导形意拳的文化多元性等.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形意拳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价值、加大传播路径、弘扬区域武术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车星辰 《武当》2008,(6):54-55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