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亚铁 :FeSO4 +2NaOH=Fe(OH)2 ↓ +Na2SO4制得的氢氧化亚铁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它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4Fe(OH) 2+O2+2H2O=4Fe(OH)3。因此 ,采用教科书上叙述的实验方法几乎看不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只能看到沉淀由灰绿色逐渐变为墨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这对教学中验证Fe(OH) 2 是白色沉淀带来困难 ,使学生疑惑不解 ,达不到实验效果。为了得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 ,必须防止其氧化。为此 ,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 …  相似文献   

2.
Al_2(SO_4)_3和Na_2CO_3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沈阳市辽宁省水利学校(110122)杨立军,张金海Al2(SO4)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盐的水解在盐溶液反应中的应用,实验所要得到的正确现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我们按教材中?..  相似文献   

3.
1 实验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H2S和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装置图2 实验用品  铁架台、万能夹、单孔橡皮塞、药匙、玻璃管、自制弯滴管、Na2S(固)、Na2SO3(固)、NaOH溶液、浓H2SO4。3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4 实验操作4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向玻璃管A端放入少量Na2S晶体,B端放入Na2SO3晶体。42 分别将两端滴管中的硫酸挤压入琉璃管内,A端反应生成H2S气体,B端反应生成SO2气体,过一会,两种气体相反应,使玻璃管内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4.
Na2O2与CO2反应装置的设计荆沙市荆州区弥市中学(434144)张寿昌一、实验设计目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1)2Na2O2+2CO2=2Na2CO3+O2↑(2)在讲授上述教材时,为了增加...  相似文献   

5.
Na_2O_2与CO_2反应实验的改进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55G600)郑胜文一.原理利用人体呼出的CO2气体与Na2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产生氧气和大量的热,从而引发干燥的棉花剧烈燃烧.二.仪器,药品石棉网一张,玻璃管(约20cm)一根,Na。O。?..  相似文献   

6.
Na_2O_2与CO_2反应的连续快速实验辽宁电子工业学校(111000)李庆余,商桂英在讲解“载人宇宙航天舱”或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均涉及到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以往用集气瓶法.常因木条余烬伸插稍慢,揭盖瞬间O2已逃逸殆尽(此反应为中和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7.
Na_2O_2与CO_2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辽宁普兰店市三十八中(116200)贺万斌教师进修学校候英杰实验装置:A.稀盐酸B.Na2O2层C.CaCl2层D.CaCO3层E.棉花具体做法;将一支有破洞的试管底部垫上少许棉花,在棉花上部放入少量团体CaC?..  相似文献   

8.
Na_2O_2与CO_2和H_2O的反应的综合演示实验江苏铜山侯集中学(221121)孙洪登一、操作过程取一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并收集满CO2气。将Na2O2粉末小心地加入此试管中,接着迅速用事先准备好的装有二根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具体装置如下:A.H2...  相似文献   

9.
用剩余NaOH溶液制取无水Na_2CO_3丽水市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255300)王桂仙每年学生实验配制NaOH溶液后,均有大量的减液积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这些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无水碳酸钠,这样做:(1)可以解决多余氢氧化钠溶液的存放问...  相似文献   

10.
Na_2O_2可吸收NO_2或NO武汉市新洲县第一中学(431400)张红焱《化学教学》九六年第二期《实证、推论浅尝"研究"乐趣》一文主要是谈"CO2和NO混合气通过足量Na2O2固体,其气体体积的变化"问题的.笔者认为由于该文没有注意到Na2O2能吸...  相似文献   

11.
几个有趣的化学演示实验刘耀华一、沉淀多次转化的试验药品0.5mol/L的Pb(NO3)2、Na2SO4、Na2CO3溶液,0.1mol/L的KI溶液,0.2mol/L的Na2S溶液。操作在试管中加入Pb(NO3)2溶液,再依次加入Na2SO4、KI、...  相似文献   

12.
一、变质原因分析(一)易与空气中CO2作用而变质1.可溶性氢氧化物,如NaOH、KOH、Ca(OH)2、Ba(OH)2等。2.部分碱性氧化物及过氧化物,如Na2O、K2O、Na2O2、K2O2等。3.部分水解显碱性的盐或溶液,如NaAlO2溶液、Na...  相似文献   

13.
原电池实验是中师化学和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在课堂上将锌片和铜片加硫酸组装而成。利用易拉罐做原电池演示器,能较好地说明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1 实验原理负极(铝片):Al-3e=Al3+ (氧化反应)正极(铜片):2H2O+2e=2OH-+H2 (还原反应)Al3++3OH-=Al(OH)3Al(OH)3+NaOH=NaAlO2+2H2O2 易拉罐原电池演示器制作a.用锉将易拉罐吸液孔盖锉掉,加入开水将易拉罐内壁保护膜涂料溶解(或用砂布擦去)…  相似文献   

14.
鉴别CO_3~(2-)与HCO_3~-的特效方法广西武宣县中学黎光读(545900)关于Na2CO3与NaHCO3的鉴别,目前杂志资料已介绍的诸如(1)加热法,(2)Mg-SO4溶液法,(3)BaCl2溶液法.(4)CaCl2溶液法以及(5)Na2SiO...  相似文献   

15.
药品 :过氧化钠、酚酞试液、二氧化碳气体。仪器 :2 50ml烧瓶、烧杯、单孔塞、玻璃管、止水夹图 1装置如图 1所示 ,已省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 :1 取一只 2 50ml圆底烧瓶 ,无需干燥 ,收集满一瓶CO2 气体 ,向烧瓶中加入过量Na2 O2 粉末 ,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充分振荡使反应完全。可观察到淡黄色的Na2 O2 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的Na2 CO3固体。2 打开止水夹 ,将一只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 ,木条开始燃烧 ,说明Na2 O2 与CO2 反应生成了支持燃烧的氧气。3 重新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相似文献   

16.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实验的改进江苏徐州铁路一中(221003)王学东图1通过多年实践,我们对初中植物学“光合作用需要CO2”演示实验的装置和方法作了改进,方法如右图所示:将原装置中用玻璃槽(或培养皿)盛放NaOH和水(图1),改为2000ml的大烧...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必修本第二册,实验[3-1]制备Fe(OH)2,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白色絮状沉淀,对此实验曾有很多改进措施,但其操作方法繁琐或者实验条件过于苛刻而难以推广.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次探索,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方法简使,现象明显.一.实验用品:N42SO4溶液、稀盐酸、蒸馏水、铁电极(两支)导线、低压电源、试管(251mm×100mm)铁架台,三孔橡皮塞.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用铁作电极,Na2SO4溶液作电解液,电极反应式为:阴极:2H2O+2e=H2+20H-阳极:F…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有一个对比实验。该实验是用来比较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即: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HCO3和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住两支试管口,将两个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 实验现象和结论是:“NaHCO3与盐酸溶液的反应可比Na2CO3与盐酸溶液的反应剧烈得多”。 如上所述,课本安排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NaHCO…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成败原因分析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是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反应式是: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 +3H2O,反应中有无红色Cu2O沉淀生成是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现象。但在做该实验时,更多的情况下往往只看到黄褐色浑浊,甚至变成灰黑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乙醛在稀碱溶液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其产物呈黄褐色浑浊沉淀。二是一部分Cu(OH)2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为CuO而使之变成灰黑色。只有消除这两个副反应的干扰,才能看清红色CuO2沉淀生成的现象。2 实验探…  相似文献   

20.
做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化工分析》这门课来讲,重要的足让学生学习了化工分析的基本理论之后,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 (1)在讲完了酸碱滴定法的原理及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之后,让学生亲自动手配制与标定NaOH溶液,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应是间接配制,配制之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这种基准物去标定NaOH深渊,然后根据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及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计算NaOH的准确浓度,原理: (2)这次实验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实验之前,由老师告诉学生所配制的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