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依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目标岗位需求及本专业对接的应用编程技能等级证书,着眼顶层设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法,培养适应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对扬州数百片清代年画古版片进行梳理与研究,发现以字为主体形象的“福”与“寿”年画尤具特色:在图像构成上突破传统构图藩蓠,字画结合,将传统经典故事嵌入双勾字中,具有道德、文化内涵和以图代字、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在表现技法上与苏州桃花坞年画相比,略胜一筹,具有中国人物画的笔墨意趣;对其图像渊源进行考证,推断出作品时代和图像来源,彰显年画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谢玲  张旻 《阅读》2011,(4):4-9
嗨,同学们好!“阅读快车”马上就要出发啦!这次啊,我们是去位于苏州昆山西北郊的巴城镇。早就听说,巴城镇上的石牌中心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  相似文献   

4.
旅游系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与苏州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苏州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签定了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酒店管理0531班(喜来登班)36位学生在吴宫喜来登的实训为期七周(4.16~5.31),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一下几方面着手改革:1·酒店管理专业现为“2.5 0.5”的模式,是否改为“2 1”的模式,即两年上课,一年实习实训,这对各大酒店是求之不得的事;2·某些理论课程根据需要可采用半学期制,特别是考工考证课程;3·加强职业素质类课程,适当压缩叙述性的理论课程,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  相似文献   

5.
一、弁言 泰伯《史记》作太伯)——苏州地区最早的开发者,远古时商代周人部落首领的后代。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末年,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从岐山下的周人部落来到江南。 春秋时,孔子老先生说泰伯“三以天下让”从而为之作出“至德”的评价,公元9年,王莽从西汉王朝手里夺过权柄而主政时,为了将这种夺权粉饰为“禅让”,苏州秦汉时的名字“吴县”被改成了“泰德”,以纪念“泰伯”之“至德”。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的本质是特色产业,文化的“商业化”“市场化”“利润化”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的文化产业应该是由来已久的,至少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传统形态”,在苏州的历史上是早就存在了。而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持续繁华的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等,不但构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产业的资源特征,也是全面认识和了解苏州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古代东西方“水城”——苏州和威尼斯的全方位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苏州城仅是地区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中等城市,比起首都或省级首府略差一筹,但在封建时代里,无论是建城历史和规模,还是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建筑艺术特色等方面,都比西方号称“欧洲第一大城市”的威尼斯强,从而说明我国古代城市经济文化之发达不亚于西方。  相似文献   

8.
李燕  朱旻悦 《阅读》2023,(27):10-13
<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文夫就开始书写“苏州故事”。苏州的美食、美景、建筑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以及一代苏州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构成了一曲低吟浅唱的苏州印象之歌。“小巷”和“美食”是他书写苏州最为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夜色迷蒙中小巷深处传来的敲门声,是张俊与徐文霞的双向奔赴;清晨面馆里的热气腾腾,是美食家朱自冶在埋头吸溜他心心念念的头汤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结晶。园林翻译为世界了解中国园林、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巨大,如何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平衡为译者带来了挑战。生态翻译学认为,为了实现译文在译语环境的生存,必须对译语环境进行“补建”。该理论为园林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以《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中苏州古典园林介绍部分的英译为例,具体探讨园林翻译中译语生态环境“补建”问题,为园林翻译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可促进苏州的经济、文化建设。目前,苏州市体育赛事存在发展定位不准确,运作模式落后,缺乏专业化的赛事运作团队等问题,建议完善赛事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培育本土体育品牌赛事;继续扩大赛事规模,不断丰富赛事品种;培养专门的赛事管理人才,提高赛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转变体育赛事运作模式,增强部门间的协同能力;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创建国际体育文化名城;加强体育赛事与市民生活的融合,以此促进苏州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苏州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我校管理系副教授吴恩培,继《巨商沈万三》后,又创作了近80万字的长篇小说《百年觅渡——二十世纪苏州的故事》。小说列为苏州市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的作品之一,于1999年9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11月24日,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吴江市委宣传部、苏州市作家协会承办的“吴恩培长篇小说《百年觅渡》讨论会”在吴江举行。与会专家、教授对《百年觅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刊将此次讨论会的部分发言和讨论文章,择要选登于后。“教授论坛”暂停一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11日下午,值第4个“中国航海13”之际,“2008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在2008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主办城市苏州太仓市成功举办.中国航海日活动组织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并宣布论坛开幕,国际海事组织海安司司长关水康司代表国际海事组织发表了演讲,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沿途国家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希腊5国使节应邀出席论坛.论坛由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主持.  相似文献   

13.
紧密围绕苏州“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大局,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出台为契机,努力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区域性大众体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对苏州大众体育现代化建设进行SWOT分析,列出苏州大众体育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制定出发展策略:深化大众体育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大众体育宏观环境;完善苏州大众体育组织网络;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加快基础体育设施建设;要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以期为苏州大众体育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习武之人讲究“站”“坐”“行”要有“型”、有“范”,有习武之人的“精气神”,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里不妨借来说说科研的事。一、“站如松”。说的是习武之人要有站桩的功夫,立地要有根基,如青松一样挺拔、不动摇。对科研来说,站得住是要有根基的,倘无根基,“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势必站不稳、立不牢。这个根基就是科研的基本功。它包括知识根基、材料根基、经验根基、思想根基。搞科研不是玩“空手道”,必须要有知识奠基。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2+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良性运作,会使学院,学生,企业三方共赢。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了“2+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提出了在运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从而对旅游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对“尚左”、“尚右”的解释,历来说法纷纭.中学教材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句中“虚左”的解释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而《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句中“闾n左”的解释是:“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是用来指贫苦人民”《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句中“右”的解释是:“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汉魏以后称世家大族为“右姓”,古时称重要职位为“右职”、称有声望的大族为“右族”.“右望”、也是以右为尊.看来,对“左”、“右”孰为上,解释确乎不一.那么,“尚左”“尚右”究竟如何分辨呢?.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中的“技艺”、“明智”与“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运动训练从操作角度看是“技艺”,而“技艺”又是“专项化”和“个体化”的;运动训练实践的智慧包含着“非理论的智慧”和“理论的智慧”;“非理论的智慧”即属于“明智”,唯“明智”达“技艺”,竞争和协作促进专业“明智”的发展,“理论的智慧”则达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上蹿下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处蹿蹦”。例如:“小松鼠上蹿下跳,寻找食物。”另一个意思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例如:“他上蹿下跳,煽风点火。”有的词典写作“上窜下跳”。这种写法不妥。从表示动作来说,“蹿”是“向上或向前跳”的意思,“窜”是“乱跑、逃亡”的意思。所以,“上蹿”跟“下跳”是对应的;“上窜”不仅意思不明确,也跟“下跳”不对应。而且,“蹿”跟“跳”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窜”却是贬义的。因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写法,写作“上蹿下跳”比较妥当。是“上蹿下跳”还是“上…  相似文献   

19.
“仿佛”只能是“好像”吗新修《辞源》第2册1067页“彷”条下说:“大概相似。同‘仿佛”’。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仿”字下云:“[仿佛〕好像,似乎”。说文解字:“仿,相似也”,“佛,见不审也”。由上可知,“仿佛”一词除“似乎、好像”一意外,...  相似文献   

20.
本来,“遣言”是为了“表意”。但是,常言道:“意在言外”。苏东坡有句有名的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言”和“意”又相统一、又相矛盾的一种辩证关系。“言”和“意”的矛盾,还表现为:相反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