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中青年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从事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健康状况不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有性别差异并且锻炼时间和次数明显不足,而工作忙无时间是影响教师参加与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及其体育锻炼现状,文章在对河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现状和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就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中有59.18%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占44.63%,其亚健康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锻炼周数、锻炼时间、锻炼频度、锻炼强度、锻炼项目数量是影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及其体育锻炼现状,在对河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现状和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就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中有59.18%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占44.63%,其亚健康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锻炼周数、锻炼时间、锻炼频度、锻炼强度、锻炼项目数量是影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法等对常州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目的明确并呈多样化,主要选择趣味性和运动量小、对抗性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喜爱参加集体等锻炼;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场地器材不足、课外辅导的有效手段的缺乏等等是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忻州市区部分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仅有29.6%的男教师和18.8%的女教师在闲暇时间重视健身锻炼;锻炼项目以跑步、散步、球类、游泳为主;锻炼动机以增强体质、消遣娱乐为主;锻炼场所以公路或街道、公园、运动场为主;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余暇时间、没有体育设施、没兴趣和工作负担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宝塔区所属中学教师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宝塔区所属的中学教师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余暇时间较少,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次数较少,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短缺、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体能和锻炼的兴趣。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为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促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金禄 《考试周刊》2015,(16):114-115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龙岩市新罗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提高学习效率是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是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女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明显落后于男生;锻炼频率基本达到每周3次以上;锻炼时间主要在30min~60min这个范围内;制约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滁州学院教师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教师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强烈、目的明确,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致使体育人口比列明显偏低;教师参加项目相对集中,以个人锻炼和与家人一起为主;依据调研获知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教师体育活动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南湘潭5所高校中年教师的体质健康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中年教师存在饮食不规律、营养搭配不合理、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体育锻炼频率低、时间短等现象。应定期体检,重视高校教师体质健康营养状况;营造锻炼氛围,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改变以往不健康生活习惯,合理搭配饮食。  相似文献   

10.
赵国武 《考试周刊》2007,(38):115-1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华北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对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着一致的认识,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次数较少,锻炼时间不足,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掌握也不够。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归纳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商丘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商丘师范学院的学生已基本认识到课余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但锻炼频率与时间还是不够理想,与国家教委规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锻炼形式多以与朋友、同学一起;参加项目男生多喜欢激烈刺激的集体项目,女生多喜欢对抗小的项目或个人项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72.9%高职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不同性别在体育锻炼喜欢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偏低、而主要用于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锻炼频率以每周1-2次为主,持续锻炼时间以30min-60min为主,锻炼强度偏低,跑步和球类运动是高职生参与的主要项目;懒惰,没有毅力坚持锻炼是影响高职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肇庆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课外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面较高,锻炼时间的选择及锻炼项目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动机具有多层次特征;在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投入的时间、锻炼负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场地器材缺乏、学业紧张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红萍 《考试周刊》2007,(44):115-116
笔者对无锡市属中学的662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比较明确,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消遣娱乐",但决大多数教师每周锻炼次数少、每次锻炼时间短,锻炼项目上性别存在着较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与朋友同事及和家人一起锻炼,体育锻炼场所主要集中在本校场馆、马路和空地、公园、家庭,影响他们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无时间"。针对无锡市属中学教师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19所高校教师1 900名非体育专业教师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普通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良好,大多数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态度较积极,但是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其体育锻炼不科学,且多数教师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甚至不做;同时,盲目追求大运动量,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近半数的教师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和高校要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力度,对高校教师健身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高校各级领导加强对教职工余暇锻炼的支持力度,增加教职工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各高校工会应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为高校教师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医药专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锻炼行为状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医药专科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处于较强烈层次,但是比本科学生弱,男生锻炼动机要强于女生,临床专业学生锻炼动机强于药学和护理;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较单一,内容不丰富;男生锻炼行为分值要高于女生,临床专业学生锻炼行为分值高于药学和护理;每周锻炼次数较多,每次锻炼时间少,锻炼方法不科学;研究发现,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P<0.01.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许昌市城乡60~69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时间、频度、场地、项目、形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许昌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城乡差异显著,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远远低于城镇老年人,且锻炼项目单调.建议相关体育主管部门加大科学指导和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南通市三城区(崇川、港闸、开发区)不同年龄群体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及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等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群体参加锻炼的目的差异性不明显,特别是"增强体质,疾病康复"两大目的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内容、锻炼人数的比例及锻炼的稳定性方面6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体育锻炼地点呈现广泛性;锻炼方法的来源主要是个人爱好与习惯、身体疾患需要锻炼、工作与交际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动机、锻炼项目、锻炼时间、锻炼形式、锻炼场所、体育消费以及影响河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和改善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69):130-131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淮南市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次数、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体育锻炼的动机及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得知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比较强烈,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学生体育锻炼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锻炼场所不足、缺乏科学锻炼方法等成为限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建议和对策,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