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新闻传播》2012,(3):97-99
在媒体并立与融合、竞争与协作、传播与营销的媒介生态下,传统媒体将全媒体战略作为应对未来媒体竞争的重要指导思想,并进行了一些全媒体运营方面的尝试,但仅仅流于形式,缺乏公众信任感。因此,在新形势下,公信力营销传播作为传统媒体"全媒体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全媒体战略得以执行的评价标准。本文着重从公信力营销传播的内涵层面来阐释其对全媒体战略的经营观念、内容创作、经营执行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广告营销手段,微电影的传播效应不能仅以电影本身的创意质量和表现质量来衡量,而应立足于数字化时代全媒体的传播语境,从传播流程的角度对其营销运作进行考量。本文力图从生产与消费的复合、多媒体表现手段的综合、传播渠道与终端的融合、内在支持点的整合四个方面探讨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化表达从多个维度解构传统伦理价值:草根传播使传统精英和权威主义遭受危机;对技术的迷信使人们陷入"数字化生存"怪圈;碎片化传播使集体主义价值和整体性原则被消解。全媒体发展的价值原点和终极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当前,全媒体重塑主流价值观可通过三种路向:通过全媒体执政和微政府打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主流价值的核心;通过提升全媒体尤其是草根媒体的文化自觉,完成多元文化正面价值的交融与化合;通过儒家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转换,实现传统伦理价值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按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以求实现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陈硕 《传媒》2014,(14)
正从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脉络来看,技术变革一直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无论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还是通讯技术,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使得人类社会所依赖的传播媒体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电视台、广播、报刊、杂志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在全媒体视域之下,微营销成为各大商家营销的重点手段。  相似文献   

6.
5G时代的AI、大数据、云计算、AR/VR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持续动态地解构和重构着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是数智化赋能下媒体深度融合后"万物皆媒""价值互联"的传播体系,是技术逻辑驱动下从初始的简单"叠加"升级演化为深层次的智能"互嵌".本文系统梳理不同视角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从内容、媒介融合、参与者和信息链接...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是在网络、通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各种新旧媒体形态的总合。在全媒体背景下电视品牌遇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播环境和营销思路上。应对的策略,在全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品牌营销应明确品牌架构和市场定位,明确以广告经营为主旨的品牌建设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那么,什么是"全媒体传播工程"呢?显然,这是为了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而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它是一项社会工程。作为一种改造、重建社会机构的社会活动,这项社会工程需要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扩大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究了全媒体时代下"新世相读书会"的营销策略、传播策略,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图书出版要满足用户需求,传播要结合媒体平台特点,销售要转变思维,推广宣传要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喉舌和主流媒体,为了在全民阅读中更好地发挥旗手的引领作用,中央电视台顺势而为推出了《朗读者》。文章在阐释了作为文化新业态的《朗读者》之后,从跨界整合资源、全媒体营销和多项互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其热播的原因,并认为其对我国文学出版的启示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优质内容"的全媒体出版是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基石,以"意见领袖+新媒体"营销提升文学作品乃至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对目标读者展开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1.
邢雅静  田晓丽 《今传媒》2016,(10):82-83
近年来,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之下,电视与网络平台的互补价值不断凸显,传播手段愈为新颖。我国传媒业界所进行的“中央厨房”、“全媒体化”,正是运用台网资源整合应对全媒体传播的理念与策略。本文从全媒体生态的大背景出发,从台网联动的内涵、联系个案剖析内容研发制作、推广营销、发展运营等台网联动的形式与内容、受众、广告经营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在全媒体整合传播背景下,结合跨文化与跨语境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及国际关系、外交政治等理论,综合运用个案研究、质化研究等方法,剖析其在全媒体整合传播下打造中国文化软外交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两方面的表现。其深层“可视化”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凭借优良品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发展的准确解读,在品牌构建、国家传播、文化表达、全媒体营销等多领域的开拓式探索,为中国纪录片进军国际市场,实现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玲 《东南传播》2014,(12):114-115
当代信息社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不同的媒介形态之间的无缝嵌入、高度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时代,广大分散受众能更全面、更立体、更简易地获取信息。本文以"9·8投洽会"为案例,探询厦门品牌会展报道在新传播形态下的特征;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小众媒体三个方面探寻"9·8投洽会"报道的全媒体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的文献分析,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受众研究、社会责任、媒介呈现、大众文化、人际传播、健康传播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的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话题,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亮  张琳 《今传媒》2020,29(3):16-18
全媒体电影营销能够以强互动、强转化、强网感、强话题的方式,精准定位各类细分受众市场,实现全网流量和受众注意力、消费力的引导。当前,我国电影营销存在着精准营销互动性不强、全媒体传播不够充分、品牌IP打造能力不足等问题。精准定位受众、共鸣驱动话题,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全媒体营销,塑造品牌IP、打造全产业链等全媒体营销策略,可以充分提升消费者观影兴趣,挖掘影片艺术价值,引导社会群体价值观念,有效实现电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媒体"是近年来中国传媒业界十分关注并在传媒实践中积极应用的核心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整合媒介形态和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新传播实践活动,相较于传媒业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的突破,传播理论则显得有些滞后.对全媒体传播的理论探索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从全媒体发展的实践应用出发,试图对全媒体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分析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引起传播学界对全媒体研究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媒体形式推陈出新,媒体从内容、渠道、功能各个层面高度融合,"全媒体"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如今,报刊全媒体在新闻生产、渠道覆盖、内容复用、传播策略等方面的格局业已初现端倪,有的报刊已经在新媒体形式的包围下"杀出一条生路",有的却陷入了全媒体迷思之中。面对百舸争流的业态,从如何提高综合运营能力,到改善内容和渠道的结合方式,报刊的全媒体业务和营销策略仍在探索中前行。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主办,以"全媒体的价值回归——2012报刊全媒体年终盘点"为主题的第十三期传媒沙龙在北京新华社综合楼举行。与会的多位报刊领导从各自实际出发,畅谈了各自在新媒体、全媒体建设上的切身体会,充分交流了思想。沙龙上,参会的嘉宾达成的多项共识,其中一项就是:报刊做全媒体必须返璞归真、回到自身。首先,不同的媒体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殊情况来确定是否适合做全媒体,全媒体是趋势,但不是制式,不能为了"全"而全。其次,做全媒体要找准自身定位,"我是谁"、"我适合什么"、"我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报刊在做全媒体业务之前必须想清楚的。再次,整合、优化媒体自身现有的资源,使资源产生价值达到最大化,才能做到全媒体真正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8.
严飞  谭穗枫 《编辑学报》2014,26(5):412-414
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开始向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的新传播形态转变,与此同时,科技期刊广告营销模式也开始向更科学的、反应更及时的全媒体营销转变。全媒体模式下,科技期刊要做好广告的整合营销,纸质期刊广告应改变原有的编排模式,增加广告注意力;期刊网站广告应做好广告的精确定位,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来评估广告的价值和效果;手机期刊受网络速度和存储容量的限制应采用新的广告模式如软文广告,以提升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蕾 《东南传播》2012,(1):21-23
Web2.0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由于网络的聚合作用不断滋生出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微内容"的传播、线上线下联动的微营销模式因顺应新的媒介环境而备受推崇。腾讯开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迅速推广结合微营销理念,为微信广告的投放提供了契机。本文结合微信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优势,对微信广告的发展价值和潜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推进微信广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全媒体逐渐变成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所谓的全媒体就是通过媒介信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传播的一种形态,并通过广电、电信网络及互联网融合的方式实现用户在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最终让用户随时随地地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全媒体具有覆盖面最全的特点,这给企业品牌的推广与营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企业品牌营销应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发展。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下企业该如何进行品牌推广与营销?基于此,本文以2019年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为例,对企业品牌的推广与营销开展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