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慕课的兴起使无数在线学习者受益。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深度学习体验,慕课学习者究竟学到了什么。慕课建设者是否非常清楚“什么值得教”,以及“如何教才能让学习者获益最大”。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平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心理学与生活”中500多条学习者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教师优质讲授、课程内容吸引力、学习方式便捷、学习成果认证保证等方面促进了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升;学习者在增长心理学知识、增强生活体验、提高反思能力、学习知识发生迁移和解决新问题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问题乃是通向理解之门.问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有利于推动教学的开展和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线学习环境下为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和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学问题导向作用的关注,在线课程在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着不理想之处,不能有效地引起认知上的深度理解.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内外问题导向在在线学习课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构建了问题导向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在线学习框架和课程实例.在课程设计中提供了以问题为引导的情境体验和探究互动的机会,通过丰富的案例学习和认知支架,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引导学习者从对知识的低水平认知层次逐渐向高水平认知层次发展.最后,为了验证问题导向在线课程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采用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五个教学案例的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探讨,阐明了教师的深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的深度学习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指出了深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深度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进行了深人思考和深入探究,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趣味”性决定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同时还说明了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超课标.  相似文献   

4.
在线学习支架可用于改善学习者的计划调节,规划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行为,促进在线深度学习。已有计划调节学习支架设计更多依赖经验,缺少基于脑加工机制的设计规则研究。文章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追踪深度学习过程的脑区激活情况,探究计划调节学习支架对在线深度学习过程的影响机制;采用测量问卷评估支架对深度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深度学习基础阶段、早期阶段与晚期阶段,两种类型的计划调节学习支架均有利于激活深度学习过程的脑区,自主性计划调节学习支架对深度学习结果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启示研究者优先采用自主性计划调节学习支架促进在线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三个阶段的脑区激活情况与深度学习结果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启示研究者可以根据脑区激活情况判断在线深度学习是否真实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最后,基于实验结论提出计划调节学习支架的设计规则及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习者通过深度学习能够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以实现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的迁移应用。影响学习者深度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合作学习、学习环境、学习反思5个方面。通过构建在线学习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发现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反思与深度学习的知识迁移显著正相关;合作学习对深度学习的知识迁移无显著影响,对能力培养有显著影响;学习投入对能力培养无显著影响。因此,可以从合理设置合作学习项目,提问和作业提交环节注重提升学习者反思能力设计,改善平台学习环境建设3个方面来提升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深度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潘娟  田美  张敏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3):159-16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分析正在成为人们掌握学习者学习进程,了解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分析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用来预测学习者的成功。Moodle平台作为课程资源和学生学习的在线平台,其开源性为学习者学习数据的获得提供了很大优势。以Moodle平台为依托,利用学习分析工具LAe-R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可视化、多元化评价,根据分析结果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预,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在线学习日趋成为成人学习者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分析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有效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在线教学策略,研究构建基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阶段的“成人在线深度学习发生机制模型”,开发成人在线深度学习测评工具,基于对494名在线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学习者需求出发组织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是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参与程度的关键因素,成人在线课程设计秉持“因需施教”的理念;教师要重视对学习者的“支持—调节”,培养学习者沟通协作、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高阶能力;成人在线教学应提升学习者“在场”体验,引导学习者“学会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习者与在线内容的交互被认为是决定网络教学和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环境中的任何事情总是一触即发,支持学习者与在线内容进行交互.当学习者与内容交互时,内部的反思性思考与对话发生了.本研究试图比较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中研究生课程和本科课程中学习者交互之间的差别.基于所提出的研究学习者与在线内容交互的框架,研究者收集了学习管理系统日志和学习活动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基于学习者与在线课程内容的交互模式和行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和学习者在在线论坛中的讨论和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尤其调查了已发生的交流的维度、深度和分类.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究者认为应该加强网络内容的设计和传输,从而提升开放远程学习中在线学习环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文章积极探索符合电大教育实际的开放教育任务型在线学习模式: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微课形式传送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加强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协作学习,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达到开放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慕课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学习效果一直受到质疑。慕课情境下的学习行为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都力图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数据来预测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以及评估学习效果,但受制于各平台的数据限制,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和著作。基于《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慕课在"好大学在线"及"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学习者数据收集,具体分析了学习者的选课、退课情况,在线互动及提交作业情况,在线时间以及学习成绩情况,分析了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规律,了解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和知识认知已不适应甚至阻碍了慕课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学习者不再以成绩和证书为导向,而是以获取技能和知识为重点。国内的慕课课程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课堂的影子,仍然把重点放在"教"的环节上,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以及对互动的反馈,都抑制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学习不太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习者必须改变固有思维习惯,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因此,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深入分析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内涵特征与实现过程基础上,提出实现深度学习的4个过程阶段,并提取批判性思维培养的7个核心过程要素。通过分析各核心过程要素特点和作用时机,将其融入深度学习4个过程阶段中,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相似文献   

12.
同伴互评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策略,已经成为现阶段网络学习评价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将同伴互评策略应用于高校混合式教学之中,设计同伴互评学习活动。研究整体采用行动研究法设计、修改同伴互评活动,并分析学习者对活动的改进意见。研究一方面分析互评活动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活动对于两类学习风格学习者影响的差异;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学习者对于活动的态度及改进意见。主要研究结论认为:(1)研究设计的同伴互评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并提升最终成果的质量。(2)相对综合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而言,同伴互评更加有助于提升序列型学习者对知识运用的水平。最后,研究总结了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的改进方案及后续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挖掘与分析在线课程评论文本,探索学习者参与在线课程学习时关注的话题及其情感态度,为提高在线课程质量提供帮助。首先采用词频分析方法,实现对学习者在线课程评论内容的整体认识|然后利用非监督学习方法潜在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对评论文本信息的特征结构、语义内容进行自动挖掘和分析,得到学习者的关注话题|最后对每个话题的课程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得到学习者的情感倾向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主要关注教师授课、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 3 个话题。情感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对于该课程普遍表示满意和赞赏,但是对于该课程学习资源表达了较多负面情感。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assist individual learners to construct knowledge in online learning through providing them with customized supportive services. The services go beyond simply presenting course materials, but supply a diverse range of technological facilities, tools and services to assist individual learners to progres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or facilitating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by individual learners is built at the first, through the review of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for learning and the objectivist ones. Then, a general conceptual model to describe any number of practice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online is built. It will be used to customize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cater for various different learning demands. The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individual’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fter that, software agents are proposed to customize the supportive services for individual learners based on their particular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Nex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ervices is investigated and a system prototype is reported. Finally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 and the further work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深度学习”对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采用描述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学习者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学习者深度学习的主要因素包括师生反馈与评价、学习者反思与知识加工水平、环境资源建设以及教师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提出以多元评价促进反思为根本,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与加工水平为目标,以提供丰富合理的环境资源为需求,以任务驱动法促进教学为重要抓手的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6.
New infrastructures that dramatically change our possibilitie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have also brought forward ideals on ‘new’ connectivity. Two important ideals of connectivity are that of the individual who tailors his or her knowledge among expansively dispersed resources, and the ideal of access to multiple, diverse resources that provide individuals rich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cultural norms are implied in our ideals of connectivity, we argue, they must be tested in the crucible of empirical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ocio-technical practices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group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ego-network analysis and a qualitative, in-depth discursive approach, we analyze the networked learning practices of three ethnically different groups in the Netherlands from an extensive research study called ‘Wired Up'. We comparatively describe Dutch youth as ‘unrooted' learners, Moroccan-Dutch youth as ‘routed' learners, and Turkish-Dutch youth as ‘rooted' learners. We propose the idea of the Networked Configuration for Learning as a means to contrast th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dividuals and groups have in relation to particular offline and online connections, their historical geographies,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places’, and particular learning affinities.  相似文献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的政策,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以后党的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善移动学习绩效评价理论,梳理移动学习概念及特性,以及学习绩效评价在移动学习领域发展现状,通过借鉴美国 Kirkpatrick 评估模式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探索性地提出移动学习绩效评价模式设计原则及五层次绩效评价模式,并提出绩效评价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该绩效评价模式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关注学习者动态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者知识、技能、潜能、态度、行为和实践能力的改变|二是关注学习对学习者未来长期潜在影响以及学习者完成学习后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网上教学的质量,帮助教师对网上课程的教学环境进行评定,改善和增进网上教学的实践,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教学课程的学习环境,利用香港公开大学提供的<远程网上学习环境量表>,选择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法学、金融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习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安徽电大开设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法律思想史>、<信托与租赁>、<国际结算>等四门网络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学习者对网上教学环境满意度较高;二是网络支撑环境较好,但缺乏网络知识常见问题解答;三是网络课程灵活性较高;四是网络教学能够促进师生、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但以学习者之间交互为基础的协作性学习氛围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的布置、提交作业也未实现.围绕结论,文章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教育领域内,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与在线学习环境这些专业术语并不少见,学习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在面临这些专业术语时往往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困惑,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术语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环境领域相关的研究较多,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表达术语层面,重要的是不同学习环境的侧重点和呈现特点有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研究该问题,总结学习者是如何认识这些学习环境的。结果表明,不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环境有不同的期望和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