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呼唤生活化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是一个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做的准备。”高中《思想政治》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必修模块。不难看出这四大模块有一个“公因式”即“生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政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是课程整合的追求,即课程建构的方法论。”这就为高中政治课教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五大理念,归纳起来就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思想政治学科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中政治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台、文化生活”j…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从近几年江苏政治高考的试题分析中不难看出,江苏政治高考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考查。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看待政治高考,结合新课改理念进行创新性教学,方能让学生获得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建议:高中政治课程的模块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共同组成,并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组成。这些必修模块涉及政治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政治的密切相关点,凸显政治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各必修模块在知识衔接和内在逻辑上是平行的。由此可见,高中必修政治课有着自己的特殊教育职能,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其政治教育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江苏地区,高二必修班政治课程的教育功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盲点,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高中必修班政治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中蕴含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开展学生科学精神、辩证唯物观、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体制自信等思想政治育人相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生物化学”课程内涵体系及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个性化阐述,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实验)在全国五个省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的试行,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其中“文化生活”模块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政治学科的一个突出问题”。“传播文化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着眼社会功能、教师发展、精神育人”,这是本刊新设“人文视野”栏目的中心立意。因此,为配合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特邀请湖北省宜昌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的张爱群老师就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问题,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问题,以及文化的力量与民族精神等问题撰写系列文章,以飨读者。希望在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精神原生态介绍、优秀思想文化传承问题、新时代民族文化认同与发展、域外优秀思想文化借鉴等方面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匮乏为繁荣文化生活提供了市场空间,“天下英才聚延安”的景象为文化育入提供了人才条件,陕甘宁边区相对稳定的敌后环境为党开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渠道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党把文化工作看成是思想上政治上启发和动员群众的重要手段,恰当地把文化教育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衔接起来,使人们在满足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和精神境界,成就了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的局面,为当代开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渠道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块分别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而"生活"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只有全面深刻把握不断变化的"生活",才能真正实施"生活化"教学,才会赋予思想政治课教学以生机与活力、生命与意义。一、紧扣各模块"生活"内涵新变化,进一步树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程实际就是"生活课程",其建构以经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乡土文化以其生活化、本土化、贴近学生的优势成为践行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本文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就乡土文化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及实际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符合思想政治课程对内容整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程《生活与哲学》模块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块,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但同时某些具体问题也存在表述上的分歧和理解上的递进关系。掌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由此可见,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该课程的实效性则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总体的教学现状的剖析,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该课程实效性提升的思路和方法,拟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正处人生观念形成和价值取向确立的关键时期,要坚定政治思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坚定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期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立  张静 《林区教学》2023,(8):10-14
文化本土化趋向下,以滁州为中心形成的皖东红色文化,能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供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引领。将皖东红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的路径:转变课程理念,树立政治高度;培养历史思维,注重思想深度;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情感温度;创新教学形式,把握教学宽度。  相似文献   

16.
部队院校是传播先进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部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主要阵地。院校政治类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在学员的院校生活这段重要的成长时期中扮好“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增强学员的首位意识,强化学员的精神支柱,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先进的文化支持和坚强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新增设的必修模块,承担着重要的文化教育职能。高中政治教师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巧用乡土文化资源导入新课、破解重难点、设置探究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他认为:“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育,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活逻辑的政治课解读及呈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实施意见”则强调“……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新课标的理念导向和实施意见都共同指向了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关注生活,把学科的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提升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活力。对照课标精…  相似文献   

20.
政治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政治课程内部发展的需要,其改革必然是在一定的标准和理念下实施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为此构建了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四个必修模块都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