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欣赏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在对音乐具有良好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而这些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远远不能适应提高音乐鉴赏水平的要求.因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走出课堂”,使音乐教师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2.
一、“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内涵及基本范式 (一)“课堂学习任务单”的概念 “课堂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生认知需求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活动任务方案。它以“任务单”为媒介,以“学习任务”为核心要素,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也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性构建的过程.学习环境是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成的.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在日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与“情境”的设定,教师与学生以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优化课堂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所感悟到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课题,教育家舍吉宁也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是的,我们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不是学生的,是一个“死”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中职英语课程改革中的英语教师角色进行定位,认为英语教师是“课程演绎的总编剧”、英语教师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实现传统课堂师生角色的转换、英语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效果的“终审裁判”、英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英语教师还要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英语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成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大开大合的课堂.它重视课前的深度预学,使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使教师进入“互联”的状态;它强调课堂的“弹性预设”,重视课堂的整体性和高效性;它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教学引擎”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启动课堂;它把“学”和“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互联”和“聚焦”功能.生成课堂汇聚了曲折美、灵动美和整饬美,充满着“不可预约的精彩”.特级教师李仁甫老师的《管仲列传》课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雷跃安 《考试周刊》2009,(20):185-185
素质教育对课堂的要求,已经使地理课堂由过去单一的“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变为“由教师实施控制、组织学习,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结构、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呈现新的教学情景,提出新的认知任务,以促使学生针对不同问题、情景分析对比、寻求解答。提高教学引导水平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对地理课堂教学引导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需要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和改革,以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读、找、说、听、练”的五字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高效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使课堂活了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时常看到这种现象:一些教师将学生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不论是课堂提问、指名板演,还是课堂上的其他“重大活动”,都乐意让那些听话的学习好的“重点”学生去做,使得相当一部分“非重点”学生“靠边站”,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偏爱少数学生,而疏远其他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如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改!一、让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所以教师是课堂活跃的关键,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课堂气氛呆板,抑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目标取向理论阐述了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设定“任务取向”并对其确立“学生责任”,即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设立不同任务并要求其完成.通过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来感知课堂内外英语学习环境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实现“两转变” ,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1 .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元化作用要把课堂的中心转向学生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逐字逐句的讲解课文 ,而是通过设计和组织教与学的双向语言实践 ,启发学生的思维 ,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习 ,使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 ,不断地提出启发性问题 ,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当中得到乐趣 ,提高能力 ;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 ,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活动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让每个学…  相似文献   

13.
封建新 《考试周刊》2012,(23):108-109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深受教师的喜爱,因为“以任务为载体、教师采引导、学生是主体”恰巧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推敲,为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掌握课堂上必需的内容、技能与方法,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改革的根本所在.课堂效率的提高涉及到老师的“精心”和学生的“用心”两个方面,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的“导演”是教师,也只有教师的“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精心”研究学生的学法,学生才能甘心情愿的“用心”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与倾听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合作过程中,相信学生会收获很多,对语文的兴趣也会慢慢提高.  相似文献   

16.
“问题式教学”是将课堂目标转化为问题和任务,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借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问题设计是问题式教学的核心,也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键.文本结合具体课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提升问题质量的方法,使课堂更加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17.
教师以“教”为目的去研究知识和学生以“学”为目的去获取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教”的前提是对知识地透彻理解和整体把握,结果是运用自如.教师要变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由学转变到教,成为学习的策划者,但学生毕竟学习任务繁重,时问精力有限,不适合完成过于繁重的任务.据此经过多次探索,笔者认为:教师做好课堂环节策划,把握整体进程、方向,并提供素材、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做具体内容的策划,引导学生不只接受知识,而是去研究知识,设计知识.这样的转变改观了课堂的模式和氛围,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8.
课改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课改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生态化,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首先教师要充满“阳光”,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不仅我们教师要阳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阳光”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学生变得更“阳光”.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任务型教学是把生活中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任务型教单词、教口语、教语法,使英语课堂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使课堂形式多样化、生活化。其效果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创造了学生的“言语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促使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参与合作及交施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范明 《文教资料》2006,(16):17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构建理想课堂的关键。一、良好的开头——激活学习兴趣点良好的导入如同一种华彩乐章的“引子”或“序曲”,一部精彩话剧的序幕,一处风景胜地的前门通道。它会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教师艺术地处理“导入”环节,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学习氛围,就能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聪明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