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习惯常俊认真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认真审题,草草地念一遍题,就列式计算。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抓好审题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会“读题”低年级学生不理解读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用正确方法进行验算,可以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包括数的计算和解答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判断变得更有根据和更有把握。有些学生对应用题的验算,往往只是按所列的算式去算。这样去验算的话,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检查出式子计算得是否正确,而检查不出解题方法是否正确。例如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题:哥哥植树15棵,哥哥比弟弟多植4棵。弟弟植树多少棵?学生如这样错误列式去计算:15 4=19(棵),不管用加法交换律或用逆运算关系都检查不出它的错误,而要按原题题意、数量关系去检查,才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学生在解答时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单位"1"及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导致列式错误,因而感到解答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较为准确、快速地解答此类应用题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资阳市1999年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列快车在甲城,一列慢车在乙城,两车同时相对开出,相遇后继续前进,当两车相距92千米时,快车行了全程的80%,慢车行了全程的60%,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我在试卷评阅和试卷分析中发现,60%的学生对此题无法下笔,20%的学生能正确解答。因此,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要避免让学生记类型、套类型解答应用题。评卷中发现,此题解答有如下套类型解答错误:错误解法之一:列式为92÷(80%+60%),究其原因是学生将“92千…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直困扰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不高,习惯于笼统地感知,读题一带而过,读完题就列式,甚至边看题就边列式计算,导致错误地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读懂题,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解答应用题,最要紧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只有把题读懂,才谈故里上理解题意,也才能为综合分析题意创造条件,从而正确地解答。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本第一册第72页例1、例2。教学目标:认识应用题的结构、解答应用题的步骤,会列式计算,得数注明单位名称,会口述答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图说出图意嘛阮场  相似文献   

7.
根据“九义”教材的编排,引入“因数”的概念之后。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不再区分放乘数和乘数,怎佯计算简便,就怎样列式。这样处理既与乘法交换律相吻合,又与初中代数知识相衔接,真谓明智之举。但有部分教师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处理有悖于乘法的意义,算理错误。特别是今后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需再回头重新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岂不自找麻烦?  相似文献   

8.
解答应用题必须验算,而学生由于没有养成验算习惯,不懂验算方法,即使要他们验算,也只是看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没有认真考虑列式是否合理,解答结果是否与题意相符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应用题的验算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我验证的能力。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的特点,我教学生用改题验算法来验算应用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易学,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判断解答是否正确,而且能使他们一题多练,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验算是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少教师对此并不重视,以致学生解答应用题后,须靠互对答案来判断其运算的错对。长此以往,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很难养成。那么,怎样进行应用题验算的教学呢?在解应用题时,验算是指在得出答案后,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检查列式计算的方法与结果是否正确的过程。应用题验算因题  相似文献   

10.
培养解答复合应用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与认识应用题教学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在没有明确解题思路、不确定列式依据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进行解答而导致错误;有些学生虽然能弄懂题意、明确问题,但在解题过程中常出现丢三落四现象,造成解题不完整而导致错误;有些学生对自己非常离谱的解题结果,也不做检查和修改而导致错误;有些学生把简单的解题过程复杂化等等。一旦教师作适当指点便感到茅塞顿开,这是因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自我监控所致。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应用题解答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意识到整个解题过程都必须在自我意识的控制和协调(即自我监控)下进行,最终目的是使解…  相似文献   

11.
运用比较法教学第六册两步应用题凤庆县教研室杨兆祚“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包括速乘和连除应用题,归一和归总应用题,是在两步文字题综合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各种应用题都要求学生在分步列式解答基础上进行综合列式解答,连乘和连除应用题,还要求学会用两种...  相似文献   

12.
试谈简单应用题教学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在一、二年级时,简单应用题学得不好,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困难就很大。当前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不少教师包办代替讲得多,引导学生思考得少,只注重教给学生“怎样做”,忽视教给学生“怎样想”。在要求上,满足于学生能解答就行了,忽视理解题意、明确算理、分析推理、解答既对又快等基本功训练。因此,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里,仅就简单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和教学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列综合式解应用题比分步列式解题要求高,难度大,三年级学生不易掌握,教学时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打好基础。列综合式解应用题是建立在分步列式解题基础上的,教学分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应注意孕伏综合式的因素,为列综合式解题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 ,常常因为心理障碍而发生解题错误 ,因而有必要对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 ,并采取策略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5.
抓基础 简单应用题是学好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教师应严格按照“读、找、想、列、算、查”即“读题目、找条件和问题、想解答方法、列式、计算、检查”的顺序教学应用题。不图快,不怕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应用题的一些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加问题 就是在原来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问题,使之成为较复杂的应用题。如“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100棵。照这样  相似文献   

16.
教法说明:抓住数量关系式教学两步应用题,把学生在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初步形成的列数量关系式的能力运用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教例: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渡 1.板算: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彩色粉笔4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要求先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2.口答:解答下列问题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数量关系式怎样列? ①红花和黄花共多少朵?  相似文献   

17.
列式计算类题目 ,是应用题的浓缩形式。正确解答整数部分列式计算类题目 ,是正确解答整数应用题及小数、分数应用题的基础。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则是能否正确列出算式。然而 ,在教学中 ,此类题目往往不大被师生重视 ,学生的列式正确率不高 ,进而制约学生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影响其解答正确率。要想克服这一现象 ,只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 ,利用相应的辅助手段 ,才能提高学生列式的正确率 ,顺利完成题目的解答。一、代换法代换法是解答数学题目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用一种表述形式更替另一种表述形式 ,使其更具体、更简洁。例 :( 1) 2…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我经常遇到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智力较好,接受能力强,但在解应用题时往往列式错误。究其原因,并非不懂,而是审题上的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认为造成学生审题错误的心理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学生爱玩,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急于完成。在审题时尚未确切了解题意,就盲目地列式,结果造成错误。 (2) 小学生的观察、注意力较差。他们往往忽视  相似文献   

19.
<正>初学数学的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问题上往往会出现思维上的错误,本文就此进行了错误成因的剖析以及解决的对策研究。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时,往往会出现思维上的错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的分析:一、解题思维错误的成因1.只是以问题中一些表面的、单一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算,而不能对整个问题的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进行解答。例如:二年一班有童话书20本,和科普书合起来是60本,科普书有多少本?错误列式:20+60=80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重点.它分布在每个年级。解答应用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列式、计算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训练学生熟练、正确地解答应用题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头痛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