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工匠型"教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标准为引领,建立培养标准体系;以分层培养为抓手,构建协同培养新模式;以提升内驱力为目标,完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在制造业领域需要有"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文章系统分析了影响"工匠精神"培养的四个因素,提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首先校企双方应该重视"工匠"的作用与地位,然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工匠型师资队伍的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四个维度构建由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工匠精神认知调查问卷》,对成都A职业技术学院495名学生和7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四个维度上,学生对专业技能认可度较高,对其他三个维度的认可度较低;而教师在四个维度上均认为学生实际情况不足,由此反映出职业院校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理念有待改进、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强化、学生自制力培养有待加强,进而提出提升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能力的建议:构建三位一体“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营造厚植工匠文化的校园环境;坚定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年轻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后备力量,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常怀一颗"匠心",精通一门"匠艺",打造一批"匠品",为成为"工匠型名师"而不懈追求,为培养"工匠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创新驱动召唤"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为企业社会发展提供充分工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开展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先导的职业素质教育,将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认识,激发向工匠学习的热情,为学校探索加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经过"育本、铸魂、强基、塑品"的教学实践,培养更多地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工匠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素质。本文以"工匠精神"的定义为出发点,着重探讨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培育及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探索方向.教师应进一步认识中职"思想政治"课厚植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争做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积极开展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探索,为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工匠型”教师是既具有教师特质又具有工匠特质的教师,是匠德与师德、匠心与师心、匠魂与师魂、匠术与师术有机结合的富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培养和打造“工匠型”教师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趋向,他们是职业教育的支撑者、职教政策的执行者、“工匠人才”的塑造者。培养“工匠型”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强化对“工匠型”教师的广泛认同,确立“工匠型”教师的任职标准,搭建“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撑平台,建立“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德国制造"举世闻名,德国"工匠"忠于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骨髓,已成为其民族的文化符号,为世人所赞颂.我国正在全面实施"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力求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因此,积极借鉴和学习德国"工匠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完善制度,"重技精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建立鼓励和保护"工匠"创新创业的有效机制,这对我国"双创"人才培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竞争性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工匠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文章从分析思考现阶段职业教育中工匠型教师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入手,进而提出促进工匠型教师培养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角色主要有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大国工匠的培养者,自我发展的促进者以及社会发展的服务者.但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因其无法转变角色定位,陷入文化传承角色边缘化,培养目标模糊化,自我发展保守化,服务素养欠缺化,造成角色失衡.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增强自身文化传承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培育工匠文化,做好大国工匠之师;打破旧观念,促进自我创新发展;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能力,参与生产实践,为经济区域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角色主要有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大国工匠的培养者,自我发展的促进者以及社会发展的服务者.但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因其无法转变角色定位,陷入文化传承角色边缘化,培养目标模糊化,自我发展保守化,服务素养欠缺化,造成角色失衡.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增强自身文化传承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培育工匠文化,做好大国工匠之师;打破旧观念,促进自我创新发展;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能力,参与生产实践,为经济区域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势在必行。从全员培养、全过程培养、全范围培养以及特色培养四个方面进行高职"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了将高职"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须确立与之配套的高职"工匠精神"培养考核机制和高职"工匠精神"培养成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现代职业素养的新要求,而当前高职人才职业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与工匠精神相差甚远。现代学徒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其不仅延续了工匠培养的形式,而且传承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现代学徒制下培养高职人才的"工匠精神"需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提高工匠职业地位及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加大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营造质量为重的社会氛围;需高职院校革新课程设计、标准化授课内容、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和匠心精神;需企业弘扬工匠文化、树立"工匠大师"榜样、设立激励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学徒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强调本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根据这一特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要成为本专业的讲师、教授,又要成为本专业的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或技师等,即大家所说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7.
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需要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能培养应构建以技能要素培养与训练为中心,实施两类课程联动、三个平台同构、四段各有侧重、五种机制保障的培养体系,简称为"2345"专业技能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办学的根本,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离开业务精、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职业院校要实施"项目化"教学、要推行"做中学"改革、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都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整个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重视。作为培养"德兴大道、技承天工"的摇篮——职业院校,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品质的培养,才能让他们在步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并在工作磨砺中成长为国之大将。  相似文献   

20.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