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论职教集团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理论是当今国际社会科学界最热门的前沿理论之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逻辑体系.将治理理论引入到职教集团的研究中,从治理理论出发,职教集团治理是指协调职教集团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多元治理模式,推动职教集团有序发展.从治理主体来看,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三大类,政府、职业学校与企业,它们同时也是职教集团的治理主体.治理模式上,目前我国职教集团正处于发展初期,经历着从简单联合体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趋势.建立多元治理模式是提升职教集团内部控制力与协调力,推动职教集团成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经过近20年的有益探索和实践,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三省一市省际间的行政分割、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不一致以及协同发展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三省一市协商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地方特色的解决方案;构建新型治理模式,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有效的监控评估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构建长三角联合职教集团互联互通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实施一体化合作项目,加大集团内职教资源的共建共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70-71
本文提出利用职教集团优势资源服务"双导向"视域下专业群构建的创新方案。作者通过充分调研,从构建"多方联动"预警机制、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搭建"成果共享"合作平台、拓展"共建共享"实习基地四个方面对职教集团提出了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职教集团作为跨地区、跨行业、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非法人教育集团,其运作模式有纵向衔接、横向联合和中介参与,其运行机制有紧密型、松散型、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加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建设,应建立和完善职教集团体制机制,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基础上,从职教集团参与职业教育的效果评价入手,提出职教集团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职教集团需要找准定位,完成角色转变,履行好参与者、监督者、合作伙伴、服务主体等多重角色功效,以主体身份多层次多角度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推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促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省职教集团虽然起步早,但是与其他一些省市相比发展还不快;虽然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共建共享机制方面还没有根本的突破;虽然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诸多有效的探索,但是与深度融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虽然职教集团形成了一定的集约优势和品牌优势,但是职教集团的集约效应还远没有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发展虽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职教集团(联盟)是当前职业院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然而,职教集团的法律地位与属性政策缺失、互利共赢的动力或利益机制缺乏、内部治理与运行制度机制缺失、政府的激励与保障政策缺位,致使多数职教集团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合作,集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要破除制约职教集团发展的困境,需构建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多元利益主体参与职教集团的动力机制、完善的职教集团内部治理运行机制和职教集团合作办学的外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主要创新点: 1.创新了课程建设模式 “校企—校校合作,自主整合共建”课程建设模式 2.创新了职教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区域内“校企—校校”联动,共建共享省级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了资源整合和效益共享的互利合作运行机制,带动了区域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打造优质职教高地,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教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职教论坛》2012,(16):40-42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文章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尽管职教集团主体间的合作是对合作优势的追逐,却滋生出诸多合作惰性。本研究基于合作优势理论的内容,从目标、成员结构、信任、权力、领导力五个方面对诱发职教集团合作惰性产生的根源进行钩沉,并从构建利益共享的多元目标协调体系、确立清晰稳定的成员结构发展框架、设计渐进持续的信任增值循环回路、催化民主平等的权力分配及领导力执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职教集团合作惰性的调适策略,以期助力职教集团合作优势生成。  相似文献   

11.
崔平 《职教论坛》2012,(26):9-10,13
职教集团是指若干个职业院校,联合相关的行业企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的而构建的多法人组织。通过对参与职教集团的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影响职教集团参与主体利益实现的风险因素分析,提出职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政府监控机制、完善职教集团制度设计机制、建立职教集团运行的风险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总体上看,现有职教集团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校企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与校校合作,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共建共享,促进了职业教育结构性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职教集团化办学并不理想,形式大于内容,表层多于深入,局部优于整体,阶段强于持久.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当前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在主体生态位、育人环境和人才培养链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再平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路径拓展:赋权扩限,重塑职教生态位,构建共治共享的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赋能增效,重塑职教生态链,构建面向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体系;协同互融,重塑职教环境,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治理涵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当前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在主体生态位、育人环境和人才培养链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再平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路径拓展:赋权扩限,重塑职教生态位,构建共治共享的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赋能增效,重塑职教生态链,构建面向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体系;协同互融,重塑职教环境,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治理涵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职教集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行的一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行业资源利用率等多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采用基于产权和契约的传统组织治理模式,出现了企业缺乏兴趣、学校处于弱势等现象,致使我国目前尚未出现高融合度的职教集团。云平台作为我国"互联网+"职教集团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以市场为主导建设与运营,实现资源在线和共享共治的治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弱化合作主体规模的作用,参与方在平台上都能找到合作利益点,进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职教集团合作,这不仅对职教集团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16.
总结浙江建设职教集团改革发展的经验,分析职教集团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探索职教集团作为当前体制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多元参与的组织载体,在推动学院内涵建设方面的作用;探索以"平台搭建法"、"目标导向法"、"整体解决法"、"校企共育法"等方法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功能和效应,推动学院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职教论坛》2012,(17):21-23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建设高质量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多元主体、共同愿景、合作参与、实践取向、共享共赢构成了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核心要素。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目标导向功利化、合作形式表层化、思维方式行政化、改革主题理论化等现实困境。突破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发展的藩篱,需要树立善治理念,优化治理路径:培植共享性思维,达成共同发展愿景;强化制度性保障,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坚持实践性取向,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重塑合作性文化,营造共生共赢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集团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合组织,通常由高职院校牵头,在政府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定位和发展思路,由学校成员及行企成员共同构成,涉及多方的利益诉求。要使高职教育集团真正发挥集成优势,实现集团健康、持续发展,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作为牵头单位的高职院校在处理校校、校企、校政的多边关系时,就必须认清自身角色定位,发挥主体功能,优化集团内部的治理结构,顾全多方利益诉求,把握政府关注点和区域发展点,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20.
王坚  吴朦朦 《大学教育》2023,(18):18-22
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水平,探索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文章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民办高校的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民办高校治理的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民办高校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往往存在外部治理主体多以政府为主、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且现实中容易被其自身及高校管理者所忽视,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和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民办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管理、监督、评估、支持等职能;社会团体参与治理需制度保障、高校认可及增强自身权益意识;民办高校要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合理分配内部责权利,完善内部治理主体的权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