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遵循文献学的方法。以我们对《史》《汉》进行了详细比勘之后得到的材料为根据,对于《史》《汉》在体例、史料、文字、叙事、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从史学著作内部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环境对史家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出发,对于产生《史》《汉》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第一章:由于《史》《汉》比较在历史上是学者们关注比较多的课题。自二史产生以来至今,关于它们的比较研究的成果很多。本章对这些成果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以明确本文的研究起点以及研究任务。第二章:本章是关于《史》《汉》编纂体例的比较研究。《史》是纪传体的开创之作,《汉》继承了这一体例,在细节上做了不少变更,如删去了“世家”一体,开拓了“书志”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档案为中心,第一次细致梳理并重现《书于竹帛》的出版过程,包括荐稿、审稿、预算设计、排版印刷、发行与宣传、销售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书于竹帛》的诞生得益于北美图书馆界和汉学界的合力,但其成功与北美汉学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书于竹帛》与同时期汉学著作的出版和发行历程,反映了北美汉学转型与发展对学术著作出版的影响,呈现出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北美汉学发展与学术著作出版之间的互动。以出版史与书籍史的视角透视学术史,《书于竹帛》有着作为学术史载体的崭新价值,这为图情领域的史学书写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3.
赵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3):140-145
汉、宋学术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也是清代学术界长期聚讼的一个主题,清代前期的许多学者都卷入了这场学术大讨论中。编纂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恰恰反映了这一清代学术发展的趋势和状况,提出了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宋二派说,体现了明显的重汉学、轻宋学的学术倾向,其秉持的学术态度和倾向作为一种思想红线,贯穿于《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批评始终,成为《四库全书总目》经学观的精神内核和精髓。  相似文献   

4.
《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发达史》是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史学著作。在对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及儿童图书馆学研究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该书作者王柏年及其著述情况,同时对该书的主要结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与史学贡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邱奎 《兰台世界》2012,(33):1+4
龚道耕所撰《经学通论》是在经学课程讲义基础上作成的经学概论著作,该书以乾嘉考据之学为根本学术宗尚,在对经学史分期和区别今古文经学的问题上尤有创见,既是一部严谨通达的经学入门书,又具有经学研究专著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对政治思想、文化学术和社会意识等曾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近现代对经学的不断消解,经学在政治思想、社会意识方面的影响已日渐弱化,而经学与中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发展史、政治思想史和文化学术史等的密切关系,则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学术界在文化学术方面的经学研究并未沉寂,高质量的研究论著不时涌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赵生群教授所著《〈春秋〉经传研究》一书,就是当代颇具特色的一部经学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春秋》的作者、《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的无经之…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史注兴于六朝,盛于唐代。推本其源,实由经注发展演变而来。经注与史注,是为了适应经学教学与史学教学的需要,初皆以训沽为主,即以训释词义及标举字音为务。但是,经注重在昌明经义,史注则应补史之阙。考《春秋》三传,《公》、《谷》重微言大义,《左氏》重增补史事,已开经注与史注分道扬镳之端绪。魏晋以降,经学衰微,而史学繁盛。两汉经师传经之法,转而为史家注史所用。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如何认识自身的历史--读《中国史学史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林东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纲》是20世纪最后一部中国史学史个人专著,也是20世纪同类著作中部头最大的一部。其出版后被十几所高校历史系用作教材,对史学史研究及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均产生较大影响。该书在以下几个方而有值得关注的见解和特点: 第一,对史学史的发展有高度自觉的总结意识,注意吸收前人在史学史编纂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研究成果.反映出世纪之末史学史研究和编纂的新水平。本书开篇的导论,阐述了史学史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史学的总特点。这对把握全书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导论中,作者梳理了史学史意识…  相似文献   

9.
明代目录著作中的史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百川书志》、《万卷堂书目》、《世善堂藏书目录》、《玄赏斋书目》、《澹生堂书目》等明代官私目录著作中史部分类的考察,明代史学在目录学著作中的体现亦可考见。这些史部类别的设置,对传统目录著作史部分类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而一些新类的出现,不仅反映着史学发展过程中史书部类的变化,从中亦可窥见明代史学发展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0.
谷利平 《出版广角》2018,(15):79-81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作为一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在史学上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对文学的影响.在古代文学理论中,它对我国古代文学传统建构的影响微乎其微,尤其是明代之前地位一般,并不为人所看重.为了给《文心雕龙》一个客观的历史定位,文章基于古代影响史,对它的性质进行反思,旨在还原《文心雕龙》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1.
御纂诸经是清代康熙晚年敕令大臣纂修的一套官方经学丛书,上承唐修《五经正义》、明修《五经大全》,在当时具有引领学术风气和思想潮流之作用,在官方经学史和经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目前学界对官方经学的研究,多注目于《五经正义》与《五经大全》,罕有论及御纂诸经者。故对御纂诸经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宋代学术以理学为特色,与之相应,在史书的修纂中形成了义理史学一类,以孙甫《唐史论断》、范祖禹《唐鉴》、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等书为代表,主张在史学中以微言大义为旨,不太重视历史事实的考据。但是此类史书在宋代史学史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当属以求真求信为目的的考据史学,这类史著包括在修史过程中附录考史成果的《资治通鉴考异》、《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的考异等,这些著作在宋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学术史,自西汉迄晚清,经学一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学术。《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有精炼概括:(经学)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相似文献   

14.
《尔雅》研究,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据笔者所知,有关方面的著作大约有150种。历代学者这样重视《尔雅》研究,与《尔雅》内容所显示出的多方面价值有关。《尔雅》是一部解释古代语词的训诂专著,具有词典的功能;其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较多,具有百科的性质;它是儒家13部重要经典之一,作为语言著作在经学史上独领风骚。总而言之,《尔雅》"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  相似文献   

15.
《昭明文选》,第一部文选。《诗经》,第一部诗集。《节韵》,第一部韵书。《字通》,第一部字书。《方言》,第一部方言词典。《尔雅》,第一部词典。《汉婚律》,第一部婚姻法典。《禹贡》,第一部地理书。《茶经》,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营造方式》,第一部建筑学专著。《盘珠算法》,第一部珠算介绍书。《古画品录》,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七路》,第一部图书总目录。《论语》,第一部语录体著作。《通典》,第一部古代制度史。《宋元戏剧韵史》,第一部戏剧史。我国古书第一部@王建新 @陈光旭  相似文献   

16.
一部普及史学的新著《大三国演记》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著者张贵祥经过十年的呕心沥血,“胼手胝足,以耕以畲”,深研了《辽史》、《金史》、《宋史》、《西夏记》、《续资治通鉴》,以及与这一段历史相关的古今史籍、研究成果,在浩如烟海的古史料中采撷、钩沉、梳理,写成了一部90余万字的《大三国演记》(上下卷)。这一著作的问世,对史学的普及无疑是个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蔡元培赞语)的胡适见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有"六经皆史"一句,遂强做解人,谓"六经皆史"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由此又导出钱玄同"断烂朝报"、梁启超"流水账簿"及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诸论。钱穆深以为忧,谓"章氏六经皆史之论,本主通今致用,施之政事。其前有李恕谷,后有包慎伯、周保绪、魏默深,与实斋皆以游幕而主经世……经生窃其说治经,乃有公羊改制之论。龚定庵言之最可喜,而定庵为文,故时袭实斋余绪者。公羊今文之说,其实与六经皆史之意相通流,则实斋论学,影响于当时者不为不深宏矣。近人误会‘六经皆史’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历史史书中,《史记》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著作.它是一部研究汉武帝以前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记述了许多档案方面的工作和思想,对研究中国古代档案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史记》中涉及到的档案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梅赜本《尚书》自宋代吴棫、朱熹开始怀疑,中经元代吴澄、梅(族鸟)等考辨,至清代姚际恒、阎若璩、惠栋辈出,以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精湛有力的论证,终于使梅本伪迹大白于天下。"先汉今文古,后晋古文今"成了学术界的共识。从此之后,学者的目光大多集中到"先汉今文"的整理研究。段玉裁的《古文尚书撰异》(以下简称《撰异》)是这方面的力作。阮元编经学大丛书《皇清经解》时,在浩繁的尚书学著作中精选了12种,《撰异》被收入其中。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1,(1):51-51
1、《20世纪中国历史学》本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2、《中国艺术简史》本书以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线索及其艺术发展的规律,高容量的知识集合,全方位的介绍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3、《中国民俗概论》本书的主旨是以比较详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中国民俗"这个概念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大概的发展来历,资料丰富,又有深厚的学理分析,是一部读者面较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