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元江羊街乡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部,是哈尼族聚居地之一。棕扇舞是元江羊街乡哈尼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出现于哈尼族丧葬仪式和节庆民俗活动中,是哈尼族群众表达精神寄托与  相似文献   

2.
额瑜婷  蔡亚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1):73+71-F0002,F0003
元江羊街乡哈尼族服饰主要分为糯美服饰和糯比服饰。日常生活中,中老年女性着本民族服饰。节庆活动中,男女老少都喜欢着本民族服饰。多用自织的土布缝制而成。其服饰文化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我们云南,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共有430多万贫困人口,而云南扶贫攻坚的重点又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受上级组织部门下派,1997年7月至IM年百月在元江县羊街乡挂职副乡长,一年多的学习、锻炼和工作,加深了对基层的认识,下面就玉溪市贫困乡——元江县羊街乡这个少数民族山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一些探索。一、科学认识少情,是羊街乡发展经济的前…  相似文献   

4.
七 元江哈尼族糯比支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功能与作用宗教的功能是指宗教在社会中的不同活动方式,包含有社会、社会集团和个人的要 求,受宗教的意识、活动、关系和机构的特点的制约。元江哈尼族糯比支社会中的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功能主要有世界观功能、补偿功能、交往功能和调节整合功能。受这些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山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礼社江下游红河两侧哀牢山区的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总人口为1058836人[注1],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族早期的活动,在汉文史籍中少有记载,本民族也无文字可供探究。从现今还广泛流传于其居住地区的传说故事中,多少还能看到一定的历史实际。借助于一些传统故事,把  相似文献   

6.
对保护与传承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及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哈尼族传统体育更多的关注和认同,让它的社会功能得到多元拓展,使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土掌房是哈尼族建筑的原型,封火楼和蘑菇房是原型建筑的创新。生态伦理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是哈尼族传统建筑赖以奠基的哲学基础。与天地对话,与自然交流,投入山河怀抱,置身万绿丛中,视万物有灵性,待众生如自己,是哈尼族建村起屋的原则。将天地的大美、自然的雄浑、山水的灵秀和人类的才智融为一体,是哈尼族建房起屋的基本理念。物化的历史和自然的家园,是哈尼族建筑的主要特征。传承历史文脉、顺应天道自然、体现人伦义理和维系生命巨流,则是哈尼族建筑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和专家访谈法对哈尼族秋千、武术、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独具特色的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的不同,体育文化特质的流变过程反映的就是一部宏大的哈尼族社会发展史.研究这一文化流变过程并在这一文化变迁的现实中寻找哈尼族民族前进的社会、文化学动因,对促进哈尼族地区的文明进程,把握好哈尼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民族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27-1629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和专家访谈法对哈尼族秋千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独具特色的哈尼族秋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的不同,体育文化特质的流变过程反映地就是一部宏大的哈尼族社会发展史.研究这一文化流变过程并在这一文化变迁的现实中寻找哈尼族民族前进的社会、文化学动因,对促进哈尼族地区的文明进程,把握好哈尼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崇拜是哈尼族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习俗和行为 ,是其先民的信仰与潜在意识的集中反映 ,是漫长历史的农耕生活培植的哈尼族对土地滋生繁衍万物的迷信 ,它表现为对土地及其神灵的敬奉和崇拜。土地崇拜造就了哈尼族许多优良的传统 ,如务实精神、集群意识和乡土意识等。但当面对商业经济的冲击时 ,崇土心态所带来的一些民族固疾却阻碍了哈尼民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五 元江哈尼族糯比支宗教信仰 及其活动产生与流传至今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认为,任何宗教都是有起源的,宗教无起源论是经不起科学和历史的检验的,是经不起理论推敲的,亦是属于唯心史观的。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宗教是在人类物质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逐步形成的。众所周知,生物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人是从猿转化而来的,在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哈尼族村寨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民族文化也在发生变迁,呈现出多样化、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危机。因此,将哈尼族传统优秀体育文化与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和谐社会进行适当对接,紧紧依托民族村寨,提高族人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哈尼族村寨独特的地域文化,全面提升哈尼族村寨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哈尼人连名谱系的共同始祖均为天母姆玛。连名谱系既是哈尼族关于人类与众生起源变迁、文化事项发明创造、社会制度创制沿革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族群先辈辗转迁徙、宗族家族繁衍根基、个体生命血脉旅程的忠实载录。从传承族群记忆的角度观察,连名谱系是哈尼族记录祖先不朽业绩的群英图谱,它反映出哈尼族以天母骄子嫡传后裔自居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传统文化体系构建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白宏人属哈尼族支系,其服饰是典型的山地民族服饰。其色彩是以黑色为主导色彩,认为黑色是大山森林的色彩,是哈尼族生命的保护色。哈尼族的每一个支系就有一种衣着类型,本文以那哈村哈尼族白宏人女性服饰为例,探讨哈尼族白宏人女性服饰蕴含的服饰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5.
哈尼族父子连名制的结构形式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有时也包括其他民族连名制)来透视哈尼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某些特征。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哈尼族父子连名制的结构形式及其特征,第二节结合哈尼族的神话传说和史诗等民间文学样式,讨论哈尼族父子连名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本志所说的元江话,是指县城所在地澧江镇人所讲的汉话。 从地理位置上看,元江处在滇中与滇南的交界地带。从行政区划看,解放后元江先划归蒙自专署,后划归玉溪行署。从人口来源看,元江汉族虽有土著,但从邻近地区,特别是建水、石屏等地迁入元江的人也不在少数。解放后,国家和省政府在元江办起了几个大的农场,人员中除了本省的外,还有华侨。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元江县的汉语方言较为复杂。就是作为元江话代表的县城话,其语音也同样存在着差异;明显的大致有4点:①一般地说,元江话中[ts]组与[ts]组是分得清的,但也有人[ts]组声母读的与[ts]组声母基本相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哈尼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蒙自县哈尼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哈尼族居民参与健身锻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哈尼族“启波然”实际上是根据父系继嗣原则繁衍而成的父系单系继嗣群体 ,它是哈尼族父权制度能够长期延续的基础 ;它的依托是原始自然经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哈尼族的“启波然”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传统教育的终极指归或说最高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族人的内在要求,均与民族群体的内在追求始终保持合一的态势,即与农耕生活、传统礼仪和祖制认同为一。而当代学校教育的终极指归,则在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个体成员重理性思考、轻直觉盲从的品格,并对新事物持开放、包容和认同的倾向。哈尼族的教育,只有把两种价值取向融合到一个共同点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哈尼族民歌的歌种分类及其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是让人们简单明了地了解哈尼族各种民间音乐在其传统习俗中的实际应用含义,并加强人们对独具特色、复杂多变的哈尼族民间音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