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实验方法在一个50毫升小烧杯中加人半角匙味精,再加20毫升水,搅拌,制成味精溶液.然后取A、B、C、D四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人高锰酸钾碱性溶液3毫升,在B试管中加入3毫升酚欧指示剂和1滴20%的NaOH溶液,在C试管中加入3毫升甲基橙指示剂和1滴1:4的硫酸,在D试管中加入3毫升硝酸银(2%)溶液·最后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人约1毫升味精溶液,并振荡,则可观察到:A试管中溶液渐渐由紫色变为绿色,B试管中溶液红色迅速褪去,C试管中溶液迅速由红色变为橙色,D试管中则迅速出现白色沉淀.2.实验说明商品味精一般含有20%的…  相似文献   

2.
把一小团脱脂棉(效果比滤纸好)放入干燥的试管里,(如试管里有少量的水,则加入浓硫酸后脱脂棉易炭化),加入98%的浓硫酸2毫升,用玻璃棒搅动,形成无色粘稠液体,然后加入4—8毫升水(如采用直径为12毫米的试管用4毫升水即可,直径为16毫米的试管则需8毫升水。如水量太小则加热时硫酸浓缩,溶液炭化。)把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要边加热边振荡,防止暴沸。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内容1.阿斯匹林小实验首先取约1/5片阿斯匹林置于一支15×150mm的试管中,在其中加入2毫升0.1mol/L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并煮沸约半分钟.实验完毕,将反应混和物倒入一个盛有30mL水的50mL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匀,可见溶液呈紫色.再取一片阿斯匹林,将其放入一支20×200mm的大试管中,在其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加热煮沸,不久阿斯匹林片即溶解.在大试管中再加5毫升蒸馏水并摇匀,将溶液平均分装于A、B、C三支试管中.此时,在A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水,振荡,溶液立即呈蓝色;在3支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可见高…  相似文献   

4.
取三支带有编号的试管,分别加入2m1-氯丁烷(在实验室没有1-氯丁烷的情况下用氯仿代替)。然后,I试管里滴加lml 3%的AgNO_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Ⅱ试管里加2ml 10%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水浴加热4~5分钟(若用氯仿可不加热)后,滴加2~3滴3%AgNo_3溶液,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装置图1,2.胶头滴管3,4.具支试管5.玻璃管6.小气球二.实验步骤1.课前准备1)在具支试管3里装人约1.5克Na。SO。固体并滴入约1毫升水,试管4装入约2克稍研小的FeS,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玻璃管连接好.2)在试管3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贴上: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滴有碘水的滤纸条.试管4的内壁贴上一片湿的醋酸铅试纸.幻用带橡皮塞的胶头滴管1取1毫升浓HZSO。,2取2毫升1:1的盐酸,带1的塞塞紧,带2的塞轻放在相应的具支试管上.2.课堂操作挤压1的胶头,让少量浓HZSO4滴下,很快湿的蓝色石蕊试纸…  相似文献   

6.
向碘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蓝色会褪去吗?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3~4毫升淀粉溶液,滴入2~3滴碘水,并振荡,溶液变蓝,再加入约3毫升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呈无色.[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加入3毫升淀粉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几乎为无色.以上实验事实充分说明:碘不能从淀粉溶液中被四氯化碳苹取出来,相反,淀粉溶液却能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把碘“夺取”出来.因此,长期以来被许多人所承认的那种…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油脂氢化的实验 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入约8毫升的芝麻油,加入细铁粉约2克,充分振荡均匀,然后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浓盐酸,同时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直到里边的铁粉完全反应掉为止,尔后注入冷水数毫升、振荡后静置1—2分钟发现混合液分层,上层就是氢化油,用虹吸管吸净下层的水溶液,再用蒸馏水洗涤氢化油二次,仍用虹吸管吸去洗涤水。取两支小试管,一支盛8毫升芝  相似文献   

8.
一、改进要点:①向无色乙酸乙酯试剂中加入3-5滴红色(或其它颜色)油漆作指示剂·②将酯的用量增加到1ml.③水浴加热时,取出试管振荡2-3次.二.实验操作:在三支试管里加入1ml有红色油漆作指示剂的乙酸乙酯.再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5ml.第二支试管里加稀H2SO4(1:5)0.5ml,蒸馏水5ml,第三支试管里加30%NaOH溶液0.5ml,蒸馏水5ml,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人70-80oC的水浴里加热,加热过程中,取出试管振荡2-3次·三.实验现象:5-10分钟后取出试管观察:第一支试管里上层红色液柱体积无多大变化,乙酸乙酯气味依…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淀粉、氢氧化钠、过氧化氢、苯酚、硼砂。二、操作步骤(1)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170毫升,加热至65℃,然后缓慢地加入24克淀粉,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防止淀粉出现结块或沉淀现象。(2)当淀粉溶化成糊状时,用滴管滴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1毫升,边滴边搅拌,约30分钟后,再加入10%的 NaOH 溶液20毫升,搅拌均匀,并置水  相似文献   

10.
操作步骤: (1)给酯染色。取需用量的乙酸乙酯(约6毫升),加入油溶性染料(红杆铅笔的漆膜),振荡,给酯染上鲜艳的红色。 (2)取4支相同型号的试管,分别贴上备有1、2、3、4号码的标签,在1、2号试管里各加入5毫升蒸馏水,在3号试管里加入5毫升1.5摩尔/升的硫酸,在4号试管里加入5毫升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在四支试管里分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_2SO_4溶液,在试管2里加人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1)就试管3的后续实验而言,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时,加入NaOH溶液要适量,使水解后的溶液呈中  相似文献   

12.
取一支试管,加入6毫升的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再往试管里加入5毫升煤油,此时试管里油、水分层,界线分明,上层为煤油,下层为无色水溶液。 另取一粒黄豆大小的金属钠(去除钠表面上的氧化物等),投入上述试管混和液体里,可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五第三章在谈及醛基检验时,沿用了旧教材的2种检验方法,即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其中关于新制氢氧化铜的检验,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人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氢氧化铜,振荡均匀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  相似文献   

14.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湖南醴陵市一中(412200)何立琳一、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教材演示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毫升,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毫升,加热到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多年...  相似文献   

15.
2.托伦试剂的配制(Tollen) 取约5毫升5%AgNO_3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里滴入1:4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溶液的pH值近于11,为了防止氨水过量,可以回滴5%AgNO_3 1滴若溶液浑浊、再小心地滴入半滴稀氨水直到溶液刚刚变为澄清  相似文献   

16.
在两个试管里分别加入溴化钠溶液2毫升,然后向其中一个试管里加氯水1毫升,向另一试管里加碘水1毫升。再在两个试管里各加入无色汽油(或苯)1-2毫升,振荡后静置,观察  相似文献   

17.
在镁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中,若将镁粉代替镁条,同时配以适当的方法,可以增加趣味性.取一支试管,用纸条折成槽状送人镁粉少许,用长滴管吸取适量蒸馏水加入试管,注意不要将试管内壁弄潮,然后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底产生的气泡,稍稍振荡试管.右手换左手握住试管夹,右手取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后,挨近试管口,若发生爆鸣,即是试管中空气未排空,直到试管中持续冒出的气体纯净了,试管口遇火即冒出一条数厘米长的火焰,其显淡黄色是由于试管壁含钠原子.继续加热,气泡大量产生,并向试管口翻腾,火焰遇湿陡然变小…  相似文献   

18.
氢氧化亚铁样品的制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实验装置如右图。在大试管中,加入20毫升20%氢氧化钠溶液和约2克石蜡(用蜡烛抽去其中心的棉线而得,石蜡密度小,浮在溶液上),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具支试管中,加入约15毫升2mol·l~(-1)硫酸和约2克细铁丝  相似文献   

19.
题目 :(2 0 0 3年理科综合题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 2 沉淀。方法一 :用不含Fe3+ 的FeSO4 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 溶液时还需加入   。(2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 常采用   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 2 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 的NaOH溶液 ,插入FeSO4 溶液液面下 ,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 :在如图装置中 ,用NaOH溶液、铁屑、稀H2 SO4 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2 )在试管Ⅱ里加入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一大试管中放入2~3滴硝基苯,加1毫升水,再加1毫升浓盐酸,放入2~3粒锡,振荡混匀反应物。将试管放入温热水中水浴数分钟当硝基苯的苦杏仁味消失时,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观察,到有油状物浮于液面上层_2取一滴上层油状物加入到漂白粉溶液中,溶液即呈紫色,证明生成的油状物为苯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