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系统回顾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专利有效性及专利寿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维度对其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希望通过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为杂交水稻育种产业的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钟南山院士在呼吸支持设备和药物等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审查结论及法律状态、主要申请人、主分类号和海外布局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对其专利申请中涉及的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钟南山院士对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支持。对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有助于对我国呼吸疾病防控相关技术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希望借此对产业未来的研究、发展、成果运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葛昌纯院士在核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葛昌纯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专利有效性和专利引证指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不同的维度对其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对葛昌纯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有助于对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借此对战略新兴产业未来的研究、发展、成果运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兰娜 《现代情报》2013,33(3):93-97
本文对近30年我国水稻产业相关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主要对专利申请类型、申请量、重点领域分布情况、专利申请地域、专利申请机构竞争力及技术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水稻产业专利发展进行评价及预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甘蓝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利用Pat Snap平台为检索和分析工具,对甘蓝相关专利申请量、专利类型、专利申请地域及其技术构成、专利权人及其技术构成、IPC构成及技术变迁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甘蓝产业相关技术实现突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电能质量治理重点技术领域,从专利申请、专利类型、专利技术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调研,从中挖掘出专利布局等情况进行进一步检索与分析,帮助企业深入研究现有电能质量产业的技术水平、研发动向、专利策略等,同时,对电能质量领域技术系统开发研究及其专利预警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星集团是石墨烯领域全球最大的投资者和专利申请人。本文以三星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其全球专利进行宏观统计、分析,重点针对专利技术构成、研发团队、研发动向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全面反映出三星集团在石墨烯领域的专利布局状况和趋势。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聚焦我国的区块链行业,从区块链专利发展现状、专利申请/公开数量变化趋势、典型机构的专利申请状况及研发团队投入产出分析、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技术分析等角度对典型机构的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掌握区块链产业发展趋势并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自2014年起区块链技术专利数量呈增长态势,但专利的IPC关联性尚不突出;典型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强化技术竞争力,优化专利布局,以期在行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传统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通过Soopat专利搜索引擎对铁皮石斛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共检索出5998件铁皮石斛专利,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法律状态、专利技术领域、国外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铁皮石斛专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全面了解铁皮石斛研究开发及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85—2012年中国专利数据库中锯床产业相关专利进行检索、数据整合,并利用PIAS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对锯床产业的专利申请类型、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人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锯床技术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撑,专利申请大部分为实用新型专利,企业真正自己掌握的锯床研发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王和勇  古龙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02-210
本文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从时间、地域分布、技术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工智能主要发展国家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态、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成果较多的中美日三国,对不同专利类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三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应用情况,分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再通过对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王学东  汪园 《现代情报》2017,37(9):144-149
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究其本质是创新驱动型产业。在创新过程中,专利作为一种标准化、客观化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是衡量领域技术创新的合理指标。因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视角,以武汉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态势、专利申请人、以及专利法律状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来展示专利视角的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现状。最后对量化数据所体现的创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论表明,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但其产业创新主体规模小、创新成果较为集中,且合作创新程度偏低,这些问题不利于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交流传递,从而会限制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需在今后的产业创新发展中重点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三螺旋创新模式下的全球学术界专利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专利计量方法,通过对全球学术界专利活动分析,得出中国大陆学术界专利申请量最多,高产学术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而核心专利全部集中在美国的结论.结合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国大陆高校应提高专利质量并加强与产业合作,中国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楠  赵蕴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87-192
为深入开展我国各地区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原因分析,在对典范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专利构建分析地区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流程与框架。研究发现,哈尔滨市专利年龄整体呈现“年轻化”,且专利的技术含金量较高,这与当地政府积极推出各项鼓励政策密切相关,此外,当地技术创新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尤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产量最为突出。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近几年专利申请量下降、专利成果转化趋势下降、科技成果外流,以及作为专利申请主体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等问题。对此,将借鉴我国其他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措施与策略,为哈尔滨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显示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之一,是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但目前“专利丛林”“专利劫持”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创新活力,亟待构建新型显示产业专利池,以促进研发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本文基于全球产业科技情报分析系统(PatNavi),对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专利现状进行分析,从专利申请基本情况、专利运营、专利纠纷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面临的“内忧外患”的专利困局,并为该产业专利池的构建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处于现代医药发展的关键位置,生物制药产业又是其中的重大支柱,其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专利布局、主要申请人和技术路线分析等多个维度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全球及我国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生物制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纤维素乙醇产业全球专利申请状况、市场状况、研发动向以及重要企业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帮助我国相关企业深入了解现有纤维素乙醇产业的专利布局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专利数据为切入点,从专利申请数量、地域分布、专利流向、技术构成和主要申请人等多个维度对海上风电产业的全球专利情况进行检索统计,对该技术领域的专利总体态势、技术分布、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竞争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和科研院所提出了专利布局和技术研发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欢  肖强 《情报探索》2015,(1):60-65,74
介绍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分析土壤污染修复的必要性,总结目前主要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及其使用范围和优缺点。利用Orbit专利分析系统,从专利申请量、专利权人、发明人、IPC分类等方面,分析国内土壤修复技术的专利,并揭示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全面采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文献,对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热点技术及核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及专利类型进行统计,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环境、行业标准基础、技术研发水平进行分析。在揭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预测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人员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