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面宣传果真能起到正面效果吗?我看未必,比如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北京人到唐山遭到几个坏人围打,被唐山的警察“解救”出来。这个警察怕这几个坏人再来,就把这位北京人护送到了车站。北京人对警察非常感激。这条新闻无疑是表扬警察的,但是仔细想一想,社会治安怎么到了这种境地?假如警察不护送,坏人就有可能再来,坏人的邪气何等猖狂!当然,类似这样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在广播电视中播放,随便就可以举出一堆例子:如告诫小朋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来了生人不要开门;在打黑中查出了多少窝点多少枪支弹药;住宅小区安上了电子眼;市场上的假贷如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同志拿了条简短新闻给我看,新闻的标题是(西安规定11种零售商品价格差率》,全文是“西安市物价局日前发布公告,规定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1种商品的零售环节进销差率。公告要求西安市区以及所属各县所有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这11种商品的进销差率规定,对违反者物价检查机构将严肃处理。还没等我看完,这位年轻人便说:这条新闻倒是符合当前写短新闻的要求,但信息含量是否太少了点?我仔细琢磨,觉得这位年轻人的提问是有道理的。我认为这条新闻的主要毛病是宣传味太浓,信息量太少。它是在当时  相似文献   

3.
一些年轻的通讯员朋友问我:新闻是什么?我说:新闻是一条路.对于新闻这条路,我有四个方面的解释.新闻是一条出路.有一句法国谚语:“新闻是通向一切的途径——只要你能够跨越得过去.”我对这句谚语的体会很深.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新闻容易获奖?一位专家回答说: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新闻。我理解,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其中包括反映重大的、有影响的事件这一类,也包括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风貌这一类。《“金种子”下凡》(《邯郸日报》1999年12月28日第1版)能够评上河北新闻奖特等奖,随后又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它展示了当今农民的时代风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过去说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现在数字增长了,但这个比例没有变。因此,看形势、看  相似文献   

5.
杨冰漠 《视听界》2002,(3):53-53
假如我们能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工作方式,会发现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走一条弯路,这条弯路的核心是我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受众,而受众的感兴趣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衡量一条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美国有一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就是写人、感染人。他这里说的“感  相似文献   

6.
我打理不了博客、微博,使用电脑,手机都不太熟练.但我不认为自己落后,因为咱只看微博精品--来自报纸的"微言大义"、"微博转吧"等变成铅字的精品.以我的阅读体会,一天能读到一条让我既有新知,又有新悟的微博,这一天就过得天高云淡,神清气失.不信,咱们一起欣赏几条: 先看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杨澜:"今天听到一条新闻说河南某大学本科设'新闻发言人'专业,不禁大呼如今大学的学术设置越来越像职业培训班啦!请问哪个政府部门或企业、机构会聘用大学毕业生做新闻发言人?你以为这是在培养播音员吗?现在大学设立学院、系、学科好像很随意,不尊重学术体系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惊悉丁淦林老师逝世,无比悲痛.丁淦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新闻史研究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新闻教育界、新闻史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也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丁老师年长我七岁,从年龄上看我们是同辈.但是从学术上来说,他是我的前辈,是我敬慕的思师.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当了10年驻站记者,我得了个雅号:在石头缝里抠新闻的记者。对此,我虽说不上有什么得意,但从心里还是认可的。 宁夏地处偏远,被称为新闻的“贫矿区”。一位从辽宁调到宁夏的老记者说:“在辽宁—弯腰就能捡条大新闻,在宁夏掘地三尺也找不到新闻。”话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但却形象地道出了在这里干新闻工作之难。在号称没有新闻的地方,真的就发掘不出新闻吗?有些事件,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什么新闻,但是只要深入挖掘,就会发现新闻,有时甚至是很有意思的新闻。我当记者,就没少从石头缝里抠新闻,也确实抠出了不少东西。 1991年,宁夏电视台为几位获奖记者颁奖。这条新闻对于我们光明日报这样一张全国性大报来说,也  相似文献   

9.
感谢老师新野县施庵乡彭兴才我是1906年初才试着搞点新闻报道的。当时,我对新闻写作一窍不通,全凭着一股于热情,不间断地采写了几十篇稿件,可篇篇如石沉大海。正苦恼时,乡宣传委员王梅莲来到我家,她看了我的一些底稿说:“你对新闻写作的知识还欠缺。”我没好气地说:“你让我去进修吧?在这乡旮旯里你哪能给我找位老师?”王梅莲说:“如果你真有志气搞新闻写作,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老师。”说着,她掏出了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说实话,当时我对这位“老师”还不太热情,谁知当我看了几页  相似文献   

10.
去年7月9日,《一篇论文该值多少钱?》在长江日报下午版发表.9天后,报刊文摘在头条位置进行了转载;紧接着,科技文摘等媒体也做出了连锁反应.看着眼前这七八百个宋体字,耳畔却不时响起三个假如——假如当时晚到一分钟……6月的一个下午,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应邀参加1996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奖的评审会.我们到达目的地时,会议已接近尾声.进门那一瞬间,正好听见一位评委的半句话:老工程师很不容易,这项成果一个人搞了14年.工作人员拿出早已为记者准备好的材料,是一份参评成果的目录,放眼望去只见专业术语而没有任何说明.我提出要看详细资料,对方很为难:“每个成果的材料都有几大本,你看哪一个?”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抽样分析一版头条新闻中发现有“五多”:头条份量不足多;会议消息多;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多;长新闻多;可读性不强的新闻多。头条新闻“五多”的问题,在新闻界具有一定代表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同采编人员缺乏读者意识有关。党报是为读者办,办给读者看的,就要研究读者对报纸有哪些心理需求?经常提醒自己:假如我是一个读者。  相似文献   

12.
我一接到第五期《新闻爱好者》,就被《庄稼棵里也出新闻》这条标题吸住了。翻开一看内容,更是爱不释手。我边看边想,看了四五遍。我周围的几个新闻爱好者也争相传阅。我是初学写新闻的,写作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很低,写的稿件常常石沉大海。原来总认为自己生活圈子小,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看了吴学斌同志既有经验,又有实例的文章后,我去掉了“没新闻可写”的包袱,也学得了吴学斌同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进行的一次受众意见调查表明,群众对新闻节目中充斥会议报道颇多意见。一位受众写道:群众看干部,不是看你开了什么会,而是看你怎么干,干的结果如何。相反,在镜头上一见面就是开会,反而使人反感。为什么会议新闻总减不下来,会议新闻又总是老面孔呢?这里的原因很多,从我们新闻工作者本身来说,有这几条原因:一是与记者的心态有关,总认为新闻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只要反映领导在会上的活动就行了;二是记者对会议以外的背景材料缺乏调查研究,对有  相似文献   

14.
陈志远 《新闻前哨》2004,(11):49-50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 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新闻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随一位记者出去采访,拜访了一位乡的书记,书记讲,记者记,回到报社,记者根据书记所讲,写成了一条新闻,发表了。我当时曾经想过,难道书记所说,是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吗?可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就有点离经叛道,书记者,党的代表、党的化身也,你不相信他,又相信谁呢? 后来反浮夸风了,才发现那条新闻,其实也是浮夸的作品。怪谁呢?当然怪记者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一位朋友在看电视新闻时,对我说:“现在一些电影、电视剧是内容假、拍摄真,你看那烟火、死相。而一些电视新闻呢?是内容真,拍摄假。”乍一听,不禁纳闷,既然内容真,怎么会拍摄假呢?稍一想,原来,朋友所说的“拍摄假”,指的是观众对新闻的感觉失真。举个例子,前不久,一家市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条新闻:由市人大、政协等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对几个贸易市场突击抽查。但检查还未开始,电视台的录像  相似文献   

17.
汤权福 《青年记者》2010,(11):53-53
最近翻看报纸,读到了一条"新闻",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条"新闻"的标题是"求职无望,一级厨师跳楼获救",从标题看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社会新闻,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催生了一出悲剧。新闻不长,不妨共同欣赏,看它到底在说什么:  相似文献   

18.
最近翻看报纸,读到了一条"新闻",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1 这条"新闻"的标题是"求职无望,一级厨师跳楼获救",从标题看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社会新闻,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催生了一出悲剧.新闻不长,不妨共同欣赏,看它到底在说什么:  相似文献   

19.
广寻线索     
有位战友看了我的几本“剪贴”后,发现大部分都是连队里的生活“琐事”。不解地问:你那些线索是咋得来的? 我刚搞报道那阵子,是在连队当战士。部队驻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范围小,信息不灵,这对写新闻是个极不利的条件。怎么办? 一天,我的老乡小郑探家回来,闲谈中,他说起一件  相似文献   

20.
“大而全”这是初写新闻同志的一种通病。记得我初写稿子的时候,我所在的公社,猪的存栏数在全县名列前茅,我就写了这条新闻,内容从公社党委重视养猪、养猪的重要意义写到措施有力、政策兑现以及兽医站发挥作用等,洋洋二千五百多字。这样的新闻稿子自然未被采用。后来,我请教省报的一位老记者,他对我说:写新闻主题要集中,角度要新鲜,切忌“大而全”。他还问我:你写这个典型,如投给省报,在全省是否过得硬?如投给全国性报刊,在全国是否过得硬?他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