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但是只要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做得好,就应该是一节好课。最近正好听了两节不同风格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所用教材为人教版大纲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课,在这里摘录几个片断,供大家欣赏研究。甲老师的课是针对城市的学生而设计的,而另一节课则是郊区农村的乙老师执教的。  相似文献   

2.
李会蓉 《英语教师》2023,(17):128-130
阐述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前提,即灵活处理教材、优化英语课堂形式、以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外研版(2011课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Module 6 Hobbies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三课时教学案例分析,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英语复习课效率。  相似文献   

3.
洪虹 《教师》2013,(18):118-118
最近,在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中,听了两节"推门课"。刚好两位老师上的课都是"解决求商的近似数的问题",她们的教材处理、思路设计不同,教学效果也随之不同。【案例一】一、复习引入:补充数量关系式(略)。二、探究方法:1.教学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  相似文献   

4.
等差(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堪称一个经典,多年来,老师们针对如何上好这两公式推导方法课(即所谓的“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笔者作为从教二十多年的其中一员,也倍感这两种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确实是教学的难点.每次上完这两节课后,总有许多遗憾,也常被一些问题困扰.譬如,人教社课标教材模块5,  相似文献   

5.
张宏政老师按复习课的“五性”(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反思性)特点,学习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发现式复习课设计模式,展示了一节复习课教学,初看本课例,感觉不错,内容设计完整,学生活动充分,似乎就是一节“完美”的展示课.但深入研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张宏政老师是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复习课模式上的这节课,所以有必要对两人...  相似文献   

6.
笔者观摩了两节故事课,教学内容,是都是沪教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Use your five senses!Look and read"Supergirl’s adventure"。虽然教学形式相同,但是教学方法不同。我分析对比了这两节同课异构教学课例,旨在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一、对故事的有效导入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得最  相似文献   

7.
<正>《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每册教材中均有期中、期末两个复习单元课,平时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授该单元时只是让学生写写练练就过了,没有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更别谈语言运用了。一、案例描述授课内容为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5 Review and check.本节课为复习课,大致分为Look,read and write;Look and say;Look,read and complete;Look and talk四个板  相似文献   

8.
刘铃垚 《英语教师》2024,(1):175-178+182
阐述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3 Topic 3Section D为例,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策略,即研读语篇,确立复习课的指向性;创设情境,增强复习课的趣味性;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链接主题,体现复习课的育人性。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第四册(实验本)Lesson18 Unit3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课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系统归纳和总结知识规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正勇 《江苏教育》2007,(10):35-36
近年来.数学校本教研常采用一种被称为“同课异构”的方式,即让几位教师就一个课题授课.以此分析教学、研究教法.这种方式让老师们从中体验到了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和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目标的可能性。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两节国标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学,又让笔者真切地感受了一回“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摩两节不同方式的复习课,专家的评析建议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文章从教师、专家和学生这3个角度来探究复习方式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实际教学调研.调研以上课、问卷、统计、访谈等形式进行,汇总分析两种复习方法,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应不同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初中毕业班英语“单元复习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初中毕业班英语总复习通常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按照教材的单元编排,梳理、复习课本知识(本文简称为“单元复习”),第二轮进行专项训练,第三轮进行综合训练。其中第一轮的复习至关重要,也最难把握。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老师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玉珏 《考试周刊》2011,(73):108-109
本节课为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课,复习的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的Unit3“LookingGood,FeelingGood.”。课前,教师对学生和教材进行分析后,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课堂上,教师合理地应用时间,用一课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课后,教师对本节课的优缺点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氯气的性质"复习课课堂实录进行点评,探讨提高化学复习课教学效率,实现复习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评析本节课在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呈现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一、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两张PPT图片(如图1).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恰逢学校搞复习课调研,听了两节六年级的复习课,两者因由不同的理念支撑而风格迥异。两节课属于同课异构的典型,上的都是标点符号的复习,现将两者的设计思路分别介绍如下。【案例呈现】案例一:上课前一天,老师布置学生按要求对标点  相似文献   

17.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中的内容。因为本课时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我就特意听了两节同样的课。发现在教学“数学游戏”(如下图)时。教师对题意的理解出现了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设计中的困惑与思考 “数的认识(总复习)”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复习正数、负数和整数、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教学设计时,我主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10年第3期刊登了两篇供大家点评的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课例,一篇是王坤和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截止5月10日,共收到来自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的点评文稿30余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课例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值得改进的问题以及课例对复习课解题教学的启示等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评析,其文稿质量和研究成果令人欣喜,来稿我们将分两期(第6期和第7期)选发.我们希望这一组课例和大家评,能对广大教师的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产生积极影响,能对大家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我们向所有参与这次“课例大家评”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三进入第二轮专题复习之际,《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年第3期“课例点评”栏目以吴文尧和王坤、黄安成老师的两篇高考复习课教学课例,作为“课例大家评”素材,“引发大家对高考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一“为中学数学教学服务,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品提升服务”的互动举措,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